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謂菩薩住是三昧,則能令諸三昧清淨堅牢,不為一切垢法之所染壞,是名堅淨諸三昧。
六波羅蜜是摩訶衍體,但後廣分別其義。如十八空、四十二字等,是般若波羅蜜義;百八三昧等,是禪波羅蜜義;以是故初說六波羅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堅淨諸三昧
- 所屬領域:佛教
百八三昧
﹝經﹞「複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所謂名首楞嚴三昧(一),寶印三昧(二),師子遊戲三昧(三),妙月三昧(四),月幢相三昧(五);出諸法三昧(六),觀頂三昧(七),畢法性三昧(八),畢幢相三昧(九),金剛三昧(十)。入法印三昧(十一),三昧王安立三昧(十二),放光三昧(十三),力進三昧(十四),高出三昧(十五);必入辯才三昧(十六),釋名字三昧(十七),觀方三昧(十八),陀羅尼印三昧(十九),無誑三昧(二十)。攝諸法海三昧(二十一),遍覆虛空三昧(二十二),金剛輪三昧(二十三),寶斷三昧(二十四),能照三昧(二十五);不求三昧(二十六),無住三昧(二十七),無心三昧(二十八),淨燈三昧(二十九),無邊明三昧(三十)。能作明三昧(三十一),普照明三昧(三十二),堅淨諸三昧三昧(三十三),無垢明三昧(三十四),歡喜三昧(三十五);電光三昧(三十六),無盡三昧(三十七),威德三昧(三十八),離盡三昧(三十九),不動三昧(四十)。不退三昧(四十一),日燈三昧(四十二),月淨三昧(四十三),淨明三昧(四十四),能作明三昧(四十五);作行三昧(四十六),知相三昧(四十七),如金剛三昧(四十八),心住三昧(四十九),普明三昧(五十)。安立三昧(五十一),寶聚三昧(五十二),妙法印三昧(五十三),法等三昧(五十四),斷喜三昧(五十五);到法頂三昧(五十六),能散三昧(五十七),分別諸法句三昧(五十八),字等相三昧(五十九),離字三昧(六十)。斷緣三昧(六十一),不壞三昧(六十二),無種相三昧(六十三),無處行三昧(六十四),離曚昧三昧(六十五);無去三昧(六十六),不變異三昧(六十七),度緣三昧(六十八),集諸功德三昧(六十九),住無心三昧(七十)。淨妙華三昧(七十一),覺意三昧(七十二),無量辯三昧(七十三),無等等三昧(七十四),度諸法三昧(七十五);分別諸法三昧(七十六),散疑三昧(七十七),無住處三昧(七十八),一莊嚴三昧(七十九),生行三昧(八十)。一行三昧(八十一),不一行三昧(八十二),妙行三昧(八十三),達一切有底散三昧(八十四),入名語三昧(八十五);離音聲字語三昧(八十六),然炬三昧(八十七),淨相三昧(八十八),破相三昧(八十九),一切種妙足三昧(九十)。不喜苦樂三昧(九十一),無盡相三昧(九十二),多陀羅尼三昧(九十三),攝諸邪正相三昧(九十四),滅憎愛三昧(九十五);逆順三昧(九十六),淨光三昧(九十七),堅固三昧(九十八),滿月淨光三昧(九十九),大莊嚴三昧(一百)。能照一切世三昧(百一),三昧等三昧(百二),攝一切有諍無諍三昧(百三),不樂一切住處三昧(百四);如住定三昧(百五),壞身衰三昧(百六),壞語如虛空三昧(百七),離著虛空不染三昧(百八)。(舊刻百八三昧無小注,今版例後諸波羅蜜品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