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故事敘述了在秘魯一個名叫“塞萊斯廷”的地方,人們發現了公元前6世紀遺留下的古代手稿。書稿預言人類社會將在20世紀90年代世紀末發生重大轉變。全書以“我”——一個美國青年在聽說神奇的手稿後。隻身去秘魯尋訪“預言”的奇遇為線索。手稿的思想受到了秘魯政府和教會的壓制,誰有手稿或散布訊息,誰的人身安全就會受到威脅。那些熱心研究和傳播手稿的科學家和神甫也受到軍隊的殘酷鎮壓,就連“我”也因為尋訪手稿踏上逃亡之路。然而在維西安特山莊,“我”結識了許多研究手稿的科學家,並第一次領悟到“預言”帶給“我”的神奇感受,也獲得了手稿的追隨者生物學家瑪喬麗的愛情。
作品目錄
1.決定性的大多數 2.漫長的現在 3.能的奧秘 4.權力爭奪 5.來自秘境的訊息
| 6.清理過去的一生 7.投入進化的洪流中 8.人際倫理 9.興起中的文化 10.成為我們的現實!
|
創作背景
作者出生於一個衛理公會教徒之家,父親是個藝術家,母親是家庭主婦。他的童年是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度過的。曾在奧布爾大學主修心理學,獲得過法律顧問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將這些知識用於對那些困惑不安的少年的教育工作中。工作期間,他不斷系統地總吉他的精神思想,主要是有關自然界在人類精神成長中的作用。《塞萊斯廷預言》的靈感完全來源於這些崇高而深奧的思想,而不是評論界所說的“純屬某種怪念頭或某種幻想”。
20世紀70年代中期,瑞德弗爾德告別了日復一日繁雜而瑣碎的工作和沉重的責任感,離開迪克西中心去尋找多年來他一直夢寐以求的一份舊檔案,據說這份檔案昭示了人生的意義。瑞德弗爾德說,正是在尋找這份檔案的途中播下了這部小說的種子。然而,直到1989年重新辭去兒童治療師的工作後,全身心地投入寫作,十多年前播下的種子才得以開花結果。
《塞萊斯廷預言》基本上是在伯明罕“華夫”家庭旅館安靜而按部就班地完成的。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預言》是一部關於世界、人生、人性、精神的哲學之書,記載了主人公對人類擺脫精神危機、走向新的進化的“真知”的發現和領悟,提出了許多類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形而上命題,表達了作者對西方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該書所啟示的“千年反思”,不是一個大而空的理論概念,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特別是關於人的精神狀態演變過程的反思,在當下的文化環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中世紀時,人們的精神生活由神來主宰和安排。文藝復興推倒了神的權威,人獲得了解放,一部分探索者開始探索新世界,試圖對生活的意義作出解釋。但探索者一時未能找到答案。於是人們在精神缺乏新的寄託的狀態下,“熱衷於征服地球並利用其資源來改造我們的生活境況”,但這種“對物質生活的關切漸漸演變成一種偏執”,人們“沉湎於構造一種世俗的、物質的安全感,來代替已經失去的精神上的安全感”。“為什麼活著”,“精神的實際狀態如何,這類問題慢慢地被擱置起來,最終完全被消解掉”。人們熱衷於物質享受,不再關心精神和靈魂,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努力建設一種更舒適的生存方式”當成生活的全部感覺所在,視為生活的主要理由,從而慢慢地、一步步地忘掉了精神追求這個生存的根本目的。
《預言》的作者用虛構的“九條真知”,將人生的精神追求,人際關係中的能量問題和權力之爭,人類進化的生命體驗,家庭中的倫理親情,新興文化的發展等問題,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其根本目的是啟示即將步入21世紀的現代人,在跨入新時代之前,要回首千年,清醒地認清人類的過去,認清現實的自我的真實面貌,明確生活的目標和意義,把自己匯入歷史發展和文化變遷的洪流,將前輩未完成的人類和社會的進化推向前進。
藝術特色
《塞萊斯廷預言》以第一人稱的筆調描寫一位美國青年只身前往秘魯尋覓記載古代“塞萊斯廷預言”手稿的種種奇遇、歷險,有著屬於流行小說的故事框架、情節線索,語言通俗流暢,可讀性強。但是,如果僅僅從小說的角度來看,與美國其他暢銷小說相比,《預言》的情節未免顯得單一,內容顯得單調,既沒有構成矛盾衝突的中心事件。也缺乏對各種人物的鮮明刻畫,以及類似《廊橋遺夢》《馬語者》那樣的對情感心理的細膩描寫。
作品影響
《塞萊斯廷預言》從1994到1996年在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附近徘徊了3年之久,僅1995年,這部小說的銷行量就達600萬冊。
該書全球銷量超過2300萬冊,被翻譯成34國文字,踞《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48周,2006年被製作成同名
電影搬上熒幕。
出版信息
書名 | ISBN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
塞萊斯廷預言 | 9787507422719 | 2010-6-1 | 中國城市出版社 |
作者簡介
詹姆斯·萊德菲爾德 1950年生於美國,心理諮詢碩士學位,曾擔任心理治療師,診治青少年的情緒困擾問題長達十五年。1993年,詹姆斯·萊德菲爾德自費出版了第一部小說《塞萊斯廷預言》,在沒有出版社宣傳行銷的情況下,靠讀者口耳相傳,榮登《紐約時報》、《出版人周刊》暢銷書排行榜,併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超過3年,至今銷售逾2000萬冊,讀者遍及30多個國家。《塞萊斯廷預言》已成為“新時代”(New Age)寫作的一種典範。“媲美《塞萊斯廷預言》”已成為書評家們用來稱讚其他同類作品的常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