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

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

《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是2009年12月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詹成付、李學舉。

基本介紹

  • 書名: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
  • 作者:詹成付、李學舉
  • ISBN:9787508729725
  • 定價:58.00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內容簡介: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為基本內容的村民自治,已成為發展農村基層民主、提高農村治理水平的一種有效方式。完善居民自治,推進基層社會民主;加強社區管理,提高基層治理水平;拓展社區服務。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搞好社區治安,促進社會穩定;切實繁榮社區文化,促進社會進步;改善人居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基層政權建設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節 歷史上的基層政權建設
一、鄉制的歷史沿革
二、鄉制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基層政權建設
一、土地革命時期的鄉鎮政權
二、抗日戰爭時期的基層政權
三、解放戰爭時期的基層政權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基層政權建設
一、1949年-1957年的鄉鎮政權
二、人民公社時期的鄉鎮政權
第四節 改革開放後的基層政權建設
一、改革開放初期的鄉鎮政權
二、鄉鎮機構改革時期的鄉鎮政權
第二章 鄉鎮政權建設
第一節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
一、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地位
二、鄉鎮人大和鄉鎮人民政府之間的關係
三、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準備
四、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五、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決定
六、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七、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權利
八、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義務
第二節 鄉鎮人民政府
一、鄉鎮人民政府的產生
二、鄉鎮人民政府的性質
三、鄉鎮人民政府機構設定的原則
四、鄉鎮人民政府的職權
五、鄉鎮黨委的性質和職能
第三節 民族鄉政權
一、民族鄉的建立和發展
二、民族鄉建立的基本原則
三、民族鄉的特點
四、民族鄉政權
五、民族鄉的作用
第三章 村民委員會建設
第一節 村民委員會的產生和設立
一、村民委員會概述
二、村民委員會的產生過程
三、村民委員會的設立
第二節 村民委員會的選舉制度
一、村民委員會選舉制度的含義、意義
二、村民委員會選舉制度的主要原則
三、村民委員會選舉的過程
第三節 村民委員會的機構設定
一、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
二、村民委員會
三、村民委員會下屬各委員會、村民小組
附錄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辦法的情況
附錄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的情況
附錄三:村民委員會選舉大會投票程式實例
第四章 村民自治
第一節 村民自治的產生和發展
一、村民自治的萌芽時期(1980年-1988年)
二、村民自治的試驗時期(1988年-1998年)
三、村民自治的普及時期(1998年至今)
第二節 村民自治的主要內容
一、村民與村民自治
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
三、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第三節 村民自治制度的實踐創新
一、“海選”創新
二、“兩票制”創新
三、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創新
四、村民民主懇談制度創新
五、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創新
六、村級“一制三化”制度創新
七、村級財務管理“五牙子章”制度創新
第四節 村民自治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經驗
一、村民自治的主要特點
二、村民自治的基本經驗
第五章 城市街道工作
第一節 改革開放前30年我國城市街道辦事處歷史沿革(1949年-1979年)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對街道體制的探索
二、街道辦事處的法定化
三、城市人民公社運動
四、“文革”時期
五、對改革開放前30年街道辦事處歷史沿革的分析
六、街道辦事處基本特點
第二節 街道辦事處體制改革30年曆程回顧(1979年-2008年)
一、街道辦事處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二、第一輪改革:“兩級政府,三級管理
三、第二輪改革:“街道社區化
第三節 街道體制變革價值取向與目標選擇
一、城市街道體制變革目標價值取向
二、街道體制改革的理論依據
三、街道體制改革創新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居民委員會建設
第一節 居民委員會的創立和發展
一、居民委員會的創立
二、居民委員會的發展
第二節 居民委員會的自治權
一、居民委員會自治權的起源與發展
二、居民委員會自治權的意義
三、居民委員會自治權的法律制度保障
四、居民委員會自治權的表現形式
五、居民委員會自治權的特點
第三節 居民委員會的組織制度建設
一、關於居民委員會的建立
二、關於居民委員會的任務
三、關於居民委員會的規模
四、關於居民委員會與基層政府和所在地單位的關係
五、關於與居民委員會有關的資金問題
第四節 居民委員會的選舉制度
一、關於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的領導、指導和主持
二、關於選民資格的確認
三、關於候選人的條件、提名和確定方式
四、選舉方式和形式的選擇
五、等額、差額與差額的幅度
六、選舉有效條件和當選條件
七、辭職、撤換和補選
第七章 城市社區建設
第八章 農村社區建設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