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破火山口(collapse caldera)由於火山體下面的岩漿大量噴出,火山口周圍崩塌下陷而形成的火山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塌陷破火山口
- 外文名:collapse caldera
- 學科:地質學
- 特徵:重磁異常呈環帶狀分布
- 成因:火山體下面的岩漿大量噴出
- 性質:火山口周圍崩塌下陷
簡介,主要特徵,分類,形成模式,
簡介
塌陷破火山口是指由於火山體下面的岩漿大量噴出,火山口周圍崩塌下陷而形成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這個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原意是“汽鍋”或“火鍋”,是有人在研究加那利群島的拉帕爾姆火山時提出來的。
主要特徵
①平面上呈圓形,橢圓形,剖面上呈漏斗狀,構成下陷盆地;
②熔結角礫岩、熔結凝灰岩發育,破火山口中常見各種火山碎屑岩及湖相沉積岩,次火山岩體發育;
③發育環狀、半環狀、錐狀、放射狀斷裂和岩牆;
④在破火山口範圍內,有一個或幾個火山通道及殘餘的火山錐、火山口;
⑤火山岩的產狀在中部近水平,邊緣變陡,向內傾斜,在環狀斷裂以外,向圍岩傾斜;
⑥重磁異常呈環帶狀分布。
分類
根據成因不同,可以將塌陷破火山口分為以下5個類型:
①由於從火山口下部的岩漿庫中噴出大量富揮發性物質的岩漿,使岩漿庫上部空虛,壓力急劇減低,因此,岩漿庫的頂棚失去支撐產生塌陷的喀拉喀托型破火山口;
②由於從火山體側斜面處一次流出大量熔岩,或者由於岩漿以岩脈和岩床的形式貫入,使岩漿庫中的岩漿大量減少,使上部的頂棚落下而形成的基拉韋厄型破火山口;
③由於火山體內部熔融浮石的大量噴出,火口壁同時崩壞而形成的卡特邁型破火山口;
④由於岩漿活動但未能衝出地表,如果不斷產生塌陷就形成潛火山型破火山口;
⑤由於火山體底部的岩漿庫產生環狀裂隙,造成圓筒狀地塊塌陷而形成鍋底狀陷落的格林考型破火山口。
這是1941年威廉士(Williams)提出的。1979年由他新提出的火山分類中④和⑤兩種已經廢棄。
形成模式
塌陷破火山口的形成機制有以下幾種模式:
①岩漿噴發之後,發生地殼塊體沉陷,造成周圍的環狀裂陷,形成環狀雜岩體,並伴生環狀岩牆或錐狀岩席;
②早期岩漿侵入到地殼高位後發生冷凝、下沉,促使較晚活動的花崗岩岩漿沿環狀裂隙上侵;
③在區域構造作用下,圍岩沿著剪下破裂面下陷,迫使深部岩漿沿下陷塊體兩側上升,致使岩體與圍岩間呈不規則接觸,經多次圍岩塊體下陷和岩漿上升,使岩體由外到內呈同心多邊形分布,岩體內部的接觸界線呈折線狀;
④在地殼高位中充氣岩漿藉助於熱力和占優勢的高熱蒸氣壓力所產生的巨大應力,沿圍岩中已張開的裂隙進入圍岩的通道,逐漸使通道加寬和淨化,並使圍岩角礫化,伴之發生頂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