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爾里安攝影術

基爾里安攝影術

基爾里安攝影術,英文名Kirlian photography,又叫克里安攝影術、體光攝影術。由前蘇聯工程師謝苗·達維多維奇·基爾里安(Semyon Davidovich Kirlian)1937年無意中發現。克里安攝影術是基於電暈放電現象的攝影技術,在高壓電下,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都會在感光乳膠上感光,產生輝光環繞的現象。神秘學上常用這種攝影術來佐證靈魂不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爾里安攝影術
  • 外文名:Kirlian photography
  • 別名:克里安攝影術、體光攝影術
  • 發明時間:1937年
一次偶然思考,改進攝影電氣,研究熱潮,解釋,電暈輝光,研究裝置,影響照片形狀色彩,變化原因,遺留問題,

一次偶然思考

謝苗·達維多維奇·基爾里安是蘇聯亞美尼亞一位聰明好學的電氣技師,他在1937年發現了所謂“基爾里安靈氣”。在修理一台電療器械時,他的一隻手和器械上的一隻覆蓋著玻璃的電極之間發生了火花放電。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想探究一下,看一看發生在手掌周圍的火花是否會在照相底片上記錄下來。基爾里安的首次試驗灼傷了自己,但也真的給自己的一隻手拍出了輝光環繞的照片。

改進攝影電氣

他和妻子瓦蓮娣娜一起繼續研究這一效應。他們改進了攝影方法和電氣技術,並給各種生命體和非生命體進行拍照。這對夫婦的研究結論是:該攝影術對人的疾病和動植物病害的早期診斷都是有價值的。他們通過講學和發表文章,使這一工作在五十年代末引起了蘇聯學術界的注意。研究人員開始來基爾里安夫婦的實驗室參觀。各行業的科學家也在科學刊物上發表了對基爾里安效應的研究文章。1963年,美國空軍將基爾里安夫婦的一篇綜述有關技術與裝置的論文譯成英文資料,但未能引起多大注意。

研究熱潮

1970年,兩名記者——席拉·奧斯特朗德和林恩·施瑞德——的暢銷著作《鐵幕後的靈學發現》出版。基爾里安夫婦的工作也作為攝錄“人體能場”或稱“靈氣”的一項技術被該著作報導。而這種“靈氣”,據認為對拍攝對象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十分敏感。由於這種觀點所引起的爭論,也由於基爾里安照片的複雜圖像和多變色彩,這一攝影術很快便被娛樂部門和新聞界捧為熱門貨。雜誌上刊印出各種色彩鮮明的基爾里安照片,據說它們各自表現出愛、憎、犯毒癮、患病和通靈癒合過程等狀態。但這時,美國人對基爾里安效應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七十年代初,一位名叫戴瑪·毛斯的心靈心理學教師對她的一名學生肯達耳·詹森所搞的基爾里安攝影術萌生了興趣。由於對蘇聯人所採用的電路所知甚少,他們採取了邊試邊改的方法進行實驗,終於掌握了正確的攝影方法和電氣技術。接下來,他們便給樹葉、硬幣、手指尖,甚至動物整體拍出了照片。在這些被攝物體周圍,都環繞著極為美麗而形狀複雜的蘭白色光簇。隨後他們又進行了大量實驗,並發表了文章,提出基爾里安效應是特異性研究方面的一項重大突破。這一攝影術被認為不僅能夠揭示出人的“靈氣”(或稱“能量形體”),而且,“靈氣”的形狀和色彩還能揭示出試驗對象的內在狀態,比如,是否在沉思,是否吸用了毒品,是否情緒激動。有關人員還進一步認為,利用基爾里安攝影術,能比常規醫學技術更早更好地診斷癌症。基爾里安圖像還能反映出通靈癒合治療術中施術者和患者之間的能量傳遞,即施術者的“靈氣”在施術過程中減弱,而患者的則增強。至於所謂“殘葉全現”效應,即給去掉一小塊的葉片拍攝基爾里安照片時,有時會得到完整的葉片圖像,也被視為一切生命體中存在著“能量形體”的證據。克里普納等從事特異功能研究的人士對毛斯和詹森的這些工作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解釋

