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和突破格線:平面設計布局研究

塑造和突破格線:平面設計布局研究

對於以任何媒介工作的設計師來說,毋庸置疑,版式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元素。有效的版式對傳達至關重要,並且使終端用戶不僅為新穎的設計所吸引,還能使其易於消化信息。對於設計工作,推倒條條框框和打破陳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在設計師之間湧現出的對理性結構的違反早已點燃了一場持續50多年並且還在繼續的辯論。這種傾向常常以犧牲條理性為代價,但是直覺構圖法已催生了一些平面設計史上最有意思和最激動人心的設計作品。《塑造和突破格線》是一本內容全面的版式設計著作。本書提出,為了有效地打破基於格線的設計的規則,首先必須理解那些規則,並清楚如何將它們套用到真實的設計項目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塑造和突破格線:平面設計布局研究
  • 外文名:Making and Breaking the Grid
  • 作者:蒂莫西·薩馬拉 (Timothy Samara)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1231123
  • 譯者:王飛飛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237 頁
  • 開本:16 開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塑造和突破格線:平面設計布局研究》特色:格線基礎部分涵蓋了組織排印空間、確定格式、秩序化和系統化,以及各種類型的格線,稿件格線、欄式格線、模組格線和分層格線。通過示意性的圖表和頂尖平面設計師所提供的設計作品,闡述基於格線的設計的基礎以及格線結構。每個設計項目都被展現得很全面,圖片的尺寸允許觀察細節,並且以數頁的篇幅來做深入的分析,以確保讀者能明白其結構。書中的正文揭示了設計師的工作過程和思路。有相似特徵的項目通過一個簡單的計數系統相互聯繫,更便於對結構理念做探討和比較。歷史概覽概述了在現代設計實踐中版式概念的發展,基於格線的和非基於格線的都包括少罪危戰在內。

作者簡介

王飛飛,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英國語言文學專業畢業,曾經在世界光熱發電亞洲高峰論壇等國際會議做陪同翻譯。現從事翻譯工作。

圖書目錄

引言
結構隨想
如何使用本書
1塑造格線
起源
現代平面設計格線的歷史簡介
格線基礎
結構設計工作室
作品展示
基於格線的設計項目
2突破格線
歷史插曲
解構的起源
探索其他選擇
格線解構指南與非結構化設計方法
作品展示
格線解構與非基於格線的設計項目
附錄
貢獻者索引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序言

