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堤梁式橋
- 又名:步橋
- 多用:於水淺、洪水季節較短
- 發展 :後者逐漸發展為以毗連相間的石磴
簡介,仕水矴步,技藝,評價,參見,
簡介
堤梁式橋又名步橋,為橋樑發展史上的一種早期形式,原始社會即已出現。此類橋樑多用於水淺、洪水季節較短和交通量不大的溪澗小河,在水中培土或壘石成堤、步涉而行,為防止堵水,可在堤下留以過水洞,或築成斷續土(石)堤,後者逐漸發展為以毗連相間的石磴為主要形式的矴步橋,現狀在一些偏僻山區仍然使用。
仕水矴步
技藝
全長144米,共233齒,每齒分高低兩級,高的採用白色花崗岩,低的採用青石,每齒相距0.6米,可同時行走兩個成年人,寓意石取其堅,計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矴步上下遊河床架有木質框架,框架內砌有卵石,這種方法同時保護了河床和矴步。
評價
2003年7月29日,著名導演謝晉到泰順考察廊橋和矴步,為電影《鄉村女教師》尋鏡。謝晉對矴步尤為感興趣,他說:“遠遠望去,每條碇步就猶如一排排鋼琴鍵,他還打算用“碇步”在國際上通用的名稱“琴橋”為電影命名。”《鄉村女教師》後更名《琴橋悠悠》。(後因資金問題,該電影並沒有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