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生態足跡理論的區域科學發展研究》作者:韓寶平,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03出版。系統評價了淮海經濟區這一特殊區域歷年的生態環境狀況及其演變過程,並對未來十年的生態供給與需求趨勢進行了預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生態足跡理論的區域科學發展研究》
- 作者::韓寶平等
- 價格::45 元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4602857
- 出版社::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1頁
- 開本::16開
- 出版時間::2009年3月
簡介
翻開這本墨香撲鼻的新作,不由眼前一亮,區域發展這一併不新鮮的研究課題,在這裡卻給人們以全新的感受———新的理論視角、新的目標體系建構、新的實踐對策建議,可以說是近年來這一研究領域難得的一部創新之作。
內容
特點
主要根據淮海經濟區的自然環境特點以及發展實際,改進了生態足跡模型的產量因子、均衡因子以及污染生態占用的核算方法等,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生態足跡模型理論;
(2)學科的交叉融合性。
區域科學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從生態學、區域經濟學、環境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交叉融合的視角構建了評價區域科學發展的狀況、機制與途徑的理論與技術框架,為推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思路。
首先,採用生態足跡理論,從生態可持續指數、生態效率、生態經濟系統發展能力三方面,分析研究了淮海經濟區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時間序列變化及生態供需狀況,對區域生態可持續發展程度進行了科學評價與診斷,並利用不同的預測模型,對淮海經濟區未來10年的生態可持續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其次,運用區域經濟差異性理論與方法,研究淮海經濟區20個地級市的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空間差異,為淮海經濟區的均衡發展提供理論依據;第三,從區域科學管理視角,提出了減緩區域生態壓力,轉變發展模式、促進淮海經濟區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研究案例的典型性。
淮海經濟區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帶,既是我國南北自然地理的過渡區域,也是我國荊楚文化、齊魯文化、中原文化的交匯區域。該區域人口稠密、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和農副產品基地;同時,淮海經濟區又處於全國經濟東西結合和南北交流的樞紐地帶,是我國東部沿海開放經濟帶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結合部,在全國經濟總格局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但與其他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淮海經濟區仍處於經濟發展的“低谷”。正是由於淮海經濟區自然、文化、經濟等方面的過渡性,顯示出開展區域科學發展研究和區域生態文明評價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4)成果的套用性。
在揭示淮海經濟區內部生態可持續發展空間格局及演化特徵、探討經濟發展過程中人類土地利用方式與利用程度的生態環境效應的基礎上,有針對性構建區域未來發展的目標體系,並提出了推進區域經濟生態化轉向的對策。
特色
在生態文明建設與區域科學發展的狀態和程度的研判及其測度方面有創新韓寶平教授及其課題組專家們充分吸收並創造性運用了20世紀末產生於西方的生態足跡理論,以區域生態足跡的生態承載力的計算為核心,綜合運用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經濟學、GIS技術等多學科交叉的理論與方法,科學系統地評價了淮海經濟區這一特殊區域(跨蘇、魯、豫、皖4省行政區)歷年的生態環境狀況及其時空差異演變過程,並對未來10年的區域生態總供給與總需求趨勢進行了模型預測。
生態足跡理論是在20世紀末國際社會經濟發展與全球整體環境狀況不斷惡化的背景下產生的,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人地關係理論、生態承載力理論、生態經濟學理論和系統理論不斷成熟的基礎上誕生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