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第6版)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第6版)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第6版)》是一本書籍,該書由DNA雙螺旋的發現者之一——James D.Watson及其他幾位著名學者在第五版的基礎上修訂完成。《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第6版)》除了反映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最新進展之外,還涉及其他諸多方面的內容。此次修訂仍保留了上一版中的許多定義和特點,而且新增了調控RNA和基因組分析以及系統生物學的內容。全書共分五篇:化學和遺傳學、基因組的維持、基因組的表達、調控以及方法。《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第6版)》具有權威性,內容新穎、詳盡,堪稱此領域的經典之作。為廣大的生物愛好者及研究人員提供了分子生物學的知識框架和實驗途徑,並強調了基因科學對於整個生物領域的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第6版)
  • 頁數:824頁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基本信息,編輯推薦,目錄,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第6版 (2009年7月1日)
外文書名: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叢書名: 生命科學名著
平裝: 82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編輯推薦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第6版)》是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 沃森 (Watson.J.D.) (美國) T.A.貝克 (美國) S.P.貝爾 譯者:楊煥明 等
James D.WATSON,1968~1993年任冷泉港實驗室主任,1994~2003年任董事長(President),現為教務長(Chancellor)。他在芝加哥大學接受大學教育,1950年獲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學位。1950~1953年問在丹麥哥本哈根及英國劍橋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劍橋期間,他開始了與Crick的合作,由於這一合作才有了1953年闡明的DNA雙螺旋結構(也正是因為這個發現,Watson,Francis Crick和Maurice Wilkins在1962年獲諾貝爾獎)。1953年下半年,Watson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工作,1955~1976年在哈佛大學從事教學以及RNA和蛋白質合成的研究工作。1989~1992年擔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國家基因組研究所的首任所長,2007年測定了他自己的基因組。Watson博士是《基因的分子生物學》一書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的作者,第四版和第五版的合著者。前五版分別於1965年、1970年、1976年、1978年和2003年出版。Watson還參與了其他兩本教科書《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和《DNA重組》的寫作。

目錄

第1篇 化學與遺傳學
第1章 孟德爾學派的世界觀
第2章 核酸承載遺傳信息
第3章 弱化學作用的重要性
第4章 高能鍵的重要性
第5章 弱、強鍵決定大分子的結構
第2篇 基因組的維持
第6章 DNA和RNA的結構
第7章 染色體、染色質和核小體
第8章 DNA的複製
第9章 DNA的可突變性和修復
第10章 分子水平上的同源重組
第11章 位點特異性重組和DNA轉座
第3篇 基因組的表達
第12章 轉錄機制
第13章 RNA剪接
第14章 翻譯
第15章 遺傳密碼
第4篇 調控
第16章 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
第17章 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
第18章 發育的基因調控
第19章 比較基因組學和動物多樣性進化
第5篇 方法
第20章 分子生物學技術
第21章 模式生物
索引
序言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第五版)自2003年問世以來,好評如潮。2008年發行的第六版,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與前五版一樣,第六版保留了本書的風格和結構。但與第五版相比,第六版不僅對幾乎所有章節進行了精心修訂(有幾章的修改幅度還很大),而且新增了第18章調控RNA和第20章基因組分析與系統生物學,以反映這5年來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進展。
在較為仔細地閱讀了本版新增的這兩章之後,公平地說,這新的兩章畢竟是初出茅廬,略顯粗糙:測序技術的描述在剛出版不久的今天已有過時之嫌。這一方面是由於任何一本書的再版速度也不可能趕上測序技術這幾年的“革命性”的飛速進展;另一方面,該章的執筆者也似乎未必是測序圈內的“弄潮兒”。而有關“系統生物學”那一章的不盡如人意,責備撰寫者也許是不公平的。正如作者在前言中特意說明的,這一時尚的新學科的名稱也“尚未明確定義(ratherill-defined)”。名不正,言就難以很順。相比而言,調控RNA的部分可能是寫得最好的,也許是我恰恰對這一領域了解最少。
這一點也不奇怪。這正說明了本書為什麼近45年來一直經久不衰,備受青睞。經過6次洗禮的本書原有章節,已經千錘百鍊,堪稱爐火純青,絕非一日之功。我對新增兩章的評論,也是出於“愛之深,責之切”,一點也不影響我對這兩章以至於全書進一步提高的信心。我已為本版所體現的作者精益求精的態度所折服。
我熱忱地向讀者推薦本書的第六版。這不僅是由於第六版的出版周期比前一版縮短不小,而且是由於本版的翻譯質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審閱本版時,我深為前一版中的一些錯誤和不妥之處感到慚愧,也為本版肯定同樣存在的瑕疵而提前向讀者致歉。
我要特別感謝Watson博士。感謝他在百忙之中為本書中文第六版寫的序言。我至今不能忘記,那正是他一生中也許唯一的多事之秋。文如其人。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這一短文,來好好理解這位科學巨匠在耄耋之年對這一領域的期待,特別是對中國年輕一代的期望:“我衷心希望我的這本書能激勵更多的年輕的中國科學家脫穎而出,參與並引領這一人類文明的偉大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