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蛋白質構效關係研究新型抗凝防栓藥物作用機制

《基於蛋白質構效關係研究新型抗凝防栓藥物作用機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莫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蛋白質構效關係研究新型抗凝防栓藥物作用機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莫煒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課題組研製了一種新型抗凝防栓藥物-重組雙功能水蛭素(RGD-Hirudin),具有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雙重功能,靜脈注射用藥後,凝血時間延長,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初步的蛋白質化學結構研究發現RGD-Hirudin分子C端與凝血酶非活性底物識別位點結合,抗凝活性中心在RGD-Hirudin分子N端,RGD三肽融合在環形結構域,深入研究RGD-Hirudin的抗凝作用機制,改變分子結構,降低分子量,使之成為模擬短肽,可以用於製備口服或皮下注射製劑。本項目綜合運用多維核磁共振技術、分子動力學研究技術和生物信息學,與抗凝防栓藥物作用機制研究相結合,基於RGD-Hirudin的構效關係,研究RGD-Hirudin與凝血酶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位點和作用機理,利用計算機模擬,設計具有雙重活性,分子量更小的模擬短肽,保持有效的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通過體外試驗和動物模型試驗藥物功能。

結題摘要

重組雙功能水蛭素,具有抑制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雙重活性,是新型抗凝防栓藥物。雙功能水蛭素是蛋白質類藥物,分子量大,臨床套用受限。進一步研究其精細分子結構及其與凝血酶相互作用位點,指導設計新型低分子量抗凝活性多肽是本課題的研究內容。項目組首先製備了13C/15N雙標記的雙功能水蛭素,標記率>98%。利用 15N/13C 雙標記的 RGD-Hirudin,作異核多維 NMR 試驗,並進行譜峰歸屬。利用化學位移擾動實驗,在 15N/13C 均勻標記的 RGD-Hirudin 重水/水溶液中滴加凝血酶,記錄異核單量子相關譜,跟蹤由於相互作用引起胺基酸殘基化學位移的變化,研究 RGD-Hirudin-凝血酶相關的鍵合位殘基,發現了與凝血酶的結合區域。根據核磁共振實驗的結果和計算機模擬的結果,對 RGD-Hirudin 的C 末端作了一系列突變,並對突變體作性質研究,利用 BIAcore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儀研究 RGD-hirudin 及其突變體與凝血酶之間的相互作用。基於上述研究,以其序列為基礎,保留其功能胺基酸殘基,藉助分子模擬軟體設計出兩條 RGD-hirudin多肽類似物,理論分子量分別為3924.6730 Da(35肽) 和4023.7275 Da(36肽)。本課題綜合運用多維核磁共振技術、酶反應動力學研究技術和生物信息學,1.研究雙功能水蛭素(1-66)分子結構及其與凝血酶的作用位點和作用機制;2.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提出分子改造的方案;3.設計並製備具有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低分子量多肽,通過體外試驗和動物模型研究其抗凝防栓的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