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媛
出版時間:2010-12
頁數:153頁
定價:24.00元
ISBN:9787542926609
基本介紹
- 書名:基於債權人保護和政府干預的債務融資期限結構研究
- 作者:方媛
- ISBN:9787542926609
- 頁數:153
- 定價:24.00元
- 出版時間:2010-12
內容介紹,中文摘要,
內容介紹
《基於債權人保護和政府干預的債務融資期限結構研究》主要內容:會計是一門與社會經濟環境密切相關的學科。回眸會計的發展史,會計學科始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不斷地實現理論的突破和實踐的創新。當今的經濟全球化、資本市場國際化以及會計的國際趨同,為會計理論的發展和實務的創新提供了契機,並形成了會計研究的累累碩果。
“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博士開創的立信會計事業,以誠信會計思想而享譽海內外。進入新世紀後,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會計學科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立信會計學術專著”系列展示的是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會計學科的學術研究成果,選題涉及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的主要前沿領域,內容著重引介和評價這些領域的理論發展和方法創新,並試圖對這些領域的理論發展與方法創新有所貢獻;從中也體現了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會計學科正在形成的理論研究與套用研究並重、突出套用,直接服務於國家與上海地方經濟的研究特色。
學術研究的魅力在於發展與創新,“立信會計學術專著”系列所追求的是能夠對會計理論有所發展,對會計方法有所創新,哪怕所進行的發展與創新是十分微小的。如果列入“立信會計學術專著”系列出版的每本專著都能對會計理論的發展與方法的創新有所貢獻,能夠得到同行的一點認同,也算達到了我們編輯出版“立信會計學術專著”系列的目的了。
中文摘要
自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從計畫經濟體系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以來,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堪稱“中國奇蹟”。然而二十年的轉型道路並不平坦,其中充滿許多曲折和艱辛。目前現有的理論和經濟學知識還不足以讓我們明白如何才能順利完成從無效率的集中計畫經濟體制向有效率的分散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過程(張軍,2004)。“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要求我們必須從轉型實踐中不斷的研究和積累,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上分析和研究當前的經濟問題並尋找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之路。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帶來了經濟活動的組織結構和資源配置的巨大變革。但由於我國資本市場和債權市場是在新舊體制的劇烈摩擦和尖銳對抗中發展起來的,因而出現了很多問題,有些通過企業這一經濟單元體暴露出來,其中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關係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債務融資期限結構。 長期以來國內學者只注重了資本結構的研究,認為上市公司過度負債的表現就是高負債比率,而忽略了債務融資期限結構。其實就當前暴露的問題看債務融資結構的研究要遠遠比資本結構重要。中國金融體系和企業發展中出現的許多問題,與是否能夠獲得長期債務融資和債務融資期限結構是否合理等問題密切關係。國內企業出現了短期債務占主導地位的融資期限結構,和一般意義上的短期債務與長期債務2:3的結構完全背離;“短貸長借”現象嚴重,短期債務喪失了治理優勢;以短期融資滿足長期發展需要的債務配置方式加大了交易成本,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無法在金融業和企業界真正建立起一個嚴格的約束機制,無法培養一個嚴謹的信貸文化和傳統。因而尋找我國目前債務期限結構形成的原因和暴露的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文的研究以債務融資期限結構的影響因素為中心,從西方成熟的相關理論入手,在發現這些理論不能很好得解釋我國債務期限結構的現狀後,將視野擴展到契約形成的制度約束條件,以尋求最有力的關鍵解釋因素。基於轉型時期債權人保護和政府干預的制度背景,本文將債務期限的相關問題進行規範和實證研究,從中尋找、發現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形成的主要因素、期限結構的信息顯示效應和存在的問題,為債務契約關係的各相關利益者的利益關係、相互作用機制、成本與收益以及信息傳遞提供一種理論解釋和預言,在實踐中為企業界和金融界之間的有效選擇、投資者的價值判斷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指導。 在本文的第一章中對論文的選題意義、研究現狀進行了描述和分析,並給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架構、主要貢獻。 