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空間結構形態的城市能耗和碳排放評估模型研究

《基於空間結構形態的城市能耗和碳排放評估模型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毛其智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空間結構形態的城市能耗和碳排放評估模型研究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毛其智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課題旨在建立基於空間結構形態的城市能耗和碳排放評估模型,對城市規劃編制中的模型套用進行深入探討。近年來,國內在低碳城市規劃理論和實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相關評估模型研究仍較薄弱,而西方模型又難以適應我國城鎮化階段大範圍規劃、整體推動、空間跳躍性強等特點以及稀缺數據制約下的現實決策需要。課題研究擬(1)探討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城市-街區-建築三級尺度空間形態的互動對交通、建築、生產等部門能耗和碳排放的動態影響機制;(2)建立整合空間結構要素的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方法;(3)開展街區尺度能耗和碳排放實證分析;(4)以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兩個尺度的規劃編制為對象,構建相應的規劃方案能耗和碳排放評估模型,並套用於實際城市案例。研究有望填補國內城市規劃能耗和碳排放評估領域的空白,推進當前節能減排工作由被動末端治理向源頭需求疏導轉變。

結題摘要

近年來快速城鎮化和機動化對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本研究提出了城市空間結構形態演變對能耗和碳排放的動態影響機制,在北京、濟南和鄭州等地開展實證研究,並以濟南為重點案例搭建了整合“城市-街區-建築”三級尺度空間要素的城市能耗和碳排放評估模型,能夠適應現實稀缺數據環境以及面向新城建設、存量更新的空間規劃決策需要,有望推動我國節能減排工作從被動末端治理向源頭需求疏導轉變。 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結論: (1)我國在快速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大城市流動人口的居住選擇以就業地為中心,小城鎮人口從過去以自然村為核心的“分散居住-就近耕種”模式,轉變為以中心社區為核心的“集中居住-新型就業”模式。城市空間結構形態對能耗和碳排放的動態影響遵循“人-空間-活動需求-能耗-碳排放”的路徑邏輯。 (2)低碳空間規劃建設方面,城市應強調TOD(公交先導開發)模式,加強停車需求管理,以“微笑街道”理念完善步行和腳踏車系統,推廣“窄馬路、密路網、小街區的”的低碳住區模式,並對現行標準進行必要修訂。 (3)實證研究表明,家庭出行碳排放與城市尺度TOD結構和圈層結構關係密切,而與多中心結構無關。街區尺度提高土地開發強度、用地混合度、路網密度、街道設施密度和建築貼線率等,有利於減少家庭出行碳排放。此外,超大街區對家庭高碳出行模式具有中長期的鎖定效應。 (4)構建能耗和碳排放評估模型宜採用基於橫截面調查數據的直接建模法。如交通模組可通過整合家庭交通工具選擇和出行距離等子模型,校核本地化參數,外掛能耗和碳排放因子,實現多項評估指標的輸出,並通過Hold-out方法檢驗,具有低門檻、漸進式和可操作性的特點。以濟南市為例,對三種規劃情景進行評估,量化了最佳化空間規劃的節能減排潛力,證明模型在實踐領域具有較好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