引言
結構隨想
對有的平面設計師而言,格線設計無疑已成為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它能帶來精細、有序和清晰的作品。
對其他平面籃葛盛艱設計師而言,格線設計則是典型的保守主義,是對美感的抑制與壓迫,是束縛人們追求自我表達、令人窒息的牢籠。
平面格線是指一種平面設計的組織原則,它深深地影響著現在的慣例,在設計教育領域備受爭議,它也因為其概念內部涵蓋的一些絕對觀點而既受到尊重也受到指責。
該原則的來源要追溯到地球上最古老的社會。人類與其他物種不同的表現之一在於:我們人類生存在世界上,需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並且要為這個意義而創造一個合理的秩序。甚至在歐洲和美國現代主義理論最近規範化之前,結構性思維就已經成為文化邁向文明的標誌之一。中國文化、日本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印加文化,所有這些文化在設計它們的城鎮布局、發動戰爭、排列圖片的時候都用到了結構性思維。在很多情況下,這種結構基於這樣的概念,即相互戶槳諒交叉的斧頭象徵著蒼天與大地的交叉。
現代主陵項義所提倡的格線設計重申這種由來已久的秩序感,將其更加正式化,並將它轉變為設計的既定部分之一。平面格線設計——國際風格的根本原則——是一種垂直的設計體系,這種體系將信息分割成可以管理的部分。這種系統的前提假設是信息化元素——不管是語言還是圖像——的擺放與規模關係能夠幫助觀眾理解其意義。正如物品通過以相同的方式擺放來突出其類似性,因而使之更容易識別;格線能將其所控制的元素以一種中性的平常的空間場排列起來,並且易於接近,因為觀眾知道到哪裡去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因為水平與垂直的區分線就是找到這些信息的標桿。格線系統能幫助觀眾理解其用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格線系統就像一個視覺上的分類櫃。
作為對世界上一切正確事物的公認性比喻——天地之交顯現於其所掌管的萬物之中——格線也充滿了內在的精神品質。早期,歐洲的前衛主義者狂熱地捍衛它:Theo van Doesburg只是把de Stijl軸線旋轉了90°,他的夥伴Piet Mondrian就與他斷絕了往來;Josef Müller—Brockmann是一位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瑞士倡導格線的人,他用十分權威的方式定義了對秩序的堅守和意志。
經歷了兩場令人難以想像的戰爭之後,一些平面設計師竭力幫助社會繼續前進,對他們而言,井然有序和清晰明了是最重要的兩個目標。當然,這裡的井然有序部分是指消費者的舒適感;提供這種秩序感的公司很快就意識到,這種格線能幫助他們組織圖像、企業文化和他們的底線。
格線的用記循試途從自我意識的動作變成了後天的反映,因此,同樣,公眾越來越對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日益增加的海量信息深感熟悉,這些信息也越來越複雜,同時出現的語種也更多。他們不僅是簡單地習慣了這樣而已:這也正是他們所希望的。格線的極度簡單化與活躍的、多變的多媒體截然不同;信息不再是平的,一般人都希望這些信殼乎乘息能移動、跳躍、扭曲、發聲。十分矛盾的一點是,正是那些穿上格線中性化、烏托邦式外衣的公司創造了一個過度飽和的環境,當今社會也正需要這樣的環境。
近年來,隨著新的通信技術進入我們的文化中來,設計行業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在信息化時代,設計業已經成為一糠拳幾種尤其重要的學科。在設計界,有關親近度、性別、種族和其他社會性擔憂都受到了更多重視,而不只是擔心一些與結構和組織有關的簡單問題;在當今設計界,很難再找到有關後者這類問題的討論了。雖然設計款式和組織結構與視覺分配信息密切相關,但是似乎很可能這種簡單的討論真的可以更複雜,也許甚至它們包圍在這些同樣“更大的問題”周圍,圖像設計師們過去一直更重視這些“更大的問題” ……一種類似於無意識的美感,我們本來決定要忽視它,但沒有意識到,其實它根本上扮演著壟斷地位。
當今世紀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維多利亞
英國有些許類似,
這是因為
我們生活在另一個
技術與文化的實際轉變過程中:
我們能與自己的工具對話。
