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經伊蚊吸血傳播的一種急性自然疫源性疫病,主要流行季節為夏、秋季,主要流行地區為非洲和東南亞。該病潛伏期為2—12天,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熱、關節疼痛、皮疹和輕度出血,病死率約為0.09%。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經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目前主要流行於東南亞和非洲。該病潛伏期一般為2天至4天,也可長達7天至12天,病死率約為0.09%。主要症狀有突然發熱、寒戰、軀幹部皮疹、嚴重關節痛和頭痛等,可伴有噁心、嘔吐、畏光、結膜充血、 腹痛或出血症狀。目前基孔肯雅熱尚無預防疫苗,與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相似。 1952年首次在坦尚尼亞證實了基孔肯雅熱流行,1956年分離到病毒。該病主要流行季節為夏、秋季,主要流行於非洲和東南亞地區,近年在印度洋地區造成了大規模流行。
CHIKV屬於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的SF抗原複合群。病毒直徑約70nm,有包膜,含有3個結構蛋白(衣殼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個非結構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CHIKV的基因組為不分節段的正鏈RNA,長度約為11~12kb。通過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統發生分析可將CHIKV分為3個組:第1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離株,第2組是亞洲分離株,東、中、南部非洲的分離株構成了第3組。
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細胞中繁殖並產生細胞病變。對血細胞如原代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等不敏感。CHIKV可感染非人靈長類、乳鼠等動物。
CHIKV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弱,對酸、熱、脂溶劑、去污劑、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
“基孔肯雅”是斯瓦西里語,意為“彎曲”,因為得病的人出現關節炎症狀,最後彎腰曲背。
感染者的典型症狀是肌肉酸痛,尤其是腳部疼痛,一周后會自愈,但是期間病情較重,嚴重影響勞動能力。除了關節和肌肉疼痛外,發病者有時還發熱,噁心嘔吐,可能並發腦膜炎而喪命。
本病潛伏期3~12天。發熱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戰、發熱,體溫可達39℃,伴有頭痛、噁心、嘔吐、食慾減退,淋巴結腫大。一般發熱1~7天即可退熱,約3天后再次出現較輕微發熱,持續3~5天恢復正常。有些患者可有結膜充血和輕度結膜炎表現。
關節疼痛與發熱同時,患者全身的多個關節和脊椎出現十分劇烈的疼痛,且病情發展迅速,往往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關節功能喪失,不能活動。
基孔肯雅病本身不會致命,但它能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讓人死於其他致命疾病。
基孔肯雅病發病周期一般3到10天,恢復期長達幾周至數月,甚至3年以上容易引起併發症。
發病時可能有噁心嘔吐,以及引發腦膜炎而喪命的病症。
基孔肯雅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或關節痛、嘔吐等症狀。第一次已知的暴發是1952年在坦尚尼亞。到了上世紀60年代以後,基孔肯雅病東移東南亞地區。1965年,印度發生大流行,30萬人感染。
位於印度洋的法屬留尼旺島自2005年12月起就流行一種叫基孔肯雅(Chikungunya)的傳染病。2006該病已在該島嶼引發較大規模的疫情,當地10%的居民都已被感染。
2006年,印度有約4萬人感染基孔肯雅病,其中300多人死亡。
2008年上半年,我國首次發現兩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檢驗檢疫部門及時高效地進行了處置,防止了新型傳染病輸入我國境內。
有關部門提醒廣大市民,如果欲赴非洲、東南亞地區旅遊,要注意防
蚊蟲叮咬,一旦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疼痛等症狀,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