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水文,自然資源,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
歷史沿革
原名十里舖鄉,因距離縣城十華里,明清設有驛鋪(站)而得名。2015年6月,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改為今名。
明清屬南部泰安二里。
民國十七年(1928年),歸米脂第一區南關鎮。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設十里舖區。
1950年,歸屬何岔區。
1952年,屬官莊區。
1956年3月,為城關區的直屬區。
1958年,改屬城關鎮公社。
1965年,劃歸城郊公社。
1984年7月,從城郊鄉分設十里舖鄉。
2015年6月28日,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十里舖鄉,設立城郊鎮,將原銀州鎮的蘆山、劉家灣、姬橋、官莊、宋家溝、党家溝、孫家溝、楊家砭、蔣溝、孟岔、背東山、党家焉、小溝、鎮子灣、井家山、五里溝、姬家峁社區劃歸城郊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轄十里舖、井家畔、豆家溝、豆家圪嶗、張家溝、趙家山、高二溝、尚莊、張家塔、何家莊、姬鳴家溝、李仁家溝、小桑坪、李家溝、官家灣、馮莊、艾家坪、周家溝、姬家石溝、呂家溝、梁家溝、艾家山22個行政村;下設8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城郊鎮下轄1個社區、3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十里舖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城郊鎮地處黃土高原丘壑區,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境內最高峰趙山位於豆家溝村,海拔1070米。
氣候特徵
城郊鎮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全年雨量不足,氣候乾燥,日照充沛。多年平均氣溫9.0℃。無霜期年平均16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771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1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份最多。
水系水文
城郊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無定河,由北向南流經境內中東部,境內流長7.5千米,流域面積3.5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城郊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3.6萬畝,可利用林地面積1.8萬畝。
自然災害
城郊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等。旱災一般發生在春季,冰雹多發生在夏季。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轄區總人口16979人,流動人口79人。總人口中,14歲以下2320人,占13.7%;15—64歲13170人,占77.6%;65歲以上1489人,占8.7%。2011年,城郊鎮人口出生率15.8‰,人口死亡率1‰,人口自然增長率1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5.8人。
截至2018年末,城郊鎮戶籍人口3459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城郊鎮財政總收入74.3萬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萬元,比上年增長10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9萬元,個人所得稅70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1%、110%。
2018年,城郊鎮有工業企業5個。
2018年,城郊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34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城郊鎮農業總產值達到0.9億元,比上年增長5.2%,農業增加值0.0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
城郊鎮糧食作物以穀類、豆類為主。2011年,城郊鎮糧食生產5406噸,其中穀物2495噸、玉米2311噸、豆類1076噸(大豆872噸;綠豆114噸;紅小豆90噸)。
城郊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城郊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460畝,產量210噸,其中油菜籽120噸,花生90噸;蔬菜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88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黃瓜等。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累計造林0.1萬畝,林木覆蓋率22.2%。2011年,城郊鎮水果種植面積4495畝,產量547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杏等。
城郊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生豬飼養量3260頭,年末存欄2169頭;羊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1.28萬頭;牛飼養量331頭,年末存欄313頭;家禽飼養4.1萬羽,上市家禽2.6萬羽。2011年,城郊鎮生產肉類149噸,其中豬肉80噸,羊肉28噸,牛肉2噸;禽蛋230噸,鮮奶39噸;畜牧業總產值118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2%。
第二產業
2011年,城郊鎮工業總產值達到0.3億元,比上年增長8.2%,工業增加值0.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1%。2011年,城郊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14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6%。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有商業網點30個,職工76人。2011年,城郊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3千米,投遞點1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03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012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15萬件,征訂報紙7.2萬份、期刊3.8萬冊,業務收入0.52萬元。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3萬戶,比上年增加32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0.3萬戶,比上年增加86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8%,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69千米,主幹電纜達56對千米,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0.4萬個,其中已占用連線埠總數0.1萬個,寬頻接入用戶0.2萬戶,比上年增加285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6.8萬元。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4億元,比上年增長2.1%;人均儲蓄2195元;各項貸款餘額0.2億元,比上年增長3.4%。
交通運輸
城郊鎮境內鐵路包西線過境,境內總長7.5千米。210國道過境,境內總長7.6千米;榆綏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7.8千米,雙向4車道,設1個出口和收費站。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2個,藏書5萬餘冊。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有國小6所,教學點1個,在校生421人,專任教師7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城郊鎮教育經費達52萬元。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病床6張,固定資產總值4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人。2011年,城郊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170人次,出院病人84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1.51萬人,參合率達9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5.1‰、10.0‰、8.5‰。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城郊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戶,21人,支出6.26萬元,比上年增長0.2%,月人均227元,比上年增長0.2%;城市醫療救助10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9人次,共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0.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627戶,人數2198人,支出308.5萬元,比上年增長0.2%,月人均105元,比上年增長0.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0.7萬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7人,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醫療救助101人次;農村臨時救濟170人次,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0.1%。自然災害受災人口69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0.5萬畝,救災支出22.3萬元,比上年增長0.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1萬元,比上年增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