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瓦村

堵瓦村於灑雨鎮北面,國土面積約16.9平方公里,同時和灑雨鎮接壤,縣道貫穿其西部。堵瓦村有林地面積共3200畝,其中人工林約1100畝,天然林約900畝,經果林約1200畝,經果林主要為板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堵瓦村
  • 外文名:Block tile Village
概況,資源,

概況

堵瓦村位於灑雨鎮北面,國土面積約16.9平方公里,同時和灑雨鎮接壤,縣道貫穿其西部。
堵瓦村由板燕村和堵瓦村合併而成,堵瓦村村委會有兩處,舊村委會位於板燕組,建築面積為20平方米,新村委會位於舊屋基組,建築面積為60平方米。村內共有15個村民組,居住有漢、苗、布依族3個民族,其中漢族占30%,苗族占40%,布依族占30%。共692戶,村民共3042人,其中男占57%,女占43%。

資源

堵瓦村主導產業是種植業,全村耕地面積共3000畝,其中水田1200畝,旱地1800畝,種植以水稻玉米薏仁米為主。村內種植有少量芭蕉芋
堵瓦村無大規模的養殖場,均是農戶自行養殖,以養殖豬,牛,雞為主。
村內有縣級金礦企業——戈灑金礦,規劃面積300畝,已建成150畝,位於科花組。
村內有鄉鎮級煤礦企業——科興煤廠,位於科花和納路田之間。
根據村內具體情況,依託村內現有的種植基礎與養殖基礎,科花、大坪子、板燕較適合發展養殖業,進行集中養殖;芭蕉芋種植具有一定發展前景,可擴大其種植面積,並進行初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另外,優質水稻與薏仁米種植也具有一定發展潛力,村內的荒山與山地資源也利於金銀花種植與茶葉種植的發展。
村內有較為豐富的金礦和煤礦,規劃可對其進行合理開發,帶動村內經濟發展。
現狀房屋布局分散,住房大部分是以石材為主要原料,立面形式不統一,建築景觀差。各村民組住房地域交叉情況嚴重,村內各項基礎設施嚴重缺乏。
村內共有5個祠堂,分別位於坡變、板燕、蘇嘎、對門寨、科香組。
村內有國小一所,位於馬家灣,建築面積約456平方米,有學生約400人,老師12人。
村內基本實現了組組通路,有5個村民組由於道路損壞嚴重,通行相對困難,分別是蘇嘎、對門寨、科香、板燕、煤廠。村道多為4.5米寬的砂石路,路面質量較差,未實施硬化,無路燈和道路綠化。村組間道路共約為15公里。
村內有4個村民組通自來水,大部分村民飲用水基本上是以農戶修建高位水池和公共水塘為主,且大部分都未通過水質淨化處理,高位水池有2個,位於板燕和科香組,板燕組高位水池主要用於灌溉。山塘有2個,位於蘇嘎和對門寨。
水源點有3處,分別位於板燕、四腳田、馬家灣。
村內均未鋪設排水設施,污水均自然排放,未實行污水處理,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全村實現戶戶通電,村內共有4台變壓器。其中板燕變壓器容量為30KVA,科香變壓器容量為30KVA,楊家灣變壓器容量為30KVA,戴家灣變壓器容量為30KVA。
行動電話網路已覆蓋全村。村民未使用有線電視,電視信號依靠模擬信號和衛星接收器接收。
全村無公共廁所和垃圾收集點,生活均垃圾自由堆放和由村民自行焚燒處理,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全村共有90戶村民已用上沼氣,平均容量為10立方米。

--人口總數:3042人農業人口:3032人 非農業人口:10人
--行政區面積:1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布依族 發展口號:將堵瓦村定位為灑雨鎮的中心村,傳統農業、礦業開發型村莊。兼顧執行行政職能和經濟職能,灑雨鎮的綜合服務
--所轄村:蘇嘎、納路田、科花、新寨、對門寨、四腳田、代家灣、楊家灣、舊 生產總值:1152.5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種植業,水稻玉米 名特產品:薏仁米 辦公所在地:堵瓦村馬家灣組
--自然條件:堵瓦村位於灑雨鎮北面,國土面積約16.9平方公里,同時和灑雨鎮接壤,縣道貫穿其西部資源: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