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碣文

《墓碣文》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創作的一首散文詩。作者在文中通過一個夢境,描寫了墓中人內心的虛無與灰暗,以及意欲認識和擺脫這種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最後以“我疾走,不敢反顧”來表示對這種思想情緒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作者當時深刻的思想苦悶和嚴格進行自我解剖的精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墓碣文
  • 創作年代:1925年6月7日
  • 作品出處:《魯迅全集
  • 文學體裁:散文詩
  • 作者魯迅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內容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墓碣文
我夢見自己正和墓碣對立,讀著上面的刻辭。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剝落很多,又有苔蘚叢生,僅存有限的文句——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遊魂,化為長蛇,口有毒牙。不以齧人,自齧其身,終以殞顛。……
……離開!……
我繞到碣後,才見孤墳,上無草木,且已頹壞。即從大闕口中,窺見死屍,胸腹俱破,中無心肝。而臉上卻絕不顯哀樂之狀,但蒙蒙如煙然。
我在疑懼中不及回身,然而已看見墓碣陰面的殘存的文句——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創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則,離開!……
我就要離開。而死屍已在墳中坐起,口唇不動,然而說——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顧,生怕看見他的追隨。

詞語注釋

⑴墓碣:碣,碑頭圓者(頭之方者為碑,圓者為碣)。墓碣,即墳墓上立的碑,碑頭是圓的。
⑵中寒:中醫病名,指寒邪直中於里,傷及臟腑陽氣。
⑶齧(niè):咬。
⑷殞(yǔn)顛:殞滅顛覆,亡歿。
⑸闕口:即缺口。
⑹蒙蒙:不明貌。
⑺抉心:抉,挑出,挖。抉心,即挖心。

創作背景

此文最初發表於1925年6月22日《語絲》周刊第32期。
這首散文詩寫在五卅運動開始後不久,作者魯迅在工農鬥爭的鼓舞下,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沉著勇猛地作戰。為勉勵自己和告誡同行者,在不斷探索前進的道路上,埋葬一切消極悲觀的思想情緒,堅持鬥爭,故作此文。

作品鑑賞

內容賞析

在現實鬥爭中,作者魯迅不斷同舊我決裂,此文也就是他與自己思想陰影決裂的墓碑。
文章寫作者魯迅夢中的見聞和經歷,作者借碑文和死屍反映了他當時痛苦的思想鬥爭。全文分墓碣文正面文字和墓碣文陰面文字,中間穿插墓中死屍的情況。
首先,寫墓碣文的正面文字:“……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這是展現死者是這樣一個人:他在熱情地浩歌吶喊的時候,突然“中寒”得病,感到周遭環境的冷冽;病中思想迷亂,在追求天堂一般的美好未來中看到了地獄般的深淵;在現實的事物中看見死後一無所有的虛無;終於無法救治,在無所希望的絕望之中,得到超脫塵世苦悶的結果(死亡)。後面的文字:“……有一遊魂,化為長蛇,口有毒牙。不以齧人,自齧其身,終以殞顛。……離開!……”這是死者死後的情況:死去的遊魂,化成一條口有毒牙的長蛇,這毒牙“不以齧人,自齧其身”。作者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曾說:“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長大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毒蛇的“自齧”同魯迅的自述一樣,是展示內心寂寞痛苦之感和激烈的思想鬥爭的。作者魯迅通過墓碣文的正面文字要說明:一個曾經“浩歌狂熱”的戰士,在黑暗寒冷的社會的壓迫下,如何由充滿希望而轉向失望和虛無。對這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情緒,他是否定的。他要像毒蛇自齧一樣,進行痛苦的解剖和批判。末句“離開”,是叫人們“離開”,不要受其“毒氣和鬼氣”的傳染。這表現了作者魯迅與思想陰影決絕的態度。
其次,寫墓中死者的情況。他“胸腹俱破,中無心肝。而臉上卻絕不顯哀樂之狀,但蒙蒙如煙然。”簡筆勾勒,說明死者遭遇悽慘,卻能泰然自若。這也是作者魯迅自我的寫照。他遭受到軍閥以及“正人君子”、御用文人等的攻擊誣陷,但他仍泰然自若,奮然前行。
再次,寫墓碣文的陰面文字:“……挾心自食,欲知本味。創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之?……”這是死者進行深刻的自我解剖。他“挾心自食,欲知本味”,即他想弄清自己消極虛無思想的本源,但在激烈的自我解剖(“自食”)中,內心的“創痛”極其“酷烈”,無法看清問題的癥結所在。“痛定之後”,事過境遷,“心已陳舊”,更難知道“本味”之所在。這說明死者尚未掌握先進的思想武器,找不到解決矛盾的途徑和方法。所以,死者希望人們“答我”,回答他,幫助他解決思想問題。否則,就請“離開”,以免受他消極虛無思想的影響。死者又說:“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他期待舊我徹底消滅,化為灰塵,到那時,他將表示由衷的歡欣。
最後,寫“我”的態度:“我疾走,不敢反顧,生怕看見他的追隨。”表明作者魯迅與死者虛無絕望的消極情緒毅然決裂。

名家點評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玉石:“我以為這是一首象徵的散文詩。在解讀它的時候,有兩個問題似乎值得注意: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對於詩句內涵的解釋留有餘地,儘量保留此類創作所具有的思想內容的藝術彈性,不要解釋得太死了,太坐實了;第二,要處理好一個象徵藝術作品的內涵的開放性與封閉性的關係。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墓碣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