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山後村

埠山後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1°10′,北緯37°07′。東與牟平區郁都村為鄰,西與葛家村一河之隔,南與山前村相望,北與牟平區西留疃山泊相連。隸屬郭城鎮。南距鎮政府駐地8.8公里,距市政府駐地52.8公里。

清崇禎年間(1628-1644年),葛姓建村。因村前有座山名曰阜埠山,故命村名山後。1981年因重名,加之處阜埠山之後,遂更名埠山後村。後張姓由魏家台村、李姓由牟區縣西留疃遷來,柳姓、矯姓、劉姓也相繼遷入。 全村總面積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85戶,261人。有葛、張、李、矯、劉等5姓,均為漢族,人口較多的是張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埠山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海陽市北部
  • 面積:1平方公里
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大事記

1941年3月18日八路軍膠東軍區司令部電台生產組進駐,本村解放。
1946年秋進行土地改革,無地種的貧民分到了土地。運動中,將村裡的農戶劃分為富農、上中農、中農、下中農、貧農。
1955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與葛家村合併成立聯豐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8年9月8日與牟平縣郁都村交換插花地,原則是山地換山地,泊地換泊地。由此山地和泊地都連成片,方便了村民耕作。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50公斤,總產6.5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10公斤,總產13.5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570公斤,比 1978年畝增產26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80公斤,總產9.9萬公斤。 1978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大力栽植蘋果、蔬菜等經濟作物。2000年,有蘋果5.3公頃,收入15萬元。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229.1萬元,其中農業115.3萬元,林業5.5萬元,畜牧養殖業89萬元,其它19.3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僅有小手工業,主要生產麻布、網扣等,從業人員30多人,收入僅夠自給。建國後,辦起了豆腐坊、粉坊,都規模不大,收入微薄。1979年以來,集體建起鞭炮廠、鐵球廠和麻袋廠。2000年,辦起刺繡加工、石料加工等。本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50人,固定資產2.4萬元,收入4.2萬元,利潤1.5萬元。 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60人,總收入55.5萬元,其中工業44.5萬元,建築業11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村支部帶領民眾發展第三產業,辦起商店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7人,收入10.4萬元,其中運輸業3.1萬元,商飲業7.3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國小。至建國前夕,到中學讀書的只有張連亭1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5人,其中張明考取清華大學,李鵬飛考取復旦大學。 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外地技術人員來村講課或派人到外地學習。2000年,本村有技術員6名。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靠半年糠菜半年糧度日。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392公斤。1975年,全村總收入7.5萬元。2002年,人均存款餘額300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40輛,機車20輛,電話32台,彩電50台,電冰櫃24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住房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0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李忠山在葛家村葛正南家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成立黨支部,李忠山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組,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運輸隊、擔架隊若干人,隨軍參加萬第討伐趙保原戰鬥。1949年10月,黨員公開身份,全村有黨員7名。2002年,全村有2個黨小組,黨員19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李忠山、李培興、張風舉、張風梧、李培舟、張風久、葛進玉、張學會、張學君、張玉飛。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4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風柱、李忠山、李培興、張風梧、張風祥、張風來、張玉飛、張學會、張學君、張風志、葛進玉。2002年4月起,張玉飛再任村委會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