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滿陽光的村事

塗滿陽光的村事

《塗滿陽光的村事》是謝宗玉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5年9月。

《塗滿陽光的村事》里回眸了作者的童年往事,這是一次成人對自我“歷史”的記憶書寫。一點一滴,花、草、昆蟲、鳥類,成長中的細節與感受,全都被作家串聯了起來。該書是湖南完全本土的童年經驗敘事,裡面被揉入了很多文化與自然的質素,作家在對童年記憶的整理中將它們傳承了下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塗滿陽光的村事
  • 作者:謝宗玉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13.8萬
  • 首版時間:2015年9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塗滿陽光的村事》共分為8輯,分別以動物、植物、成長故事、雨、太陽、雪、民俗傳統和鄉村生活為主題,以“我”的活動勾畫出瑤村的童年生活。在“我”的日常活動里,這些每個人都會面對會經歷的日常生活元素,豆娘、秧雀、豌豆、棕樹、絲瓜、苦瓜、傷疤、沿山雨、塵埃、蜃焰、雪花、碳火、喊魂扶乩爆竹年畫,都被作者賦予了不一般的意義,也都是瑤村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作品目錄

第一輯 生命與生靈
第二輯 那些花,那些草
第三輯 在往事中成長
第四輯 掬雨紀事
第五輯 艷陽下的日子
第六輯 童年雪飄
第七輯 巫韻飄蕩的大地
第八輯 日常里的溫馨與苦澀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塗滿陽光的村事》是作者將眼光、心思和情緒集中在少年時代,用相對純粹率真的文字來表達的一種寫作。所以,它有率真純粹的語言和審美的質地,同時思想上又有經歷了時間淬鍊之後的直接和力量。文章簡潔而不簡單,優美而有力量,靈動而自然。在簡潔中發掘出不簡單的內涵,相對於更為流行的清淺快樂閱讀而言,這是一種有難度的閱讀,也是拓展少年兒童閱讀能力、幫助他們積累有益於成長的經驗的途徑。
《塗滿陽光的村事》中《豆娘》的纖弱喚醒了少年心中的憐愛和溫柔,曾玩死過不少小動物的“我”,竟沒有傷害過一隻豆娘。《豌豆》起筆就寫“豌豆是一種傷心的植物”。只因為瑤村的芒荊山頂葬著多年來夭折的孩子,山腰則種著大片大片的豌豆,所以,童年的時候,“只要父親一打罵我,我出門就會朝芒荊山里跑,綠成一片一片的豌豆會助長我的傷心,“我”坐在豌豆地里,一個人流淚,抽噎,臆想。”兩篇文章里,讀者看到了一個稚嫩敏感而脆弱的少年,正在惶恐而孤獨的情緒里獨自長大。無論是對豆娘的憐惜,還是對豌豆的寄情,抑或是《棕樹》里的抒懷,以散文的篇章來記錄成長之蛻,是《塗滿陽光的村事》的一大主題。
儘管青春激越、少年如風,但少年時代的成長之痛卻是每一個生命必定要經歷的。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作為自然人的生命個體逐步向社會人邁進,自我與社會規約之間的碰撞,必定會給成長中的生命個體留下或疼痛或孤獨的記憶。正如“我”在西園裡獨自守著豆娘,看著豆娘雙雙飛,不由得失聲痛哭。作者以細膩而節制的文字,在對日常生活平常物事的描摹中,真實呈現了少年成長中的細微感悟和疼痛。塗滿陽光的村事,其實也是塗滿陽光的成長之事。在謝宗玉的筆下,成長之蛻並不是驚天動地、地動山搖的,成長之痛也不一定就是決絕的叛逆和孤獨,成長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在一飯一粥里,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里。一花一草里,陽光雨雪中,時刻都有生命的領悟,時刻都有生命拔節的聲音。

