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人格

《基督徒的人格》是趙紫宸所著作品,出自於《趙紫宸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基督徒的人格
  • 作者:趙紫宸
  • 作品出處:趙紫宸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世上沒有一方面的事,也沒有一方面觀察而得的事的理解,所以求知識的人,最宜注意看法。有的人“熟視不睹泰山之形,靜聽不聞鐘鼓之聲”,因為他們是官體上的聾盲;不然,他們必是心靈上的聾盲,其故由於不注意於觀察了。有個朋友攝了一片風景的照,給我看,我頗愛其美好,但是朋友說這風景是我常游之地,我恍然想起來,實在不差。為的是我從前沒有從照相的那方面看,所以沒有覺得這照上的古塔、疏林、荒叢、村屋,有這樣的結構。還有一個良友是畫家,我見他一幅新繪的農家生活圖,但覺其美,不知其所從來。有一天他和我散步,在葑門城上行走,約半英里,看城下青黃相間,菜藻相映,田旁清溪,楊樹倒映其間,真是美景。他說:“這景你在何處見過?”我想了一想,笑道:“那幅‘農家生活圖’就是此地摹仿下來的。”從前所未見,如今見了,因為如今我方有畫家方面的觀察。
人對基督徒的看法也是一般。平素習見的,因未注意,故常忽略過去。若改觀察的方向,而又注意於看法,恐怕平常的事,可以呈露新穎的現象。基督徒都要穿衣住屋,飲食男女;但是穿衣住屋,飲食男女的,不儘是基督徒。基督徒都要成家立業,酬酢往還,入各界的範圍,為社會的分子,負國家的責任,有世界的關係;但是成家立業,酬酢往還,入各界的範圍,為社會的分子,負國家的責任,有世界的關係的人們,不全是基督徒。基督徒都要受洗禮,赴聖餐,輸教捐,做禮拜,唱詩,祈禱,傳道,稱揚耶穌但是受洗禮,赴聖餐,輸教捐,做禮拜,唱詩,傳道稱揚耶穌的人,不都是基督徒。(參見《馬太福音》7章末段,《哥林多前書》13章)若拖住一個有五官四肢的人,就叫他基督徒,豈不瘋了么?若把教籍中掛名的人隨意提出,說這些都是基督徒,而不把事實品性來證實這個指示,那么這不就是妄談么?教里的男女,固當都做基督徒,不過事實上尚沒有如此;吾們即不能不問:基督徒人格的內包如何?
我所交接的基督徒,雖不甚多,亦復不少了。我總覺得真基督徒很少,鳳毛麟角,不可多見。探索其因,不外乎環境遺傳的壓迫,與夫基督經驗的缺乏兩件事,使我們的許多教友,不能達到高尚的人格,使我們的許多傳道人,不能闡揚耶穌的真精神。環境遺傳,都可改移,但費年期,非一朝一夕可以奏效。至於基督經驗,卻可嘗試專求而得;而且環境遺傳愈惡劣,則基督經驗的勢力在人生上愈能彰顯。然則什麼是基督經驗呢?凡和耶穌有感通的人,把他的人格全體,具於自我中間,而在應事接物與人涉世上,發泄真善美的品格的,這都是基督經驗的表示。不過顯象實在,須有分別;實在最要,無實在即無顯象。法利賽人的假善不是顯象,乃是幻象。實在是什麼呢?即是基督住於心中間。基督住於心中間,即是具有基督的人格;具有基督的人格,即是基督徒人格的內包。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趙紫宸(1888—1979),舉世公認的中國基督教神學家和教育家,中國基督教本色化神學奠基人,基督教詩人。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碩士,東吳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神學博士。任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吳大學校務長、燕京大學宗教學院教授及院長,世界基督教協進會六位主席之一。他深受西方基督教自由神學的薰陶,終生努力嘗試將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神學精華進行融合。他的著述是研究中國基督教神學、中國基督教史的必讀書目。編者簡介趙曉陽,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基督宗教史、近代社會史、中西交流史。出版專著《基督教青年會在中國:本土和現代的探索》,譯著《革命之火的洗禮:美國社會福音和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北京的行會》、《尋找老北京》,編譯《北京研究外文文獻題錄》,發表論文6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