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魂

喊魂是舊時的一種叫魂儀式。孩子因驚嚇而鬧病,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認為“丟了魂”,就給孩子喊魂。

簡介:其方法將孩子抱到床跟前,點燃一支香,插在床頭跟前,或插在掃帚柄上,祈求床公床婆或掃帚娘娘將失去的魂叫回來。“喊魂”的人一手拿著一隻碗,碗口用火尾 頭紙蒙著,另一手拿著飯勺子,用飯勺子敲一下門坎,叫聲小孩的名,然後再用飯勺子舀點涼水,倒在蒙著紙的碗上。就這樣,敲呀,叫呀,倒水呀,直到看見碗內的積水中映出一個閃亮圓圈,就算“喊魂”成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喊魂
  • 類型:儀式
  • 簡介:具體內容
簡介,喊魂的來歷,歷史記載,具體過程,

簡介

其方法將孩子抱到床跟前,點燃一支香,插在床頭跟前,或插在掃帚柄上,祈求床公床婆或掃帚娘娘將失去的魂叫回來。“喊魂”的人一手拿著一隻碗,碗口用火尾 頭紙蒙著,另一手拿著飯勺子,用飯勺子敲一下門坎,叫聲小孩的名,然後再用飯勺子舀點涼水,倒在蒙著紙的碗上。就這樣,敲呀,叫呀,倒水呀,直到看見碗內的積水中映出一個閃亮圓圈,就算“喊魂”成功。

喊魂的來歷

流行於全國各地,方法因地各異。在上海浦東地區,若小孩白天受到驚嚇,晚上睡覺驚哭時,便以為小孩的魂魄被驚走,於是舉行豎筷叫魂儀式(在江蘇也稱為沾水碗),由家中年長婦女(孩子的祖母或母親)向灶神供香燃紙、磕頭禱告,求灶神左右。爾後取碗一隻置於灶台上,內盛半碗清水,再取筷3枝併攏,放在碗中垂直豎立,一面口中呼喚小孩的魂魄回來,一面從碗中抓水從上而下澆注筷子,至筷子在碗中穩立不動時,便以為小孩的魂魄已喚回,即捧碗走到小孩床頭,在其頭上轉3圈,取出筷子放於小孩的枕頭旁。民間以為如是孩子即可安穩睡覺。

歷史記載

亦稱“喊驚”、“喊魂”等。舊時信仰民俗。流行於全國大多數地區。古代認為,人有疾病將死,魂魄離散,須招魂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壽,因而有“招魂”之俗。
《楚辭》中《招魂》篇,即與此俗的關。後世嬰孩兒童若驚嚇所致,以致魂不附體,此時即須叫魂收驚,使魂魄歸來,除病消災。各地方式不一。

具體過程

近代廣東東莞風俗,於檐下、床頭或受嚇的地方,燒幾支香及冥紙,將孩子衣服在火焰上方前後擺動,手拿菜刀或剪,在地上拍響,再將米粒撒向四方,口中呼喊:“東方米糧,西方米糧,南方米糧,北方米糧,四大五方米糧。某月某日某某(小孩名)童年來歸啊!請到九天玄女、接魄童郎,畀返某某肚膽來歸啊!”等等。
上海朱家角地區,則以小孩的年紀月生(八字)寫在紅紙上,置於灶台,紙上放一碗水,並點香燭叩頭。然後取一個斗,遮以包袱,點火尋覓社腳下的蟢蛛,並連喊“某官(老大為大官,老二為二官)歸來!”直至找到二三個蟢蛛,放在斗中,捧至小孩枕這,邊走邊喊,放下蚊帳後畢。數分鐘後,方可揭開帳子。
東北、華北、南京等地,則由家人認定其驚悸失魂之處。一人持呼孩童之名,一人叫“回來吧!”一呼一喊,行至彼處。持衣履者張開衣履,'象徵性地一張一閉,然後挾於腋下,高呼孩童之名,另一人則答以“回來了!”表示魂魄已被系住。一路上復呼應一遍,則認為靈魂已經復體。此類均自古代傳承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