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垸,讀音是dī huán。意思是堤堰;圩垸。
基本介紹
- 拼音:dī huán
- 釋義:堤堰;圩垸
堤垸,讀音是dī huán。意思是堤堰;圩垸。
堤垸,讀音是dī huán。意思是堤堰;圩垸。解釋堤堰;圩垸。出處 清 魏源 《湖廣水利論》:“下游之湖面江面日狹一日,而上游之沙漲日甚一日,夏漲安得不怒,堤垸安得不破。”...
讀作垸(yuàn或huán),讀作垸(yuàn)時指中國湖南、湖北兩省在湖泊地帶擋水的堤圩,亦指堤所圍住的地區:垸子。堤垸。垸田。讀作垸(huán)指用漆和灰塗抹器物。 古同“鍰”,古代重量和貨幣單位。基本字義 ● 垸yuànㄩㄢˋ◎ 中國湖南、湖北兩省在湖泊地帶擋水的堤圩,亦指堤所圍住的地區:~子。
《議修沔陽堤垸覽童司成士疇河防志示官吏》是詩人顧璘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漢沔古沃壤,凋殘慨今茲。禹書竟誰修,洚水仍堯時。鱗鱗煙火居,化為魚鱉池。惰吏諉天運,素餐寂無施。我行踐淤澤,流亡痛仳儷。興言乘橇績,永嘆涕淚滋。載考太史編,河防炯然垂。偉哉維揚守,長疏列安危。屯膏罔終惠,...
官洲垸 官洲垸,以歷史事件而命名。傳說有個姓蔣的做了八台府官,曾乘官船在洲子上住過,人們稱官洲。後挽成堤垸,故稱官洲垸。地名含義 “官”指官府。“洲”指柴洲,“垸”指在沿江河湖泊地帶圍繞房屋,田地等修建的擋水建築物。歷史沿革 1932逐漸形成,2006年因無人居住,現已消失。
連豐垸 連豐垸,201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境內地勢低,易受水淹,後來修了堤垸,連續幾年獲得豐收,故名連豐垸,故名。文化革命中改為年豐大隊,因與實地名稱不符,現恢復原名。歷史沿革 1954年稱為連豐垸。
蕭家垸 蕭家垸是湖北省地名,以原居民姓氏和堤垸綜合命名。地名含義 蕭家:蕭姓人家;垸:在沿江、沿湖一帶修建的似堤壩的防水建築物。歷史沿革 該居民點形成於民國初年;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長河分場第三隊;1981年大隊更名,屬瓦渣堡大隊;1996年因交通不便居民搬遷,此地名廢止。
清朝雍正年間,將“窩湖、樹湖”兩障合併,建成今日堤垸雛形,將牧改為木,正式定名為木塘垸。解放後,建“桃源縣木塘垸堤修防委員會”,以培修清理為主。20世紀50年代以後,整理垸內排灌系統,平整土地搞田園化。因垸內有三條支港匯集,曾一度將木塘垸改為三汊港。70年代末,先後將沙洲巴垸、塗家洲巴垸併入...
安造垸 安造垸位於安鄉縣境內,是洞庭湖區11個重點堤垸之一 總保護面積2.05萬hm2,其中耕地1.03萬hm2,人口18.72萬人 安鄉縣安造垸是湖南省洞庭湖區防洪確保垸之一,在1998年長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中潰決。
巴垸子 巴垸子,1958年時為阻擋鵝支河水危害農田,在河岸修建民垸,因靠近河堤,故名。地名含義 “巴”指靠近,“垸子”指堤垸。歷史沿革 1958年修建堤垸,屬永豐大隊,1960年逐漸形成居民點,1984年屬永豐村,2002年因為居住戶數少而逐漸改為農田。
1949年以來,防汛工作更為國家重視,提出長江中下游平原區防汛任務與要求:在任何情況下,必須首先保障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並確保荊江大堤、武漢市堤的安全,在1954年洪水情況下,還要保證重要乾堤、重點堤垸、重大城市及交通幹線的安全等。在組織上統一機構、統一指揮;在技術上對工程搶護措施與非工程措施,都得到相應...
第一節 堤垸現狀 第二節 堤垸變遷 第二章 地形、地貌與地質 第一節 樂福片 第二節 民主片 第三節 德興片 第四節 河流演變情況 第五節 湖泊演變 第六節 地質結構 第三章 水文與氣象 第一節 水位與流量 第二節 雨量與氣象 第二篇 水利要事記略 第四章 水利要事記略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前 ...
沅江縣現有堤垸位置示意圖 洞庭湖區水系與沅江縣的關係 南大墾區堵浸間堤沙眼示意圖 序言 編寫說明 修志機構 勘誤表 目錄 沅江縣建國後水利工作要事記略 第一篇 自然地理簡述 第一章 疆域現狀 第二章 崗地、河、湖 第一節 崗地 第二節 河流 第三節 湖泊 第三章 水文氣象 第一節 水位與流量 第二節 ...
