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水鄉

堯水鄉

堯水鄉是茶陵縣轄鄉。1949年屬三區、四區,1956年設堯水鄉,1958年為蘇紅公社,1959年改名嚴堯公社,1961年分設堯水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城21公里,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1.4萬。鄉政府駐堯水。通公路。轄堯市、玳溪、南岸、花木、泉山、愛里、雙龍、高徑、橫屋、聯心、山寺11個村委會。礦藏有鎢、錫。農業主產水稻、生豬、松、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堯水鄉
  • 地理位置:縣境中部,距縣城21公里 
  • 面積:75平方公里
  • 人口:1.4萬
下轄村,經濟發展,生態資源,概括,生態地位,植物育種作用,保護工作,鄉鎮名人,

下轄村

堯市村
橫屋村
愛里村
高徑村
山寺村
南岸村
聯心村
雙龍村
玳溪村
泉山村
花木村

經濟發展

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黨支部的當然職責,也是穩定隊伍、凝聚民心的必由之路。一是提供技術支撐。在工作組的支持下,村黨支部多次邀請縣林業局、農業局、畜牧水產局等單位的技術人員為村民講解科技知識,指導村民開展作物、果樹栽培、牲畜養殖、松脂采割等,並對大戶實行上門服務。二是黨員帶頭致富。村黨支部書記周釗生,目睹民眾軋油要走近5華里路的艱辛,他籌資近萬元購置軋油機一台,為民眾軋油提供了便利,每年加工菜籽1.5萬斤,獲利5000餘元。村秘書周小元,積極探索科學種田技術,承包了民眾棄耕田23畝,畝產實現1700斤,2003年獲純利1.25萬元。在他們的引領下,科技致富、勤勞致富的觀念在南岸村悄然形成。三是激勵保障。為了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堯水鄉採取無息貸款和以獎代補的辦法扶持貧困家庭發展種養業,對養殖大戶(雞鴨200隻以上、良種豬50頭以上、種田20畝以上、養菜牛5頭以上等)除給予3000元的無息貸款外,另外給予500元—4000元不等的獎勵。已發展種養大戶10餘戶。堯水鄉南岸村5組的陳光、吳富娥夫婦,是兩女結紮戶,因吳富娥患乳腺癌導致家庭貧困,在拿到3000元貸款後,2003年把老屋改造為豬欄,出欄43頭,獲純利6850元,一舉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四是加強管理,集體經濟壯大。在工作組的協調下,堯水鄉南岸村黨支部實行公開招標,完善了各項承包契約。2004年在退耕還林、林地間伐、松脂采割、錫礦轉包、水廠招標、市場攤位及門面出租等7個方面獲得資金4萬餘元。
堯水鄉堯水鄉

生態資源

概括

株洲市茶陵縣湖裡濕地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野生植物原生環境保護區;農業部委派中國農科院教授、中國野生稻研究協作網秘書長楊慶文奔赴茶陵,對“湖裡國家野生稻原生環境保護示範點項目”進行督促檢查……這一系列舉動充分說明了國家有關方面對茶陵湖裡濕地的高度重視。正如楊慶文教授指出的,茶陵湖裡濕地水生植物十分豐富,物種多樣性程度之高中國少見,作為中國已知的惟一保存完整的濕地,其在植物育種方面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湖裡濕地湖裡濕地

生態地位

湖裡濕地位於茶陵縣堯水鄉愛里村,其準確地理位置是:北緯26度50分,東經113度40分。其地形地貌十分獨特,四周是低矮的山巒,中部是大面積常年降積水的沼澤,四周山體海拔在250~300米,沼澤地海拔約150米,地下是眾多的岩洞。整個濕地狀似一個大葫蘆。湖裡濕地的範圍為30~40畝。
湖裡濕地的發現應屬偶然。1981年,茶陵縣政府幹部尹武作為農技人員被安排到堯水鄉蹲點,在一次下鄉作技術指導途經湖裡濕地時,發現許多外形很像稻禾、當地人稱為“野禾”的草。他採下幾株做標本,並迅速寄給湖南水稻研究所。經鑑定,這竟是珍貴的水生植物——普通野生稻。
隨著普通野生稻在湖裡濕地的發現,湖南水稻研究所、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的大批專家和學者紛紛來到湖裡濕地進行考察和研究。
此後,湖裡濕地還發現了另外一種極度重要的瀕危稀有水生植物——長喙毛莨澤瀉,而珍稀植物澤苔草、海菜花,食蟲植物黃花狸藻、茅菁菜等60多種水生植物也在這裡找到了實物活體。經過科學的分析、調查和考證,專家們得出一致結論:茶陵湖裡濕地是已知的中國惟一保存完整的濕地,水生植物至少有62種之多;植物總種類多於我國大部分湖泊、沼澤,是北半球同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濕地;該濕地是普通野生稻種群在中國分布的第二北點,也是世界分布的北緣。由此,湖裡濕地舉足輕重的生態地位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一致公認。

植物育種作用

普通野生稻作為栽培稻的祖先,具有抗病蟲性強、耐寒耐旱、耐酸耐鹽鹼、耐澇漬和耐瘠薄等特點,生命力強,適應性廣,因而極受育種專家青睞。利用野生稻作親本,可以選育出新的種質。
湖裡濕地普通野生稻的優點更加突出,它是多年生挺水植物,其株形聳立,雄蕊花葯特長,在耐冷性和短日照鈍感性方面超過了其他野生稻種群,因而更有利於育種家的利用。
利用野生稻、長喙毛莨澤瀉等水生植物多年生這一特點,可以培育出多年生的糧食作物。這意味著,人們只要插一茬秧、栽一次苗,就可以在今後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不用再插秧、栽苗,只需到收穫時節放心收穫果實;
利用食蟲植物黃花狸藻、茅菁菜等食蟲的特點,可以培育出具有食蟲特性的糧食作物,今後,糧食作物不用噴施農藥,可自行消滅害蟲,從而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健康食品。

保護工作

1989年,濕地里的山塘因過度養魚以致野生稻一度滅絕,幸好省農科院水稻所在長沙遷地保存了該物種,並於1993年由武漢大學對濕地實施了種群回歸,野生稻才得以保存下來。儘管保護費盡了周折,但這塊野生稻回歸地也只是用幾根木棒圍起來簡單地加以保護。
楊慶文教授在考察完湖裡濕地後,就鄭重地對陪同考察的省農業廳領導說,湖裡野生稻種群是邊緣種群,一定要保護好其原生環境,防止種群毀壞滅絕。在防止人為破壞的基礎上,要加強其生長情況的監控,切實保護好野生稻面積的穩定。

鄉鎮名人

劉道生1915年5月生於湖南省茶陵縣堯水鄉田心村。 1930年1月加入共青團(“劉道生回憶錄”上是1929年2月由楊勇、劉國苟介紹秘密入團),同年3月參加紅軍,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員。 1927年11月,參加井岡山工農革命軍攻打茶陵縣城。1930年9月任茶陵縣少共嚴堯區委書記兼少年游擊隊隊長。1931年任少共茶陵縣委書記。1932年6月任少共湘贛省委副秘書長兼巡視員,12月任紅8軍政治部青年部長,紅8軍軍長肖克,政治部主任王震。
劉道生劉道生
1945年10月任察哈爾軍區政委兼察哈爾省委書記。1946年10月任冀熱察區黨委書記兼軍區政委。1947年9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8縱隊政委。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戰軍13兵團政治部主任,9月任12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一級獨立、一級解放、一級紅星勳章。
1995年5月16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