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坑村(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城郊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桃坑村地處永定縣城西南部,與廣東毗鄰,距縣城約7公里,占地面積12016畝,其中耕地548畝、林地11468畝,有7個村民小組,164戶565人,村民聚居在永定河下游兩側,全村道路實現硬化,交通便利。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969元。主要產業:“六月紅”早熟芋、蜜柚、蜂蜜等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坑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城郊鎮
  • 地理位置:永定縣城西南部
  • 著名景點:伯公凹
  • 車牌代碼:閩F
社會事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所獲榮譽,

社會事業

新中國成立以來,桃坑村雖有所發展,但步伐緩慢,民眾的生活水平還有待提高。文體活動少,公共場所沒有健身設施;村裡的學校在前幾年合併到城關中心學校了,接送孩子上下課增加了村民的負擔;桃坑村600多人大多以種植蔬菜、‘六月紅’早熟芋和外出務工為主,沒有一家企業。
依託信用合作社和上級農業部門,積極扶持返鄉農戶開辦蟲子雞鴨養殖場和養蜂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生態養殖基地;流轉土地300餘畝,合作化種植蔬菜、“六月紅”早熟芋等特色農業;種植蜜柚、楊梅,山地開發與水土保持相結合,發展循環經濟;桃坑村衛生整潔、路燈明亮,環境優美,正在積極打造永定縣城“後花園”。

歷史文化

桃坑村耕地少,資源貧乏。但有水路、陸路通廣東,解放前大多數村民依靠陸路擔貨做挑夫或水路拉縴做船工賴以謀生,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鬧革命求翻身的願望特彆強烈。革命戰爭年代憑藉良好的民眾基礎和優越的地理位置,紅色交通線於此設有一個小站。從上海經香港到汕頭過潮安來大浦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和其他革命先輩經多寶坑,再步行來到永定桃坑、上金砂古木督走上杭出長汀到達中央蘇區瑞金。來到桃坑並在此小憩的革命先輩有瞿秋白、周恩來、陳毅、博古、劉少奇、陳雲、徐特立、董必武、張聞天、鄧穎超、鄧小平等人。

風景名勝

伯公凹-“中央紅色交通線”入閩第一站。

著名人物

桃坑站站長,桃坑本地人鄭德興,交通員仙師蘭崗人賴德勝,本村接頭戶有巫壽華、巫榮根、巫華根、游招榮等人;參加革命犧牲的烈士有39人;1931年國民黨反動派反攻倒算時,全村90%的房屋被燒毀;不屈不撓的桃坑人民沒有被反動派嚇倒,在廢墟中搭建起簡易的房屋,義無反顧地繼續支持革命,多次接待劉永生將軍和他的戰友們。

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愛衛辦列入“福建省衛生村”擬命名公示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