本垸地老天荒,原為丘陵平原湖漢相雜之區,居民隨水種植,盛產稻穀,由於長江和湘、資、沅、澧四水挾帶泥沙注入洞庭湖,湖底淤積,水位日高,居民乃修建堤垸,保護莊稼,以防水患。據清嘉慶年間修的《沅江縣誌》和《湖南通志》記載:大明萬曆元年(1573年),蔣保地區用皇銀官修了樂成垸,將長樂垸合併而成(即今...
安鄉硪歌是在修築堤垸打硪夯實泥土時演唱的一種地方民歌,來源於勞動工具石硪而得名,流傳於湖南省安鄉縣境內。安鄉硪歌歷史悠久,曲調優美,歌詞豐富,節奏感強,地域鮮明,是當地勞動人民在勞動時即興創作出來的,因當地文化底蘊深厚,所以創作出來的歌詞具有很高的藝術性。2007年安鄉硪歌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示為湖南省...
華容縣1882年堤垸位置圖 華容縣1949年堤垸位置圖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水系與水資源 第一節水系 第二節水資源 第二章堤垸 第一節護城大垸 第二節禹磐大垸 第三節永固垸 第四節集成大垸 第五節安合垸 第六節人民大垸 第七節新太垸 第八節新華垸 第九節民生大垸 第十節集成垸 第十一節新生大垸 第...
【湘陰城關鎮窯】晉至唐代瓷窯,窯址在湘陰縣城關鎮堤垸一帶。也稱“湘陰窯”。燒青釉、黃釉、醬釉瓷。器物有壇、罐、碗、盤、杯、洗、碟、瓶、缽、硯、唾壺、三足爐、紡輪、水注、盒等j胎色灰白,釉有青、黃、醬色。部分釉色因窯變而呈藍色、紫色:青釉瑩清閃光,透明或半透明,多開片。裝飾有印紋、粉...
濱湖堤垸如鱗,彌望無際,已有與水爭地之勢。乾隆年開始到嘉慶年間,湖南的一些有識之士包括地方官開始呼籲限制圍湖造田,並要求刨毀有礙行洪的私垸。二是清末光緒年,在荊江來沙成倍增長、洲灘迅速擴展的情況下,再次出現築堤建垸的高潮,挽垸呈惡性膨脹,至清末洞庭湖總計有堤垸1094座。民國時期,圍墾沒有受到...
“陂”,與隋唐以後在湖區所築的“堰”、“障”之類,均為古代對圍湖堤垸工程的稱呼。洞庭稱“陂”,表明當時湖區已經開始全面的築堤圍墾。湖區其它地方的圍墾情況因缺乏詳細記載,只能根據沿湖置縣的歷史加以推斷。到南朝蕭梁時,湖區除南縣外的所有縣級政區均已設定。置縣的過程是由湖區邊緣逐漸向腹地推進的,反映...
第一節 堤垸的管理機構 第二節 堤垸的水利管理 第三節 防汛搶險和洪道管理 附錄 洞庭湖區堤垸基本情況表(一)洞庭湖區堤垸基本情況表(二)洞庭湖區萬畝以上防洪圈基本情況簡表 山丘地區水利 編輯說明 目錄 第一章山丘區的旱洪災害 第一節旱災 第二節洪災 第三節旱洪交乘與乾濕變遷 第二章農田水利 第一節 ...
(一)堤垸管理機構應當根據大堤、間堤和漬堤的長短、安全程度等具體情況,劃定養護堤段,確定專人管理。(二)禁止在大堤、間堤和漬堤上植樹、種作物、鏟草皮,或者在堤防管理範圍內建房(防汛哨所和器材庫除外)、燒窯、挖凼漚肥、堆放物資,或者在堤防保護範圍內打井、爆破、埋墳...
第一節 堤垸現狀 第二節 堤垸形成 第三節 地形、地貌 第四節 地質結構 第三章 自然與災害 第一節 氣象與雨量 第二節 生物 第三節 災害 第三篇 基層建置 第一章 原始人類社會遺蹟 第一節 舊石器時期人類活動遺蹟 第二節 新石器時期洞庭湖人類遺蹟 第二章 夏、商、西周奴隸社會遺蹟 第一節 夏王朝時洞庭...
第四章 堤垸 第一節 萬畝以上堤垸史略 第二節 萬畝以下五百畝以上堤垸 第三節 防洪建設 第四節 垸內建設 第五節 涵閘 第五章 小水電建設 第六章 水土保持 第一節 水土流失 第二節 水土保持 一 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 二 沼氣 第七章 水利科學技術 第一節 工程建設 一 土壩劈裂灌漿 二 挖泥船填塘培堤...
10月,黃蓋湖區圍墾,長安河中下游的聶市、源潭等地圍湖造堤垸10餘個,造田2萬餘畝。1959年 長安河流域的荊竹山林場墾荒失火,燒毀山林8000畝,毀竹木15.5萬株。1960年 大旱,長安河流域農田嚴重受災,開始出現饑荒。1961年 旱災。4—8月總雨量僅758毫米,比常年少兩成,流域10多萬畝水稻減收。1962年 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