堠堌冢,位於東昌府區斗虎鎮堠堌村西300米,占地約3000平方米,為東漢清河王劉慶之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即將被批准為省級文保單位,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堠堌冢
- 地理位置:東昌府區斗虎鎮堠堌村
- 又名:青龍山
- 占地:約3000平方米
簡介,名字由來,專家考證,入選非遺,保護性開發,地圖信息,
簡介
堠堌冢,又名青龍山,位於東昌府區斗虎屯鎮堠堌村西300米,占地約 3000平方米,為東漢清河王劉慶之墓。從其地現存文物陶片、瓦片可以看出,從漢至今,土地都屬文化遺存豐富的地區。 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即將被批准為省級文保單位,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東昌府區斗虎屯鎮人民政府打算以堠堌冢遺址為依託,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文物價值,建設一處占地百餘畝的文化旅遊勝地——青龍山文化公園。該項目地處東昌府區、冠縣、臨清三縣市區交界處,東鄰聊臨公路,西臨武訓故地和馬頰河度假村,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距東昌府區、臨清市、冠縣等三城市均較近,建成後既可對堠堌冢進行有效的保護,又可成為水滸旅遊線路、運河旅遊線路、金瓶梅旅遊線路和水城旅遊線路等四大旅遊體系的重要補充,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
名字由來
《現代漢語大詞典》對“堠”的解釋是:“古代瞭望敵方情況的土堡”,“堌”指“堤(多用於地名)”,“冢”則是墳墓的意思。“堠堌冢”一名因何而來?在當地老人們的口中,答案有多個版本。其中一說為,春秋戰國時期,現在的堠堌一帶被封為堠堌國。堠堌國的君王看上了現在的堠堌冢這塊風水寶地,就借在此修築瞭望台的機會,在台下同時為自己和家人建了一座陵墓,“堠堌冢”因此而得名。另一說稱,堠堌冢乃春秋戰國時期一個侯王女兒的墓,當時稱為“侯姑冢”,後來時間一長,訛傳為“堠堌冢”。
專家考證
為東漢清河王劉慶之墓
關於堠堌冢,《東昌府志》是這樣記載的:“堠堌冢在城北五十里,
大邱崛岉,土花斑斕,相傳為古冢。”
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長孫淮生介紹說,堠堌冢的封土為夯築,裡面摻雜有不少漢代的陶片。“從形制上可以初步確認,堠堌冢是漢代的一座墓葬。而根據漢代的墓葬制度,像這樣的規模應當是王級的墓葬。”那么,墓主人又是誰呢?
“墓主人應該是東漢清河王劉慶。”孫淮生說,劉慶於建初四年(公元79年)被立為皇太子,三年後被廢,改封清河王。其於公元107年在清河國就任清河王,當年病死於清河,享年29歲。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兩漢時期,堠堌冢所在的位置即屬清河國,其所轄區域基本上是以現在的臨清為中心、約方圓一百里的範圍,國都位於臨清城東北約10多里處。根據史料推測,劉慶墓應該就在清河國範圍內,因身份特殊,其墓葬的規格也相對較高,封土較大。而從目前的考古調查來看,清河國範圍內最大的漢代墓葬就是堠堌冢,因此,基本可以推測堠堌冢就是劉慶墓。“
入選非遺
傳奇故事說歷史
堠堌冢附近村莊的老人們告訴記者,現在的堠堌冢以前的名稱是“虛糧冢”,這裡面確實藏著一段傳奇故事。
據說,歷史上的春秋時期,諸侯混戰。晉、齊是當時的兩個大國,當時的聊城一帶處於兩國交界處。晉國仗國勢強盛,想打敗齊國,稱霸諸侯。於是晉發兵偷襲齊國,並包圍了齊國的西部城池。晉國的兵將猛打猛攻,齊國的軍民團結一致,英勇抗敵。兩國相持多日,不分勝負,雙方傷亡都比較大,轉入相持階段。
當時齊國城內,糧草殆盡,補給困難。於是,晉國轉變策略,想利用困城計不戰而勝。就在齊國城外安營紮寨,坐等時機。
齊國的一個謀士識破了敵軍的陰謀,將計就計,號召城內所有軍民,連夜突擊,送磚運土,並派出部分士兵裝成運糧隊伍,麻痹晉軍。軍民團結一心,很快就堆起了一個大土堆。他們在上面放上一層糧食,把大土堆全部封蓋起來,第二天掛出了“米糧堆”三個大紅字的牌子,在四周還寫上了“防火防盜”四個大字,非常顯眼;並馬上修書一封,寫下了十年戰表,讓使者給晉軍送去。
晉國將軍心裡納悶,於是派探子前去偵察,他們向齊國一望,倒吸了一口涼氣:“原來如此!齊國有這么一大堆糧食,即使十年一粒不收,也沒有問題呀!”他們想到這裡,無心戀戰,立即撤兵。
晉國撤兵後,齊國軍民安居樂業。後來,齊國的這位謀士英年早逝。為了讓人們記住這位謀士的智慧,齊國的君王下令把謀士的英靈葬在虛糧堆上,同時也把這虛糧堆正式命名為“虛糧冢”。
保護性開發
據堠堌冢附近的老人介紹,早年的堠堌冢比現在要高大得多,用老輩人的話形容就是“山頭頂著藍天,山腳站在四邊,東邊臨海(指東邊堠堌城護城河的大海子坑,在堠堌村西南,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被填平),西邊靠山(指西邊的山莊村、山趙村和大山樹莊,山莊、山趙兩村現仍存,大山樹莊已改名為大桑樹莊)、南邊接水(指後哨村護城河和吳家海子坑,現均被填平)、北至荒林邊(指劉家、張家的松樹林墳地)”。此話雖有些誇張,但今人仍可據此想像得出當年堠堌冢有多么巍然壯觀。
附近村民說,不僅如此,以前堠堌冢上還長著很多粗大的松樹和楊樹。解放前,當地的土豪劣紳大肆刨樹挖草,用來蓋房燒火,原來生機盎然的綠丘變成了光禿禿的土疙瘩,土壤流失嚴重。後來,當地農民燒磚、蓋房、造田,都從堠堌冢大量取土。近些年,農民的文物保護意識逐漸增強,現在已有人在堠堌冢上植樹種草,加以保護。
如今,堠堌冢已不僅僅是一處文物遺址,它還是當地百姓的精神象徵,寄託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近幾年,每逢農閒時、節假日,周圍百姓常去踏青遊玩、祈豐年、禱平安。春節前後的一個多月里,平均每天的遊人可達一兩千。”斗虎屯鎮文化站站長梁紹海說。
據了解,斗虎屯鎮政府打算以堠堌冢遺址為依託,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文物價值,通過招商的方式建設一處占地百餘畝的文化旅遊勝地——青龍山文化公園,建成後既可對堠堌冢進行有效的保護,又可促進旅遊業發展。當地百姓也熱切期盼此項規劃能早日實施,甚至有部分民眾表示,願意自掏腰包為政府保護性開發堠堌冢盡綿薄之力。
地圖信息
地址:聊城市東昌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