增城廣東漢樂團

增城廣東漢樂團,2011年8月,以漢樂中青年骨幹范永乾、黃順進為領頭人,漢樂老藝人張南培、葉慶堅、潘王勝等10多人集聚在廣東漢樂大旗下,成立增城漢樂團,著手挖掘整理漢樂資源,收集曲譜、音像資料,集中開展漢樂和弦活動。增城漢樂團設有絲弦漢樂隊和漢樂“八音”鑼鼓隊,共有90名成員及漢樂愛好者300餘人,成員們來自五湖四海,年齡最大的有80多歲,最小的僅13歲。自增城漢樂團成立以來,每周三和周四晚上,他們都會在荔城街文化站開展漢樂排演活動,每周六下午開展漢樂新手免費培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增城廣東漢樂團
  • 成立時間:2011年8月20日
基本簡介,歷史淵源,

基本簡介

增城廣東漢樂團成立於2011年8月20日,增城廣東漢樂團的成員們在發展後備力量、培養新生漢樂人才上達成了共識。樂團成立後,他們積極牽線,促成了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省廣東漢樂學會聯合,建立了廣東漢樂培訓基地。珠江學院購置了兩套漢樂樂器、20套漢服,並提供排練、培訓的場地。此外,增城廣東漢樂團還聯合增城市職業技術學校,開闢第二課堂,舉辦了三學期的漢樂培訓班,培養了100多名漢樂學員。增城廣東漢樂團已擁有28名成員,年齡最小的不足20歲,最大的已近80歲。增城的漢樂隊伍也在逐漸壯大,荔城文化活動中心成為了樂友們的根據地。每周四晚上,增城廣東漢樂團成員便齊聚一堂,排練演奏;而每周六下午,則是開展漢樂樂器免費教學。
2014年3月29日,在深圳市客家漢樂協會到增城交流之機,增城梅州客家文化研究會在掛綠廣場主辦了一場廣東漢樂專場音樂晚會。晚會由深圳市客家漢樂協會和增城廣東漢樂團共同登台演出,分別表演廣東漢樂合奏、廣東音樂合奏、漢曲清唱、二胡獨奏、民歌獨唱、客家山歌獨唱和對唱等精彩節目,吸引了2000多名市民到場觀看。這是增城廣東漢樂團成立以來第一次舉行大型專場演出。除了專場演出,增城廣東漢樂團成立以來,積極參與送戲下鄉以及各類文藝演出。樂團的足跡走過了廣場、學校、山莊、酒店、賓館和電視台演播廳,先後在近20個晚會登台表演。
2013年,增城漢樂團和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合作,在校內成立了漢樂社,設有二胡、古箏、揚琴、竹笛等培訓班,每周三下午第三節課由增城漢樂團老師為學生上課,現已舉辦9期漢樂培訓班。從2011年增城漢樂團成立,到2015年廣東漢樂(增城)列入增城區非遺代表性項目,同年成立增城區廣東漢樂協會,再到2017年6月廣東漢樂(增城)列入廣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廣東漢樂(增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增城紮根、傳播。

歷史淵源

追溯廣東漢樂(增城)的歷史,增城客家先民自清朝以來就有“鬧八音”的傳統,廣泛用於婚喪嫁娶之事。“大家都不知道‘鬧八音’也屬於廣東漢樂範疇,多年來隱身於增城鄉間。事實上,增城早已孕育了廣東漢樂的土壤,廣東漢樂在增城至少有200多年歷史。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廣東漢樂作為“外江弦”受到很大衝擊,幾十年隱身於鄉間。改革開放後,才逐漸以小範圍私伙局的形式活動。在荔城街的西瓜嶺、棠廈、田心圍,增江街的大埔圍,派潭鎮的大埔、靈山,中新鎮的坳頭、池嶺,小樓鎮的竹坑、江坳、蔗埔、烏石田 ,正果鎮的嚇尾、大冚老屋堂、珍珠冚、白面石等村,都曾保留有婚喪嫁娶“鬧八音”的習俗。即使有不少老人對“鬧八音”風俗的記憶尚存,可久經歲月沖刷和時代更新,現在這些風俗早已蕩然無存,僅可在1995年版的《增城縣誌》中尋覓到些許歷史足跡。
廣東漢樂主要分布在梅州、汕頭、韶關、惠陽等地區,又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大埔縣更被稱為“廣東漢樂之鄉”。廣東漢樂起源於中原,隨著宋人南遷傳入廣東,經梅州客家地區傳到廣州增城等地。
過去數百年來,廣東漢樂與增城客家音樂長期並存、相互融合,大量吸收了客家音樂的養分,並經過近些年增城漢樂團成員的發展與創作,形成了現在的廣東漢樂(增城)。如今的廣東漢樂(增城)是既沿襲了中原古樂遺風又極富嶺南和客家風韻的獨特音樂類型。比如,廣東漢樂(增城)樂曲《懷古》的中板,就是對增城客家音樂《採茶調》稍作改動後嫁接而來;增城客家山歌《出嫁詠嘆》《覡公調》與廣東漢樂融合,成為廣東漢樂(增城)的《嫁好郎》;廣東漢樂(增城)《賣雜貨》與增城客家音樂《賣雜貨》曲調幾乎一樣。不僅如此,廣東漢樂(增城)在傳統“鬧八音”的基礎上,增加了打擊樂和絲弦樂,豐富了廣東漢樂中大鑼鼓的表現形式。廣東漢樂(增城)作為廣東漢樂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樣植根於客家文化,有著一定的民眾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