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光市泊崗鄉東嶽廟的舊址上,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此數已逾百年,樹幹挺拔,枝葉繁茂,果實纍纍,十分壯觀。當地人都稱它為“報恩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報恩樹
- 別稱:銀杏樹
- 界:植物界
- 分布區域:明光市泊崗鄉東嶽廟的舊址上
詳細介紹,銀杏之鄉,
詳細介紹
早在1898年冬天,黃淮大地上連下了三天大雪,遍地積雪茫茫。泊崗鄉東嶽廟也被大雪覆蓋。這天清晨,廟裡的住持本林大師早起打掃積雪,剛開廟門,見一漢子衣衫不整倒在雪地里。大師急忙上前查看,見此人臉色灰暗,氣息奄奄,人事不知,生命垂危。大師毫不怠慢,隨喚小徒協助,將大漢抬至禪房救治。在大師的精心治理下,大漢慢慢地恢復了神智,脫離了危險。後來,大師將大漢安排在房內,一連調養了三個多月,病情方得到痊癒。病癒後,大師贈予盤費,大漢感激萬分。原來此漢乃山東滕州人,因外出尋弟,長期奔波勞累,路費耗盡,又遇大雪,饑寒交迫,遂病倒在這廟前雪地上,幸得大師救助。大漢回家後,時刻不忘大師恩情,為了報恩,他便想到了銀杏。銀杏人稱長生果,久而食之可以長壽,這正是出家人修身養性的絕好佳品。別的俺無以為報,何不送此樹作為謝禮。於是他便採集銀杏果實,培育樹苗。經過他幾年的精心培育,最後從中挑選了十棵健壯的優質樹苗,連同白果,紅棗等禮品,裝上人力車,不遠千里,親自從山東運往泊崗。誰知途中又遭不幸,被土匪將禮品搶劫一空,後來經他再三哀求方保留下十棵樹苗運到東嶽廟中。本林大師也被這位山東大漢的報恩精神所感動,遂將他贈送的十棵樹苗中的五棵親手栽在寺廟的院中,將另五棵贈送給西距兩華里的鄰廟石隱寺栽植。此後,這十棵樹棵棵成活,茁壯成長。直到日寇侵略中國,東嶽廟和石隱寺均被日本飛機炸毀,銀杏也遭劫難,只有一棵倖免,這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那棵報恩樹。
銀杏之鄉
也許由於報恩樹的感召,當地民眾對銀杏樹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們把銀杏樹視為樹中之寶,果中之靈,大量發展。銀杏樹已遍布泊崗鄉的村村隊隊,家家戶戶。只要一踏上泊崗這個千里淮上寶島,首先進入你視野的就是成片成行的鬱鬱蔥蔥,青翠欲滴,枝頭掛滿果實的銀杏樹。由此,你將會不由自主地感嘆—泊崗鄉真不愧為“安徽銀杏第一鄉”。今人有詩讚曰:
中華美德萬古存,古剎銀杏留遺風。
善僧樂助雪中漢,義士涌報救命恩。
千里奔波贈幼樹,百年滄桑綠成蔭。
真情互動感天地,一樹迎來萬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