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頭孫村

塔頭孫村

塔頭孫村舊屬泉郡晉邑十一都石塔鄉塔頭村,今是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東石鎮的行政村,地處海峽西岸泉州圍頭灣畔,東鄰英林鎮,距金井鎮圍頭半島十多公里;西接東石港,距瀋海高速公路南安市水頭鎮入口十多公里;北依永和鎮,至泉州晉江機場30多公里,南與金門島僅一水之隔,泉州沿海大通道、東金公路、晉江快速公路連線線經村而過,水陸航空,交通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塔頭孫村
  • 外文名稱:Tatousun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東石鎮
  • 電話區號:0595
  • 郵政區碼:362271
  • 地理位置:泉州圍頭灣畔
  • 面積:2.8平方公里
  • 人口:3000多人
  • 方言:閩南話泉州腔
  • 車牌代碼:閩C
歷史沿革,村落規模,歷史人物,人文景觀,物產經濟,塔頭國小,

歷史沿革

相傳唐開元(713—741)時,林鑒譴孫氏工匠與東石東南海濱修石塔,塔居高而臨下,其勢雄偉險峻,狀如猛虎半蹲,仰天長嘯,朝夕可聞,稱為“虎嘯塔”。孫匠遂卜居高阜,因此地有石塔及穿流入海之江流,而稱塔講。爾後塔塌,劉氏重新與山岑之上造塔。孫氏、劉氏住民聚居與石塔上方,便稱地名為“塔頭”。孫氏住民的村落稱“塔頭孫村”。
明、清屬十一都。民國33年(1944年)屬東石鎮塔頭保。建國後,1956年屬東石區廷都鄉;1961年屬東石公社廷都大隊;1981年劃分兩個大隊為塔頭孫大隊;1984年改東石鎮塔頭孫村委會。

村落規模

塔頭孫村轄區面積約2.8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全村常駐人口3000多人,788戶,9個村民小組,有孫、蔡兩姓,分布於7個居民小區(樂安區、塔江區、印峰區、中興區、振東區、耀東區、濱海區),這裡人傑地靈,民風淳樸,物產豐富,經濟發展,“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團結拼搏、和諧發展”,安居樂業,蔚然成風。

歷史人物

自李唐來,溫陵泉郡有孫氏居焉,五代入朝房,臣宋多秩官,據載,孫氏中書舍人平諭公生於宋神宗熙寧年間,宋哲宗元佑年間入泉,為溫陵孫氏始祖,至五世諫議大夫後,入晉(遁跡南塘,舊屬晉邑二十五都塘市鄉),至七世希元公中興南塘,孫氏遂尊希元公為南塘開基祖,元末,至九世和叟之子懋夫,遭兵燹,其三子分別離鄉出逃,三子彥爵孫公入贅於塔江張氏,傳五世,子孫念先祖中興塔江而恢復孫氏之稱,遂尊彥爵孫公為塔頭孫氏始祖,生息繁衍,世代繁榮。
潛江公為塔江蔡氏開基始祖,宋德佑年間入晉,明蔡公道憲之先祖也,明史載,蔡公諱道憲,字元白,號江門,明崇禎十年,會魁,授長沙推官,多善政,崇禎十六年,義不降賊,忠勇就義,時年二十九歲,後追封為太傅少卿,謚忠毅大夫,世稱“蔡忠烈公”。

人文景觀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族人孫振宗榮中三甲進士,出任江西僉事,榮歸故里,始建塔江孫氏宗祠,祠堂坐乙向辛兼辰戊,負印山,瞻鳳尖,左浯海,右長嶺,鐘靈毓秀,歷經清乾隆年間、光緒甲午年兩度重修,保存了明清古建築風格,為泉南名祠之一。欣逢盛世,2008年12月30日,經代代孫氏族人的不懈努力,總投資500多萬元的金碧輝煌,蔚然壯觀的塔江孫氏宗祠暨文化廣場舉行隆重的落成慶祝典禮,記載下了塔頭孫村光輝燦爛的歷史新篇章。
蔡氏有兩座明清古建築,蔡道憲祠始建於康熙四十九年,清乾隆年間重修,祠堂天井中間有鐫刻清乾隆皇帝御詩的石碑,1995年曆一年,承晉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與濟陽柯蔡海內外宗親捐資重修。
蔡道憲故宅始建年代不詳,於清光緒十五已丑年重修。相傳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14年),林鑾遣孫氏工匠(孫樅)沿海於印山之麓造塔,塔居高臨下,其勢雄險峻,如猛虎半蹲,仰天長嘯,稱為“虎嘯塔”,孫氏工匠遂卜居高阜,因此地有石塔及兩翼江流繞塔朝海,而稱“塔江”,村比塔高,故又名“塔頭”村,明洪武年間,海嘯空鳴,風雨狂飆,虎嘯塔塌,塔尚未重光。
在塔江孫氏宗祠以南,沿海岸大石頭坪上明、清風格的古建築群,有祀奉保生大帝吳真人的“海珠堂”; 祀奉觀音菩薩的“天池庵”; 祀奉“孫、佘、池”三位伯爺公的“靈應堂”,背依印山,南瀕浯海(芙蓉海),與金門島遙相對望,古榕江濤,塔影佛光,風景秀麗,蔚然壯觀,是天然的海邊觀光勝地。

物產經濟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原東石公社塔頭孫村鐵木修配廠是當時該村主要的鄉鎮企業,主要生產汽車配件,71型三用脫穀機,產品暢銷於原晉江地區。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該村各項經濟發展迅速,以工程機械、五金、汽車配件、標準件、特產640花崗岩(東石白)、石板材、服飾、雨具、紙箱、矽砂為主要產業,註冊公司30多家,多家產品通過IS9002國家產品質量認證,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東南亞、中東、歐美等多個國家及地區,是東石鎮經濟較發展的行政村。

塔頭國小

塔頭國小位於東南沿海塔頭孫村,鄒魯之鄉,依山抱海,地靈人傑,前身“濱海國小”,創建於1937年,學生幾十,開設白話文課程,解放後與劉厝合併為“石塔中心國小”,時至1972年獨立設校,命名“塔頭國小”。當時辦學條件差劣,因陋就簡,以茅舍為課室,架石充桌椅,村民群策群力,出工獻料,新建校舍八間教室及辦公樓。旅菲僑親孫晉頭先生慨然解囊,損資兩萬元助建。1990年維修四間危險教室,建造校圍。改革開放的春風雨露帶來了教育的騰飛,為給子孫後代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各級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於1994年春再次掀起建校熱潮,村兩委主持發動民眾集資壹佰貳拾余萬元,拆舊重建五層教學大樓,建築面積達3756平方米,且承蒙旅菲僑親孫晉頭夫人姚?治女士率子孫建忠、孫建仁樂捐人民幣伍拾貳萬元,獨建塔頭國小禮堂晉頭紀念堂,基本完成國小規模配套工程,
學校曾獲晉江市“十配套達標校”;普及初等教育省頒一級標準達標校,晉江市常規管理合格校;晉江市創建安全達標校;晉江市教育先進單位;晉江市“兩基”達標先進單位;晉江市素質教育二級達標校;2005年5月晉江市一級達標國小、晉江市素質教育合格校;2005年12月通過晉江市文明學校工作合格校驗收;2006年4月通過晉江市少先隊工作金獎單位驗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