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分離)

基因的分離定律

基因分離一般指本詞條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後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基因分離定律是有性遺傳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定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因分離定律
  • 外文名:Law of Segregation
  • 提出者:孟德爾
  • 別稱:孟德爾第一定律、分離定律
  • 適用領域:遺傳學
  • 學科:生物
定律簡介,發現過程,相關概念,套用,適用範圍,分析方法,

定律簡介

基因的分離定律是遺傳學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兩個是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基因的連鎖交換定律)。它由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G.J.Mendel, 1822~1884)經豌豆雜交試驗發現。
其內容為: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後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後代。其實質是:等位基因減數分裂生成配子時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進入兩個不同的配子,獨立的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發現過程

孟德爾用純種的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作為親本(P)進行雜交,結果第一代只得到高莖的豌豆。第二代出現了高矮混合的情況:豌豆子代高莖與矮莖的數目比總是3:1。這代表矮莖性狀沒有消失,只是隱藏了而沒有顯現。

相關概念

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的表現型叫做相對性狀
孟德爾把在雜種子代第一代(即F1)顯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顯性性狀,沒有出現的叫做隱性性狀
雜種子代第二代(即F2)開始出現不同形狀叫做性狀的分離,兩種性狀的數目的比例叫做分離比
孟德爾經總結後得出如下的結論:生物的性狀都是由遺傳因子(後來改稱“基因”,以下都稱作“基因”)控制,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畫示意圖時通常用大寫字母表示),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通常用小寫字母表示)。在生物的體細胞中含有的控制性狀的基因總是成對的。因此生物體在形成配子再結合時就可以自由組合形成不同的控制性狀的基因對。當一個體細胞中同時含有隱性與顯性基因時,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的顯性作用,體細胞只表現顯性基因所表達的性狀。

套用

雜交育種、醫學上判斷遺傳病的發病機率

適用範圍

適用於對只包含有一對相對性狀遺傳現象的分析。

分析方法

通常採用“棋盤法”。例如讓基因型都為Dd的兩顆豌豆植株親本雜交,那么這兩個親本產生的後代出現的基因型的機率分布如下圖所示:
棋盤法分析基因分離定律事例棋盤法分析基因分離定律事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