今天,差不多人人都見過基爾里安照片,也都聽到過對基爾里安效應的若干種解釋。花上五十美元——也許還用不了這么多——就能郵購到基爾里安攝影設備,還有許多人試著自己進行研究。人們似乎普遍認為,基爾里安效應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種攝影術揭示和記錄了人類所具有的一種精神能量。有關這一令人驚異的悅目效應,其具體情況又究竟如何呢?
從特異性角度看待這一效應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認為它表征出生命組織的“魂體”,另一種認為它揭示出精神狀態及其活動過程。把這兩種看法區分開來是相當重要的。
毛斯和詹森斷言,在基爾里安照片上表現出來的是生命組織的“魂體”,即某種神秘的新能量。他們說“基爾里安效應……為我們親眼看到不可見的能量和力場提供了可能性。這種能量,這種力場,可能是充滿一切物質的——這也包括生命體在內。”一切有生命的物體,不僅具有物質形體,也具有由生物等離子構成的‘能量形體’。”“在我們看來,這種輻射場攝影術(即基爾里安攝影術)明白無誤地揭示出了一種極為複雜的,或許迄今仍未被人類知曉的現象,這種現象或許和伊紐辛提出的生物電漿有關。”
“魂體”,或稱“能量形體”、“能媒體”,近來又得名“生物電漿”,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奇特概念。它被構想成沒有物質結構的東西,或許就是一種新形式的能量。它滲透於一切生命組織的物質形體之中,並與之共同存在。魂體一旦彌散到物質形體之外,就表現為“靈氣”,並顯現出各種色彩來。通靈術士們經常聲言自己能看到這種“靈氣”。
然而,所有研究特異現象的人都知道,基爾里安效應和一種常見的、叫做電暈輝光的物理效應相似,而且不只是表面上的相似。所謂電暈輝光,是指強電場中物體周圍的空氣里出現的放電現象(下面將進行具體討論)。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基爾里安照片拍下的是“能量形體”,而不是這種不足為奇的電暈輝光。他們的根據大致如下:第一,基爾里安圖像看上去正是靈氣即能量形體應該具有的樣子。第二,人們現在已掌握的有關電暈輝光的知識還“不夠充分”,無法肯定基爾里安效應就是其中的一種。基爾里安圖像似乎更為變化萬端。也更為複雜。第三,毛斯和詹森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基爾里安靈氣和皮膚的電阻和溫度,以及血壓的實測值並不能很好地對應起來。這便被當成一條證據,證明基爾里安圖像的色彩和形狀是由非生理因素決定的,亦即由心理和精神狀態決定的。
還有一些研究特異現象的人士認為,基爾里安攝影術所涉及到的物理過程可能是很普通的,使照相底片感光的並不是什麼神秘的能量。於是他們推理,基爾里安攝影術是一種由於某些尚未被人們知曉的原因,對拍攝對象的精神狀態相當靈敏的電生理測定技術。用這些人自己的話來說便是:“基爾里安攝影術本身當然不是什麼靈學現象或靈學攝影術,這一技術就象腦電圖測量技術一樣,本身與玄秘主義並無任何關聯。”
因此,他們建議根據基爾里安照片的形形色色的圖像,來鑑定藥物或沉思狀態所引起的知覺狀態的變化,以及諸如愛戀及亢奮等激動狀態。他們還認為,由它們還可以測定通靈癒合治療術中發生的“能量轉移”,或測量人和植物之間特異關係的有關效應。這樣,雖說拍攝這些色彩鮮明的照片時所直接涉及到的物理機制平平常常,但因為具有上述作用,也就成了查證和反映被拍攝物體內部特異現象的指南。

電暈輝光

要想對上述說法做出評價,應先扼要地回顧一下有關電暈輝光的知識,並將這一物理過程與基爾里安效應進行比較。
電暈輝光是一种放電現象,它是電子的運動造成的。當氣體中存在高強電場時,就會在很小的範圍內發生這種現象。這种放電過程中有光出現,但不一定伴隨有火花。放電原因在於組成氣體的某些原子或分子發生了電離,即原子或分子被奪去一個或數個電子。當發生電離時,會產生自由電子,電子在氣體中流過形成一股電流;這股電流通常總是沿著電導率最高(電阻最小)的路逕行進。如果這些自由電子與組成氣體的原子相撞,就會把自己的能量分給它們而使之激發,受激原子又以光量子的形式把能量再輻射出去,這便形成了可見的輝光。
物理世界中這種伴有輝光或火花的放電有:閃電,聖埃爾瑪火(出現在船隻桅桿頂上的奇異光團,水手們偶爾會見到),高壓輸電線四周有時會出現的電暈,霓虹燈,以及在乾燥的冬日走過地毯去摸金屬門把手時出現的火花,等等。
作為一種物理過程,電暈輝光已為人們認識多年了,雖說離完全理解它確實還有一段距離。直到目前為止,對基爾里安效應的研究都是藉助於能產生電暈輝光——就是在被拍攝物體(實驗對象)和一隻電極間加上高電壓——的技術進行的。
從圖13的電路圖中可以看出。在進行基爾里安攝影時實驗對象(如手指尖)與電路開路部分的一端相連線,形成一隻電極;在另一隻電極——一塊金屬平板——和照相底片之間放置一塊絕緣體,通常是一塊玻璃,厚度為半英寸左右。實驗對象(手指尖)則位於底片之上。
當有短暫電流(實驗中使用的是一串持續時間近一秒的電脈衝)輸入電路時,充當一隻電極的手指尖附近就有電場產生,該電場的弧度隨手指與底片間距離的增大而迅速減小。電場會使指尖周圍的氣體電離。

