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腦神經機制的地理空間認知基礎研究

《基於腦神經機制的地理空間認知基礎研究》是由北京師範大學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劉嘉、萬小紅、胡思源、應申、鄭束蕾、董衛華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腦神經機制的地理空間認知基礎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主要完成人:劉嘉、萬小紅、胡思源、應申、鄭束蕾、董衛華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00707
成果名稱
基於腦神經機制的地理空間認知基礎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北京師範大學
主要完成人
劉嘉、萬小紅、胡思源、應申、鄭束蕾、董衛華
研究起始日期
2005-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9-12-01
主題詞
地理空間認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紅外眼動跟蹤;地圖視知覺;地圖可用性;認知計算

成果摘要

地理空間認知是現代地圖學和地理學重要的理論基礎,也是地理空間智慧型、虛擬地理環境、增強現實導航等地理信息科學新方法論的重要支撐。在地理大數據、人工智慧、VR/AR等新技術的驅動下,地理空間認知正發生深刻變化,針對上述問題,本項目形成的主要學術貢獻:1.首次提出了綜合大樣本、多模態腦影像、多模態基因數據的分析方法,發現了S100B基因對人腦空間認知神經基礎的調控作用,揭示了人類地理空間認知的遺傳機制;2.創建了實驗心理學-可用性工程-數據驅動的空間認知實驗方法,提出了基於眼動跟蹤和fMRI的地理信息空間認知實驗流程和規範,構建了定量表征地理信息空間認知的眼動指標體系,定量揭示了地理信息人腦視覺認知過程與表達規律,突破了傳統地圖空間認知實驗方法信度與效度低的問題;3.提出了地理信息視覺空間感知-認知-行為理論新模型,創建了地理信息動態視覺顯著性計算模型、地理信息視覺空間認知能力計算模型、地理信息視覺行為模式識別與預測模型,定量刻畫了人-地圖-環境動態互動機制,突破了地理信息微觀認知過程和巨觀空間行為動態計算的難題;4.研發了地理信息空間認知表達新方式,創建了網路拓撲地圖、面域統計地圖、流型地圖表達模型與算法,創新了基於眼控的智慧型化地圖互動方法,突破了地理信息精準、高效、個性化認知表達的難題。,地理空間認知是現代地圖學和地理學重要的理論基礎,也是地理空間智慧型、虛擬地理環境、增強現實導航等地理信息科學新方法論的重要支撐。在地理大數據、人工智慧、VR/AR等新技術的驅動下,地理空間認知正發生深刻變化,針對上述問題,本項目形成的主要學術貢獻:1.首次提出了綜合大樣本、多模態腦影像、多模態基因數據的分析方法,發現了S100B基因對人腦空間認知神經基礎的調控作用,揭示了人類地理空間認知的遺傳機制;2.創建了實驗心理學-可用性工程-數據驅動的空間認知實驗方法,提出了基於眼動跟蹤和fMRI的地理信息空間認知實驗流程和規範,構建了定量表征地理信息空間認知的眼動指標體系,定量揭示了地理信息人腦視覺認知過程與表達規律,突破了傳統地圖空間認知實驗方法信度與效度低的問題;3.提出了地理信息視覺空間感知-認知-行為理論新模型,創建了地理信息動態視覺顯著性計算模型、地理信息視覺空間認知能力計算模型、地理信息視覺行為模式識別與預測模型,定量刻畫了人-地圖-環境動態互動機制,突破了地理信息微觀認知過程和巨觀空間行為動態計算的難題;4.研發了地理信息空間認知表達新方式,創建了網路拓撲地圖、面域統計地圖、流型地圖表達模型與算法,創新了基於眼控的智慧型化地圖互動方法,突破了地理信息精準、高效、個性化認知表達的難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