我們的願景是國際化的。世界浩瀚的空間已經被壓縮,這既是一種比喻也是一種實際情況,而且,我們也在學習如何應對這樣一種情況,即一種令人難受的親密感,因為自己作為一個個體的概念正在逐漸消逝,而且資源也在漸漸減少。我們自己時代的工業革命與之前的工業革命仍然保留有相似性,而且並不出人意料的是,這種相似性表現在它對藝術的影響上。在建築、繪畫、影視和設計領域常常有許多相互矛盾的方面,而且各式各樣,這也反映了21世紀初期所充斥著的對文化的普遍困惑。
人們討論種族與性別、保持現狀、政治賦權和公民權利,在這樣的探討之中,也許只是簡單談談把東西放在哪裡——這種枯燥乏味得像家務活一樣的格線類設計——可能也再次具有價值。
在這個全新的世紀,在評估設計行業流程時,我們所採用的規模更小,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及在大文化的背景下,格線設計的統一原則——和其他設計與組織概念的價值,正是值得我們重點探討和再次考慮的話題。
如何使用本書
雖然本書可以算是開啟此類探討新篇章的敲門磚,但本書絕非僅以此為目的的一部理論文集;本書只是對圖像設計中的視覺組織科目的概述。本書的價值體現在不同方面,這取決於讀者個人的背景。那些沒有正式系統學習過格線使用的設計師,或者那些常常避免使用格線設計的設計師,也許能從本書中找到靈感來嘗試使用新的方法;有的設計師,常常使用格線設計,他們就能重新審視這種組織方法,挖掘出格線設計更加有機化或者自然的結構。對學生而言,本書將是一本十分珍貴的資源,他們能夠從整體上看到各種相關的作品,這對於他們自己正在做的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本書的第一部分,“塑造格線”,向讀者展示了格線系統作為一種組織原則的發展歷程,並且顯示了其具體使用過程中的情況。第一部分以年份為順序集合了一些以前的文章和相關作品,幫助讀者去追溯結構型設計的演變過程。格線基礎知識將帶領讀者了解格線設計的基本機理,而案例研究都是完整的項目,其設計內涵就基於格線模型。
本書的第二部分,“突破格線”,探討了一些替代性的解決方案:解構基於格線的布局、即興構建和有機的組織方式。設計師和學生將了解到:歷史上,這些布局方式是如何與結構方式同時發展的。第二部分展示了一些成功違反格線設計原則或者完全忽視格線設計原則的現代設計作品。
每個項目展示都是完整的,這樣就能完美地充分展示其細節,而且其結構也只需要圖解即可。此外,帶有相關結構的項目,不管是否基於格線,都進行了編號,這樣讀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他們的相似和不同之處。每個展示部分的前面都會有一把鎖,用來明確這些符號。
總體而言,設計師和學生都將從本書中獲益良多,因為他們能看到各式各樣現實生活中設計的範例,這些範例將理論付諸於實踐。
現代主義所提倡的格線設計重申這種由來已久的秩序感,將其更加正式化,並將它轉變為設計的既定部分之一。平面格線設計——國際風格的根本原則——是一種垂直的設計體系,這種體系將信息分割成可以管理的部分。這種系統的前提假設是信息化元素——不管是語言還是圖像——的擺放與規模關係能夠幫助觀眾理解其意義。正如物品通過以相同的方式擺放來突出其類似性,因而使之更容易識別;格線能將其所控制的元素以一種中性的平常的空間場排列起來,並且易於接近,因為觀眾知道到哪裡去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因為水平與垂直的區分線就是找到這些信息的標桿。格線系統能幫助觀眾理解其用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格線系統就像一個視覺上的分類櫃。
作為對世界上一切正確事物的公認性比喻——天地之交顯現於其所掌管的萬物之中——格線也充滿了內在的精神品質。早期,歐洲的前衛主義者狂熱地捍衛它:Theo van Doesburg只是把de Stijl軸線旋轉了90°,他的夥伴Piet Mondrian就與他斷絕了往來;Josef Müller—Brockmann是一位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瑞士倡導格線的人,他用十分權威的方式定義了對秩序的堅守和意志。
經歷了兩場令人難以想像的戰爭之後,一些平面設計師竭力幫助社會繼續前進,對他們而言,井然有序和清晰明了是最重要的兩個目標。當然,這裡的井然有序部分是指消費者的舒適感;提供這種秩序感的公司很快就意識到,這種格線能幫助他們組織圖像、企業文化和他們的底線。