研究裝置

研究基爾里安效應的裝置在設計上保證了其絕緣體能夠組織電流實現直接傳導,這就阻止了電火花的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電場就會在感光底片上方的空氣中產生接近圓形的電暈輝光,其中既有可見光的成分,也包含紫外光。這時,底片就會象一架沒有鏡頭的相機那樣,把這種輝光記錄下來。實驗是在暗室中進行的,因此底片中不會混進雜散光線。
附帶應當提一下,操作該裝置需要有相當的技術。在一般情況下,象基爾里安攝影術中所需用到的高電壓,會造成大電流的出現;而即便是很小的電流,也會對人體造成生理上的傷害。為了保證手指不致受到電灼,裝置中加進了絕緣體和其它裝置,以造成高電壓,同時又不允許大電流通過。實驗中採用的是弱高頻電流,這對人體沒有什麼生理影響。但要說一句,業餘愛好者最好還是不要動手搞這種實驗。
如上所述,在基爾里安裝置中,實驗對象四周的空氣里就有電暈輝光出現,底片則能將它記錄下來。庫柏和阿爾特這兩位物理學家的早期工作表明,如果把實驗對象周圍的空氣除去(抽成真空),就不會得到輝光圖像。此外,實驗對象的基爾里安圖像在尖端突出處附近最為明亮,這一點用電暈輝光現象解釋,也是能說得通的;而若看成“能量形體”,就無法解釋這一情況。故而,現階段所能做出的最合理的假設,就是認為基爾里安效應是一種電暈輝光現象。至於基爾里安圖像的複雜和多變,以及未能建立起某些初步測量與生理因素的對應關係,都根本不能說明這種基爾里安效應揭示了什麼“精神狀態”或“能量形體”之類神秘的、非物質的存在。影響電暈輝光的色彩和形狀的物理因素很多,科學家們只不過剛剛開始進行研究。就以拍攝手指尖的基爾里安照片為例,有關的影響因素就有:手指尖在底片上的位置和對底片的壓力:氣溫、氣壓、空氣濕度;皮膚的電阻;從皮膚上泌出的水汽;電路參數——電流、電壓、頻率、輸送時間、脈衝數及電壓上升速度;感光底片的特性——尺寸、感光性能、電阻值、乳膠類型;電極的特性——尺寸、形狀、電阻、極性;絕緣體的特性,等等。
當然,這裡並不排除可能有別的什麼未知現象也會同電暈輝光一起被拍攝下來——這個問題已有人提出過。但究竟是否有這種可能,應由這些提出者自己加以檢驗。
正如基爾里安本人當初就認識到的,基爾里安效應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新發現。1777年時,利希騰堡第一個記述了電暈輝光的成象。他注意到,當一枚尖針和一塊松香間發生高壓放電時,松香塊上就會出現由松香末形成的放射狀圖形。本世紀初,電學奇才忒斯拉為了宣傳自己的發明,經常讓高壓高頻的弱交流電通過自己的身體,從而使自己籠罩在一團光暈之中,並且還能從指尖打出火花來。他曾把這些現象拍成照片。
因此,基爾里安夫婦所做的,只是重新發現了一個已知的物理過程和攝影方式。事實上,就在1939年,幾位捷克人也獨立發表過一篇有關論文,這幾乎與基爾里安夫婦的工作同時。基爾里安——還有繼他之後一些美國研究人員——的貢獻在於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對攝影技術作了重要改進,以及擴大了拍攝對象的範圍。