第二章分析了企業債務期限結構選擇的理論基礎,並探討了最近相關的研究動向,指出一國或地區的法律環境和產權制度是影響企業債務期限結構選擇的不可忽視因素。 契約是基於制度約束之下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結果,因而在我國新興加轉軌的經濟條件下研究企業行為必須考慮相關的制度背景。第三章分析了可能對我國企業債務期限結構產生影響的關鍵制度因素,包括目前的債權人保護體系和政府干預的狀況。 第四章基於成熟的西方理論,通過規範研究和實證研究的方法從我國的現實環境和西方理論的假設條件出發,分析和證實了我國企業選擇債務期限結構的動因,發現代理理論和匹配理論對期限結構有一定的解釋力,但信息不對稱理論呈現和預期相反的結果,稅收理論的解釋作用相當弱。因而目前的債務期限結構僅在較小的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內部信息,尤其是企業質量、信用風險(或流動性風險)等內部信息的傳遞完全有悖於成熟理論的預期。有必要尋找我國債務期限結構形成的關鍵因素,並為投資者指明有別於理論預期的信息顯示效應。 考慮到契約結構內生於制度約束,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證券市場和債權市場)是在新舊體制的劇烈摩擦和尖銳對抗中逐漸發展的,新興加轉軌的雙重特徵導致了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法律保護水平低下,政府行為對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夏立軍、方軼強,2005),所以考察中國上市公司的債務融資問題必須對其所處的制度環境進行分析。從我國的債權人保護體系看,目前存在諸多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不僅僅包括西方分散股權下的“資產替代”、“投資不足”和“過度投資”問題,還存在管理者和大股東採用關聯交易等方式轉移資產侵占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本文在第五章中採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分為管理者自利行為和股東侵占行為兩個方面,著重討論債務代理問題怎樣影響了債務期限結構,發現當債權人的利益受到威脅時,管理者雖然有較大的決策空間但並不能選擇有利於自己的債務結構,體現了債權人對風險的控制;而在管理者自利程度較小的範圍內債權人控制風險的動機較小,債務期限結構體現了管理者的防禦行為,從樣本的分布情況看我國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期限結構是債權人控制的結果。在大股東控制權和現金流量權分離程度大的公司中,大股東具有更大的侵占動機,加大了債務代理成本,債務期限較短體現了債權人對違約風險的控制。這些結果說明短期債務占主導地位的融資期限結構是基於薄弱的產權保護制度環境約束下契約成本最小化的表現,企業的債務期限結構也正體現了債權人風險控制的動機,其包含的信息含量大大減少並顯著區別於發達資本市場下的信號傳遞效應:依賴短期債務為主要融資方式的企業不是出於降低資本成本或者傳遞高企業質量的需要,而是侵占行為嚴重、內部治理失效情況下債權人控制的表現。 如果按照企業選擇和債權人風險控制的博弈方式決定資金的流向,那么企業為了減輕再融資風險會爭取更大的自我選擇空間,企業和債權人之間也可以形成良好的信用機制,金融業中會呈現資金的良性循環。但現實中我國信用體系遠遠不夠完善,不良貸款比例相當大,這是因為轉軌經濟條件下社會資源(包括資本)的配置方式並不完全以市場分配為基礎,目前的中國金融系統呈現出政府——中介混合主導型的特徵。在我國轉型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比較複雜,政府干預弱化了債務契約關係,並影響了企業債務期限的選擇。使用樊剛、王小魯、朱恆鵬的政府干預子指數發現政府干預越大的地區企業有越長的債務期限結構,並且政府干預的程度影響了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政府干預對小規模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長期債務融資產生擠占效應,並為陷入財務困境的某些企業提供救濟,使得我國出現流動性風險和債務期限結構的正“U”型關係。在進一步研究其對契約關係的影響時發現,政府干預會弱化債權人採用短期債務控制違約風險的方式,但是並不會使其完全失效。在政府干預較大的地區,債權人的風險控制能力弱化,管理者的自利行為程度(大股東侵占行為程度)和債務期限之間的負相關關係比較弱。該結果說明政府干預在債務期限結構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影響了債權人和企業之間的契約關係,但並不能改變我國債權人採用縮短債務期限控制風險的整體趨勢。以短期債務為主導的融資結構是受政府干預一定影響下的債權人控制風險的體現,因而債務融資期限結構顯示的信息不僅體現了債權人風險的控制,而且混合了地方政府的行為,外部投資者必須結合企業背後的“政治關係”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最後,基於前面的實證結果,對如何改善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促進債權人和企業之間的有效選擇和提高債務期限結構的信號信息效應進行了探討。結合我國目前的情況從加快債權人保護體系建設、弱化金融約束和地方政府干預、拓展合法有效債務融資渠道、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建立良好的信用評級制度等角度,提出通過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共同調節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