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燈

堂燈

堂燈是四川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於燈戲。相傳始於唐代,有人稱“唐燈”。這種燈戲常在人家戶的堂屋裡演出,又稱“堂燈”,俗稱“施公戲”。明、清時期已在四川省洪雅縣各地流行。明嘉靖《洪雅縣誌》載:“元夕張燈放花結彩棚聚歌兒演戲劇”。清嘉慶《洪雅縣誌》載:“二月初三祀文昌遂有娛神演劇者”。當時的戲劇,大多是民間流行的燈戲,即“堂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堂燈
  • 分類:戲曲
  • 地區:四川
來歷,特點,

來歷

相傳唐朝太宗皇帝厭倦了宮娥彩女的歌舞表演,日漸苦悶。皇后見狀,便召集妃子們商議辦法。劉妃說:“我來自鄉間,我們鄉間有很多種燈戲,逗人喜愛,不如召幾個藝人進宮表演,看能否博得皇上歡心。”於是皇后就給皇上請奏,皇上準奏後,召燈戲進宮表演。皇上看後,龍顏大悅,遂把燈戲命名為唐燈。後來唐燈盛行,農戶堂屋裡都演,所以唐燈亦稱堂燈。
堂燈戲屬川劇分支抑或川劇前身,是川劇和燈戲的“混血兒”,有獨特的曲牌,演唱時配以純粹的川劇鑼鼓、嗩吶、二胡、笛子以及磬、鈸等,其唱詞通俗易懂,多為農民生活中的口頭語,輕鬆詼諧,表演滑稽,常令人捧腹大笑。堂燈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還較風光,有六七十個劇目。後來由於政治浪潮,堂燈戲被視為“毒草”禁演,堂燈藝人被打成“牛鬼蛇神”,堂燈資料、服裝道具也被付之一炬,所以今天,收集整理出的堂燈已不多見。

特點

洪雅堂燈戲小型、輕便、靈活,富於生活氣息,鄉土味很濃,語言通俗易懂。民國時期,堂燈在民間流行較廣,盛行的有柳江、高廟、花溪、天宮、新民(東嶽)、將軍、三寶、桃源一帶。他們經常演出的節目有《豆狗絞索》、《張爛子送親》、《鯉魚哥哥討親》、《三兒子送嫂》、《打渡》等。解放後,堂燈仍在民間流傳。1956年,將軍鄉火花俱樂部參加縣上的文藝調演,演出堂燈《三兒子點瓜》、《三難新郎》等節目。由於堂燈較古老,其內容和表演不適應新形勢要求,逐步被新的文藝形式所代替,因此,堂燈的演出活動越來越少。至1985年,全縣只有花溪鎮的王岩、萬湖兩村有堂燈演出活動,他們常與夾江縣麻柳鄉的堂燈隊聯合演出。
堂燈的主調是“胖筒筒”(又稱正調),還有小調,在唱法上男七字一氣唱完,女七字兩段唱完。曲牌有幾十種。表演時像戲劇一樣,根據內容裝扮角色,使用的打擊樂器與川戲的打擊樂器大體相同,還有胡琴、笛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