影響照片形狀色彩

影響照片圖像的形狀和色彩的因素有哪些呢?前面已經提到過,基爾里安圖像因被拍攝對象的心理狀態不同而變化。一個人處於憤怒狀態時的輝光在色彩、大小、亮度,以及光簇的分布範圍和密度上,是與該人處於亢奮或沉思狀態時有所不同的。那么,人們所觀察到的這些變化,是由於拍攝對象的“能量形體”發生了變化呢,還是由於某些平淡無奇的普通變化?
德萊克塞大學的一批物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近年來,W·埃迪森、H·凱勒、D·福斯特和J·O·佩赫克等人一直對基爾里安效應進行著細緻的研究,他們的工作堪稱客觀、細心、內行和科學化的典範。他們拍攝了手指尖處於各種不同乾濕條件下的基爾里安照片。結果表明,指尖內和指尖表面的水汽對改變輝光區的大小和亮度是有作用的。水汽會使光簇變稀疏。原因可能是潮濕的指尖會使水汽進入感光底片上方的空氣中,並沾到底片上,因此影響了電流的通路,從而使電暈輝光區出現變化。
這個研究小組還發現,能引起情感變化的刺激因素,如很強的噪音或鑷子的夾擰,都會使照片的圖像有所改變,但這種改變還是與拍攝對象的濕度變化有關。這一結論並不使人驚奇。我們早已知道,那怕是不太緊張的狀態,也會造成皮膚內的水份含量發生變化。測謊器就是根據這一事實製造出來的。在基爾里安試驗中,濕度的變化形式和測謊器測謊時濕度的變化形式相似,只不過前者可能更靈敏些。因此有理由認為,所觀察到的實驗對象在不同的情感或知覺狀態下所發生的一切變化——至少是其中的大多數,都是由於皮膚表面的濕度變化造成的。

變化原因

,簡直象個有趣的偵探故事。用彩色膠片攝影時,基爾里安圖像的色彩通常介於藍色和青白色之間——具體色彩視膠片的型號而定。然而,有時照片上也會出現橙紅色和黃色。對此,有人提出了一些頗為驚人的特異性解釋。德萊克塞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史丹福大學的鮑義耳和梯勒,以及美國海軍部研究生院的浦克曾提出過的建議,指出橙黃色的出現可能是由於使用了透明片基的感光底片所致。如果片基不透明,便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當試驗對象有較高的水份含量時,色彩也有可能向橙黃區域轉移。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彩色膠片中從上到下塗著藍、綠,紅三層染料。在正常情況下,某一種色彩的光只會被相應的染料層吸收,即能量較高的輻射(藍光)被上層的藍染料吸收,其餘能量較低的成分分別被下面的兩層染料吸收。只要曝光不過度,圖像就會表現出拍攝物體的本來色彩。然而,在進行基爾里安攝影時,試驗對象與膠片直接接觸。這是一種特殊的拍攝條件。德萊克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試驗對象所含的水份沁到膠片上,電暈輝光將不只在有水汽的地方出現,還會在它的下面發生。這就是說,在膠片的背面也會出現電暈輝光。徜若片基是透明的,膠片底部的紅色染料層就會被入射的任何光線作用,而且無論射來的是什麼樣的光,膠片上產生的都是橙紅色的象。於是,原先在特異現象研究資料中被神秘而朦朧地解釋過的這一發現,便又一次被證明是由簡單的物理原因造成的。
有關基爾里安效應的研究目前仍在進行。我們已經發現,它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現象。對照片上看到的“通靈癒合術”的施術者,在施術前後靈氣的變化,不應匆忙歸因於某種超自然的原因。我們現在知道,影響成象情況的因素至少有二十五個。對所有這些物理變數都要一一了解與控制然後才談得上理解基爾里安效應。再舉例來說,德萊克塞大學的這批研究人員還多次發現,光簇——即從所拍攝的手指尖向外輻展的光帶——的範圍大小也受到如下因素的影響:感光底片的型號;電路中通過的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電壓大小、電脈衝頻率、脈衝上升時間、線路的電阻絕緣體的厚度;空氣中的水汽含量;拍攝物體表面的幾何形狀;等等。

遺留問題

迄今為止,研究基爾里安過程的絕大多數科學家並沒有發現其中有什麼神秘的現象。看來,那種認為照片中反映了特異現象的構想,應是來自對有關物理過程的錯誤理解,來自缺乏嚴格的技術測量技能。對於認為它是特異現象的所有構想,目前尚未逐一考查過,然而應該認為,我們目前的戰略應是運用自己具備的傳統科學知識,對有關基爾里安效應的觀察結果進行解釋。
既然基爾里安效應會產生美麗迷人的照片,有理由構想大自然的這項藝術作品,乃是檢查有關動植物組織含水量的妙法。但是,一些特異性研究人員想要證明基爾里安效應超出實體存在的範圍,恐怕只能是徒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