藝術特色

《塗滿陽光的村事》中的《塵埃飄浮》中廳屋婆婆家四周沒有窗戶,只有屋頂上用明瓦開了個天窗,廳屋婆婆每天坐在房間裡,守著陽光從西牆滑下,又移上東牆,然後消失,一天就過去了。10歲那年為逃避父親的打罵我逃進了廳屋婆婆的家,第一次在光柱里看到了浮動的塵埃,第一次看到了廳屋婆婆刀刻般的老臉,“我”的心一顫,跑出去了。少年心靈的剎那顫動,是剎那間對生命的感悟。少年努嘴去吹光柱里的塵埃,廳屋婆婆笑了,說她原來看得見時也吹的。一老一少的生命在這個細小的動作里聯繫了起來。《蜃焰》中“我”在暑氣里將要昏倒時父親及時送來了清水,“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父愛,感悟了生命看似柔弱,其實卻蘊藏無窮的韌性。少年的成長還表現在介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上。《傷疤情結》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成長之痛。從某一天開始,每一個少年都會比較在意自己的外貌,尤其是身體上的小缺陷,比如一個傷疤。殊不知自己以為了不得的問題,在旁人眼裡,也許根本就不曾存在過。正如耳後的傷疤讓“我”糾結了很多年,妻子卻從來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作者在《塗滿陽光的村事》的著筆處都是瑤村的平常事物,同時以大量生動細膩的細節再現了瑤村的生活,也成功地抓住讀者的閱讀興趣。又因為作者的寄情於景,平常事物就變得不平常了,物與事成了情感的載體。《苦瓜》之苦就不單是味覺上的苦,而有了從生命里感悟到的苦;《蒼耳子》不再是簡單的為了繁衍後代隨處附著的蒼耳子,而是童年時代淘氣孩子的快樂;《西牆》不是簡單的一堵牆,而是一個家庭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對美和快樂的嚮往。謝宗玉尤擅長於對物事和心理細節的刻畫,《梔子花》寫“我”月夜進山采梔子花,描寫花的清香和吸食花蕊中的汁液的細節生動而傳神,《拔刺兒》從畫展中一幅題為《拔刺兒》的畫作入手,詳細寫出鄉村孩子如何拔扎進肉里的刺的過程,能夠吸引人並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謝宗玉是一個生命深處與童年有著聯繫的人,所以《塗滿陽光的村事》大都呈現著“融合成人與兒童的世界”的“第三的世界”,所以能夠深刻地觸動成人讀者。例如《塗滿陽光的村事》中開篇的《豆娘》,一開篇的文字里的“我”,顯然是一個成人,流露出的是成人的審美眼光,但開篇的那個成人“我”的審美眼光,其實和童年的“我”的經驗是內在相聯繫著的。《蒼耳子》也是如此,文章的大半都在寫蒼耳給“我”和夥伴們帶來的快樂。前面是在寫童年的“我”的感受,可是到了結尾,成年的“我”登場了,原來童年的“快樂”也要在成年後重新品評和定義才是。因為有一個成人的“我”。少年讀者早些接觸這種描寫成人的情感世界的文字,也許成年後會與母親多保持一些童年裡的情感維繫。

作品影響

教育層面
《塗滿陽光的村事》中的散文有4篇入選中國小語文課本,有20多篇入選各種中國小語文讀本,有80%以上的文章曾作為現代文閱讀出現在中考高考或模擬語文考試的試卷上。
榮譽表彰
2017年2月25日,《塗滿陽光的村事》獲得第三屆張天翼兒童文學獎。

作品評價

湖南省散文學會副秘書長、湖南省文聯文藝創作與研究中心《湘江文藝》編輯部編輯袁姣素:《塗滿陽光的村事》第一輯開篇《豆娘》的開頭,便能嗅得到作者的影子。纖弱、沉靜、哀婉、吐氣如蘭的文字就不由得讓人想起一首歌——“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塗滿陽光的村事》有著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徵,還有那些傳統文化的節日特徵雖然大同小異,卻也有著其神秘而獨特的色彩,讓人一飽眼福,享受童趣以及豐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豐饒的情感世界。《塗滿陽光的村事》字裡行間隱約有女子般的柔婉與纖毫畢現的敏感與靈性,這也許便是作者的匠心獨運,剛柔並濟,以小見大,運用水晶般的語言、質樸的思想、真摯的情感,折射出靈魂的閃光與人性的關懷。《塗滿陽光的村事》分為八輯,每輯都各有不同的生命體驗與湖湘文化特徵,作者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召喚當代孩子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向上向善、追憶、成長、新生。

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出版時間
塗滿陽光的村事
謝宗玉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9787556211746
2015年9月

作者簡介

謝宗玉,男,湖南安仁人,文創一級,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毛澤東文學院管理處主任,湖南影評協會副主席,湖南散文學會副會長,湖南省“五個一批”人才。多次進入中國散文排行榜,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學語文課本。著有《草木童心》《獨自遠行》《末日解剖》《與子書》《時光的盛宴》《塗滿陽光的村事》等文學專著。曾獲毛澤東文學獎、湖南省文學藝術獎、湖南青年文學獎、金盾文學獎、張天翼兒童文學獎等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