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雪壓,是指
建築物單位水平面積上所受到的積雪的重量,單位為g/cm或者kg/m。雪壓的大小與積雪的深度和
密度有關,通常是
建築工程上計算
雪荷載的設計依據。
分布特點
將全國660餘站的雪壓統一計算到50年一遇最大雪壓,繪出我國基本雪壓分布圖。
由圖可以有如下幾個特點:
(1)新疆北部是我國的最大雪壓區。該區由於冬季受北冰洋來的冷濕氣流影響,雪量豐富,且阿爾泰山、天山等山脈對氣流有阻滯和抬升作用,更利於降雪。加之氣溫低,積雪時間長,舊雪復以新雪,使之雪壓特大。阿爾泰山區域雪壓在1.0 kpa以上。
(2)東北和內蒙古東北部雪壓次大區。這一地區緯度較高,有著漫長而寒冷的冬季,氣旋活動又很頻繁,因靠近海洋濕度也大,所以降雪日為我國東部地區之首。吉林天池降雪142 d,是我國降雪日數最多的地方。大興安嶺根河以北,不但雪天多,雪量也豐富,而且氣溫低、濕度大、蒸發較慢、積雪期長、雪壓在0.6 kpa以上。長白山南坡受海洋影響,降雪多,雪壓在0.7 kpa左右。三江平原東部因受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潮濕氣流的影響,降雪量也大,雪壓也可達0.7kpa。
(3)長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是我國第三個雪壓高值區。該區冬季積雪不很穩定,有些年份可一冬無積雪,有些年份積雪很深,如南京從1952~1995年在44 a中有7 a冬季無積雪,然而在1955年元旦曾積雪51 cm 11984年也積雪36 cm。安徽合肥、壽縣正陽關,浙江的金華、東陽,江西樂平、德興、安義等也有類似的情況,有些年份無雪,有些年份降雪在40~50 cm。但積雪日數較少,一般最多10 d左右。這一地區雪壓在0.5 kpa,大別山北麓的霍山可達0.6 kpa以上。
(4)川西、滇北山區的雪壓也較高,雪壓在0.4~0.6 kpa之間。因為該區在冬季仍有水汽較多的西南氣流影響,加之海拔高,故溫低濕大,降雪較多而不易融化。但該區的河谷內,由於落差大、海拔較低和氣流下沉增溫的作用,積雪就很少了。
(5)華北及西北大部分地區,雪壓較小,這一地區雖冬季氣溫低,但水汽不足,降雪量較少。雪壓從東向西減少,東部一般在0.2~0.4 kpa之間,西部的西北及內蒙古西部乾早地區,雪壓更小在0.2 kpa以下,有些地方還在0.1 kpa以下。
(6)青藏高原海拔高度相差極為懸殊,所以降水的性質也相應的發生很大的變化。在4 000以上的地區,一年四季均會產生降雪的現象。這裡除了一些永久性高山積雪外,在喜馬拉雅山、巴顏喀拉山和祁連山積雪期較長在50~100 d,但藏南谷地還不到10 d。
冬季由於受不到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雪量較少,且冬、春多大風,積雪常被吹掉,所以積雪深度不太厚,一般不到20 cm,雪壓在20~30 hpa。
(7)南嶺、武夷山以及黔南和滇南一線以南,冬季氣溫高,很少降雪,只有在個別的極端年份,強寒潮爆發南下,在廣州、昆明偶有飛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