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壩隱患探測

利用機具儀表尋找堤壩內部的滲流通道、裂縫、獸洞、蟻穴等,以了解其性質、範圍,作為處理措施的依據。在長期複雜的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和各種內外力的作用下,堤壩狀態隨時都在變化,同時由於人為因素和動物破壞等原因,都有可能出現隱患,影響安全運行。探測的目的,在於及早發現隱患,儘快採取處理措施,以消除隱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堤壩隱患探測
  • 釋義:用機具儀表尋找堤壩內的滲流通道
  • 目的:及早發現隱患,儘快採取處理措施
  • 起源:北宋時期
正文,

正文

沿革  在土質堤壩隱患探測方面,中國早在北宋時期已有記載。明代潘季馴所著《河防一覽》中曾記載:"驗堤之法,用鐵筒探之。"(見錐探)當錐探成孔後,以灌水視滲漏情況,判斷是否存在隱患,後來一直沿用。到了清代,改灌水為憑錐進土層速度快慢與感覺,判斷有無隱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黃河、淮河、長江等堤防上沿用了這一方法,還推廣套用到中小水庫的土壩上,並在實踐中加以改進提高,把人工錐探改為機械錐探,減輕了人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功效。1975年中國遼南地震後,遼寧省試製了YB-1型堤壩暗裂縫探測儀。後來為了解堤壩基礎滲流穩定情況,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採用了同位素探測隱患的方法。80年代初,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所採用物探中的電法探測,在土壩中探測隱患,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在混凝土壩隱患探測方面,從50年代末開始研究使用儀器探測,到80年代初,不僅在探測方法上套用日益廣泛,而且在儀器方面也得到了改進。世界其他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蘇聯、日本等國家40年代已開始研製堤壩錐探儀器如探傷儀等,逐步得到了廣泛套用。
土壩(堤)隱患探測  分破損探測和無破損探測兩種方法。破損探測對堤壩本身有一定的損壞;無破損探測對堤壩本身沒有損壞。土壩(堤)常用的破損探測方法有三種。①探坑、探槽、探井法:即根據需要,由人工開挖成坑、槽、井,直觀地了解隱患情況;②錐探法:由人工或機械打錐,探查堤(壩)身有無隱患;③同位素法:利用鑽孔投入放射性示蹤劑,進行監測,以判斷隱患的性質和範圍。無破損探測,主要採用電法探測。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根據岩土電學性質的差異,在壩面或水面,布設電極,利用電探儀表測量人工電場或天然電場的強度,分析其特性及變化規律,以了解隱患的性質和範圍。
混凝土壩隱患探測  破損探測方法是利用鑽機打孔,採取岩心,以判斷有無隱患,但一般多採用無破損探測,其方法如下。①超音波法:利用儀表通過壩面或內部產生超音波的差異,判斷隱患的情況;②輻射法:利用射線照射或穿透混凝土壩時,由於混凝土內部結構和成分的差異,對射線產生不同影響,以判斷隱患的情況;③電磁法:利用混凝土和鋼筋結構及材料的性能差別、具有不同的電磁性特點,據以了解混凝土壩存在的隱患情況;④共振法:利用不同結構的物質產生出不同的振動頻率,以推求壩的隱患情況。有時將以上幾種方法分別組合在一起,測定混凝土壩隱患,通過不同指標綜合評定,以便更全面地推斷隱患的性質、範圍和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