塹溝底部結構是指具有V形受礦槽的底部結構。它是由蘇聯學者伊麥尼托夫於1947年提出的。這種結構與漏斗受礦結構的本質差別是將同一列漏斗問的脊柱去掉而形成上寬下窄的V形槽,實際上是將拉底和形成受礦部分結合起來。塹溝上口寬度為8-10m的較多,其寬度與采場寬度、底柱高度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塹溝底部結構
- 外文名:Trench bottom structure
- 學科:開採工程
- 領域:能源
- 範圍:地下開採
- 釋義:具有V形受礦槽的底部結構
簡介,塹溝底部結構分類,塹溝底部結構特點,
簡介
塹溝底部結構是指具有V形受礦槽的底部結構。它是由蘇聯學者伊麥尼托夫於1947年提出的。這種結構與漏斗受礦結構的本質差別是將同一列漏斗問的脊柱去掉而形成上寬下窄的V形槽,實際上是將拉底和形成受礦部分結合起來。塹溝上口寬度為8-10m的較多,其寬度與采場寬度、底柱高度有關。
塹溝底部結構分類
根據採用的運搬設備,塹溝底部結構可分成:用電耙出礦的和用裝運設備出礦的。除受礦部分外,電耙出礦的塹溝底部結構和電耙出礦的漏斗結構是相似的。
塹溝底部結構特點
塹溝巷道和耙礦巷道間放礦頸短,易掘通,有的礦山採用斜放礦頸聯結,用裝運設備出礦的塹溝底部結構的特點是裝礦穿(相當於斗穿,又稱裝礦巷道或裝礦進路)長,斷面的大小與間距和所用裝運設備類型有關。用裝載機出礦時,礦石可直接裝入裝運巷道中的礦車。在這種情況下,二次破碎及出礦水平與運輸水平合一。也可經裝運巷道運至礦塊溜井下放至運輸水平裝車,這種塹溝底部結構出礦效率和運輸效率都較高,採用裝運機、鏟運機出礦時,應採用這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