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緣如夢(舞劇)

塵緣如夢(舞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塵緣如夢》舞劇於2019年10月4日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首演。團隊主要成員由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專職教師與學生構成。演出舉辦單位為北京東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該舞劇由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傳統文化融合新媒介展演創新工作室出品。本舞劇是該工作室的第二部作品,將舞蹈、崑曲與互動影像相融合,三者既千差萬別,又相得益彰,展現出跨界融合時代背景下的集成創新,讓觀眾們既欣賞到崑曲古典含蓄美的同時,又感受到現代舞的個性與張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塵緣如夢
  • 種類:舞劇
劇情簡介,演出情況,主創團隊,崑曲錄音演員與演奏員,鳴謝,演出時間,舞劇照片,

劇情簡介

講述了青年女子茹影身處塵世、心無所棲。隨緣得花,進入花境,邂逅瀟灑俊美的秦箜,兩人無限柔情。忽天地驚變,城市迴轉,如影形單。其情難自已,昏睡入夢,終與秦箜結秦晉之好。情濃處,行者至,持花作鏡,茹影頓悟,萬境歸空,終不過南柯一夢。

演出情況

2019年10月4日-10月6日的19:30-20:30在虹橋路1650號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演出。
每場公演座無虛席,並得到專家以及觀眾們的一致認可與好評。專家評審團有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副會長、上海戲曲學會會長葉長海,日本千葉大學博士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上海工業設計協會副主席范聖璽,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程及美術館副館長顧惠忠老師,著名舞蹈教育家鄭慧慧教授、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奧地利克萊姆斯多瑙大學訪問教師陶辛老師,美國普渡大學設計學博士,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築學院美術館主任周洪濤老師,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浦江學者、上海戲劇學院學報《戲劇藝術》副主編李偉老師,上海戲劇學院舞蹈表演系主任,國家一級演員,碩士生導師莊麗老師,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書記、副主任、上海舞美學會副會長鬍佐等。每一位專家都認真地欣賞了演出,一致表示《塵緣如夢》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為多媒體技術和舞蹈的結合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並且最後為了能讓舞劇更加完美,專家們都提出了寶貴意見。
在公演的最後一場,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的領導們也來到現場蒞臨指導,分別對主創團隊進行慰問,並高度認可傳統藝術融合新媒介展演工作室的文教結合創作理念與核心宗旨。他們一致認為,該項目不但有利於展現專職教師的能力,也有利於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在演後談的尾聲,領導們對工作室的未來發展提出了長遠的要求,希望工作室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跨界融合藝術作品。

主創團隊

藝術總監:徐子卿
總導演:陳如華
副導演: 奚男
編劇:宋敏
編導:丁琦睿
演員:彭珏非、高騰、廖水星、吳曉燕
作曲編曲:柯力
崑曲指導:朱銘、甘春蔚
視覺設計:成煜
舞美設計: 臧瑩穎、成煜
服化設計:邵旻
音響設計:侯博奡
燈光設計:趙子成
編舞:彭珏非、王辰名
實時生成視覺: 念子軒
動畫製作:陳開平、黃熠偉、吳雨婷、徐潤航
場刊設計:包臻雋、嚴彬、郭雲鵬、金裔楊
燈光助理:劉軼丞
服化助理:張韞翎、張岩
攝影攝像: 聶文璠、朱宇超、沈宗然、徐揚、阿拉貢
攝影攝像花絮: 周雯婧、倪晶、王嘉怡

崑曲錄音演員與演奏員

甘春蔚(旦角)
衛立(小生)
張思(笛、蕭)
方依琦(笙)
盛嘉凱(鼓)
趙偉(三弦)
張津(二胡)
陳俊(打擊樂)

鳴謝

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學生
渲染組:李瑞聖、黃詩雨、陸陳成、洪振宇、余天超
攝影組:王瑩、沈宗然、徐揚、張雯婷、何思超、陳建豪、周靜怡
繪畫組:陸加蓓、陳影、黃尓立、陳運如、雷倩、王婧彥、齊倩、曾眾祥、丁唯依
幕後組:陳一沁、李舒羽、陳月陽、陸潔、林如願、李晨蕾、王心悅、嚴芷祺、黃妮懿、徐卓君、沈馨樂、蔣冰潔、陳弘、徐淑靜、龐筱怡、袁綺雯、潘裕蓉、徐家貝、陸雲皓、吳佳妮、陳儲雯、張遵楷、陳冬玥、金若瀾、周婧一、顧詩佳、陳智宇、杜宇星、蔡琪磊、張豪、 劉成志、牟詩婷
文案組:楊嘉易、仲晗、陳佳祺、曹秉淵、周毅
公眾號組:楊盈之、郁菁、瞿自來、張雨薇、陳偲宵、曾眾祥、韋布萍、嚴欣歌、周婧一
接待組:任澤華、徐軼文、陳朝鈺、王詩芸
音頻組:江佳霖
上海戲劇學院16級舞台美術設計專業學生
效果圖繪製:周京諭、王小松、賀靖

演出時間

2019年10月4日-10月6日的19:30-20:30點。

舞劇照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