格線的用途從自我意識的動作變成了後天的反映,因此,同樣,公眾越來越對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日益增加的海量信息深感熟悉,這些信息也越來越複雜,同時出現的語種也更多。他們不僅是簡單地習慣了這樣而已:這也正是他們所希望的。格線的極度簡單化與活躍的、多變的多媒體截然不同;信息不再是平的,一般人都希望這些信息能移動、跳躍、扭曲、發聲。十分矛盾的一點是,正是那些穿上格線中性化、烏托邦式外衣的公司創造了一個過度飽和的環境,當今社會也正需要這樣的環境。
近年來,隨著新的通信技術進入我們的文化中來,設計行業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在信息化時代,設計業已經成為一種尤其重要的學科。在設計界,有關親近度、性別、種族和其他社會性擔憂都受到了更多重視,而不只是擔心一些與結構和組織有關的簡單問題;在當今設計界,很難再找到有關後者這類問題的討論了。雖然設計款式和組織結構與視覺分配信息密切相關,但是似乎很可能這種簡單的討論真的可以更複雜,也許甚至它們包圍在這些同樣“更大的問題”周圍,圖像設計師們過去一直更重視這些“更大的問題” ……一種類似於無意識的美感,我們本來決定要忽視它,但沒有意識到,其實它根本上扮演著壟斷地位。
當今世紀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維多利亞
英國有些許類似,
這是因為
我們生活在另一個
技術與文化的實際轉變過程中:
我們能與自己的工具對話。
我們的願景是國際化的。世界浩瀚的空間已經被壓縮,這既是一種比喻也是一種實際情況,而且,我們也在學習如何應對這樣一種情況,即一種令人難受的親密感,因為自己作為一個個體的概念正在逐漸消逝,而且資源也在漸漸減少。我們自己時代的工業革命與之前的工業革命仍然保留有相似性,而且並不出人意料的是,這種相似性表現在它對藝術的影響上。在建築、繪畫、影視和設計領域常常有許多相互矛盾的方面,而且各式各樣,這也反映了21世紀初期所充斥著的對文化的普遍困惑。
人們討論種族與性別、保持現狀、政治賦權和公民權利,在這樣的探討之中,也許只是簡單談談把東西放在哪裡——這種枯燥乏味得像家務活一樣的格線類設計——可能也再次具有價值。
在這個全新的世紀,在評估設計行業流程時,我們所採用的規模更小,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及在大文化的背景下,格線設計的統一原則——和其他設計與組織概念的價值,正是值得我們重點探討和再次考慮的話題。
如何使用本書
雖然本書可以算是開啟此類探討新篇章的敲門磚,但本書絕非僅以此為目的的一部理論文集;本書只是對圖像設計中的視覺組織科目的概述。本書的價值體現在不同方面,這取決於讀者個人的背景。那些沒有正式系統學習過格線使用的設計師,或者那些常常避免使用格線設計的設計師,也許能從本書中找到靈感來嘗試使用新的方法;有的設計師,常常使用格線設計,他們就能重新審視這種組織方法,挖掘出格線設計更加有機化或者自然的結構。對學生而言,本書將是一本十分珍貴的資源,他們能夠從整體上看到各種相關的作品,這對於他們自己正在做的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本書的第一部分,“塑造格線”,向讀者展示了格線系統作為一種組織原則的發展歷程,並且顯示了其具體使用過程中的情況。第一部分以年份為順序集合了一些以前的文章和相關作品,幫助讀者去追溯結構型設計的演變過程。格線基礎知識將帶領讀者了解格線設計的基本機理,而案例研究都是完整的項目,其設計內涵就基於格線模型。
本書的第二部分,“突破格線”,探討了一些替代性的解決方案:解構基於格線的布局、即興構建和有機的組織方式。設計師和學生將了解到:歷史上,這些布局方式是如何與結構方式同時發展的。第二部分展示了一些成功違反格線設計原則或者完全忽視格線設計原則的現代設計作品。
每個項目展示都是完整的,這樣就能完美地充分展示其細節,而且其結構也只需要圖解即可。此外,帶有相關結構的項目,不管是否基於格線,都進行了編號,這樣讀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他們的相似和不同之處。每個展示部分的前面都會有一把鎖,用來明確這些符號。
總體而言,設計師和學生都將從本書中獲益良多,因為他們能看到各式各樣現實生活中設計的範例,這些範例將理論付諸於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