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匯街道

塘匯街道

塘匯街道位於嘉興市區東北,西瀕蘇嘉運河,南靠滬杭鐵路,與秀洲區棲真、七星和嘉善楊廟為鄰,320國道、三店塘、北郊河穿境而過,距離滬杭高速公路出口約8公里,滬杭鐵路嘉興新貨站和300噸級出海航道位於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塘匯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浙江省嘉興市
  • 人口:31803人(2010年) 
  • 地理位置:嘉興市區東北
  • 郵政編碼:314003
  • 人口:10100
  • 面積:12.85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社會風俗,

建制沿革

自唐至清為嘉興、秀水縣思賢鄉、麟瑞鄉及城區的太平坊,清末至解放前為塘匯區、塘匯鄉、塘匯鎮和城區的太平里。解放後建政為塘匯鄉、太平鄉、新塘鄉。1956年塘匯、太平、新塘3鄉合併為塘匯鄉。1958年10月由七星、棲真、塘匯3鄉成立塘匯人民公社。1961年分為3個人民公社,該社仍稱塘匯。1983年復為塘匯鄉。1984年,塘匯鎮區和太平橋居委會劃出另建塘匯街道,1988年10月併入解放街道。鄉人民政府駐塘匯永政路。

地理位置

位於嘉興秀城區東北8公里處,與嘉善縣交界。相傳古代有竇姓將軍戰敗後在此休整,臨行留下數兵,開河引水耕耘。其後代人丁興旺,為紀念竇氏,村得名古竇涇。古竇涇當年是丁字形小街,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這裡的買賣生意紅火。改革開放後,小集鎮不斷向南擴展延伸,在1994年興建自東向西一條街,成為村的中心。塘匯鄉東片中心校、塘匯醫院分院以及供銷社、儲蓄所、百貨店、小吃店、理髮店、茶室和新建的農貿市場都設在村中心街上。坐落在新街中心以北的嘉興伊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浮紋提花包頭巾出口中東諸國。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
1983年,全鄉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1984年,建成全鄉最大的農業圩區——新塘圩區。1990年,建造完成鄉中學。1991年,塘匯鄉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威廉海綿公司成立。1995年,籌建塘匯鄉私營經濟園區;翻建完成永政橋。1996年,建成全鄉第一條泥結碎石公路——新塘公路。1998年10月6日,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宏達食品有限公司;完成村企業改制工作、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全鄉鄉、村工農業生產首次突破5億元,塘匯鄉工業區昌盛路、棲真路、秋平路道路建成,鄉中心校開工建設。
工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
塘匯工業園區自1985年開辦以來,對外宣傳、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等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已引進各類項目10個,引進資金3500萬元,開發面積230畝,工業園區初具規模。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投資1000萬元。貫穿於園區的昌盛路、正原路和秋平路已完成路面瀝青澆注,給排水、電力、通訊配套設施已能滿足下一階段開發的需要。

社會風俗

塘匯一帶的農民曆來有做米花過歇夏的習俗。這種習俗雖在娘家和婆家之間展開,但牽動鄰里鄉親,別有一番情趣。按規矩農曆六月初二做歇夏,前後一個月。先由新婚夫妻送米糕回娘家望丈母,女兒在娘家居住2~4天,再由娘家相送回婆家過歇夏,並饋贈油氽米花等禮品。歇夏做米花有兩層含意:一是小暑至大暑農事活動少,是新婚夫婦休息的最佳時期;二是新婚後的婦女生理上有變化,也應適當避暑休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