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鴻秋·雨余梨雪開香玉

《塞鴻秋·雨余梨雪開香玉》是元代雜劇作家鄭光祖所作的一首散曲。該曲勾勒出了一幅花紅柳綠、生機盎然的郊野春意圖,表達了作者愉悅的心情,同時還體現出了作者志得意滿、狂放豪邁的性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塞鴻秋·雨余梨雪開香玉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 文學體裁:散曲
  • 作者:鄭光祖
  • 宮調正宮
  • 曲牌塞鴻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正宮〕塞鴻秋
雨余梨雪開香玉①,風和柳線搖新綠。
日融桃錦堆紅樹,煙迷苔色鋪青褥。
王維舊畫圖②,杜甫新詩句③。
怎相逢不飲空歸去④。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梨雪:像雪一樣白的梨花。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生於公元70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外號“詩佛”。
杜甫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
④怎相逢不飲空歸去:宋蔡沆《復齋漫錄》:“世所傳‘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之句,蓋出於敬方。”敬方即李敬方,唐長慶年間詩人,但二句在《全唐詩》敬方名下失載。

作品譯文

雨停了,玉雪般的梨花綻放,香氣四散。風兒微微,柳樹搖曳著嫩綠的長線。
在熙和的日光中,爛漫如錦的紅色桃花,將樹身堆得滿滿;在迷漾的霧氣里,碧苔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青氈。
這美景曾入王維的畫稿,杜甫也會為之吟作新篇。
我怎肯相逢了故人,而不開懷暢飲,白白地把家迴轉!

作品鑑賞

這首曲前四句不厭其詳地列舉了春天的花木和植物構築的美景,合在一起,便組成一幅花紅柳綠、生機盎然的郊野春意圖。這種運用相同句式層層加彩的鋪陳渲染,是民歌和民間說唱文學的常用手法,散曲也不時借鑑採用。如張可久一枝花·春怨》:“鶯穿殘楊柳枝,蟲蠹損薔薇刺。蝶扇乾芍藥粉,蜂蹙斷海棠絲。”湯式《一枝花·春思》:“嫩寒生花底風,清影弄簾問月。亂紅撲窗外雨,香絮滾樹頭雪。”等等。該曲的妙處,在於將梨、柳、桃、苔分別配置於雨、風、日、煙的自然條件下,各逞白、綠、紅、青的麗彩與綻放、搖曳、堆垛、鋪展的芳姿,從而顯示了春意的無時不妍與無所不適。這一片美景富於詩情畫意,令人目不暇接,水到渠成地帶出了“王維舊畫圖,杜甫新詩句”的評語。
面對春天大自然的魅力,作者自不會無動於衷。但在大筆馳走於狀物寫景之後,要用短短的一句來全面反映作者的反應及感受,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末句“怎相逢不飲空歸去”的收束,可謂是全曲的神來之筆。它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成句,以“相逢不飲”作為辜負良辰美景的象徵,前句一富於感情色彩的“怎”字,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行樂須及時”的人生信念。而全句又可作為實情看待,於是前時的郊野春景,頓時成了作者親炙現場的發現與記錄。不僅如此,讀者還可想見他在“歸去”之前,與友人們一起一邊縱情飲酒,一邊盡興賞春的歡樂情景。自然與人的交融契合,以及作者的志得意滿、狂放豪邁,都在這一句中酣滿地示現出來了。
借用為人熟知的前人成語入曲,是散曲的又一常用手法,往往有借樹開花、點鐵成金之效。該曲中還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更耐人尋味。元無名氏散曲有一首《塞鴻秋》:“則見淡煙籠罩西湖路,酒旗招飈垂楊樹。畫船兒刺在花深處,煞強如儂家鸚鵡洲邊住。兀的不快活也么哥,兀的不快活也么哥,抵多少‘相逢不飲空歸去’。”末句同樣借用了李敬方的這句詩。

作者簡介

鄭光祖像鄭光祖像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縣附近)人,生卒年不詳,《錄鬼簿》列在下卷“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中。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著有雜劇18種,現存8種,其代表作為《倩女離魂》。《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6首,套數2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