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背溪文化
80年代初期,在湖北種歸柳林溪和
宜都城背溪發現的
新石器時代早期後段的文化被稱為“城背溪文化”。除了
石器以外,城背溪文化還發現了以夾砂紅陶為主的陶器,夾砂灰陶、泥質紅陶、摻炭或摻骨未的
紅陶以及磨光黑陶等,也占有一定比例,陶器上的紋飾以淺細繩紋為主,此外有線紋、戳印紋、錐刺紋、刻劃紋等,也還有少量
彩陶。器物形制比較簡單。這種文化分布在長江岸邊或臨近長江的山頭上。城背溪文化是作為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中期區域文化代表之一的
大溪文化的先導,所以有人又把它稱為“前大溪文化”。這種文化在湖南
石門縣皂市遺址的下層也有發現,其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
名字由來
城背溪文化因最先發現於湖北宜都城背溪遺址而得名。城背溪文化是目前
湖北境內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其上限不超過公元前6500年,下限為公元前5000年。
文化特點
城背溪文化的陶器器類比較簡單,呈現出一種原始、古樸之風。石器以打制為主,局部採用磨製方法,—般就地取材於遺址附近河漫灘上的鵝卵石。骨器有骨針、骨錐、骨鏟、骨片等。
考究遺址
在城背溪文化中我們卻發現了大量的稻作遺存,主要是在遺址陶片中夾雜有大量的稻殼、稻穀和稻草。在城背溪文化遺址出土的稻穀遺存中,可以觀察到稻穀殼形狀細長、顆粒較大,與現代栽培稻接近。經科學測定,發現城背溪文化出土水稻的水稻花粉與現代水稻花粉特徵一致,證實了距今8000年前的城背溪文化發現的稻穀應屬於人工栽培稻,這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古老的人工培植水稻之一,對於研究水稻栽培起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人工培植水稻的出現,表明原始農業已有了相當大的發展。
城背溪文化遺址中,動物遺骸數量較多,其中以牛骨、鹿骨、鹿角和魚骨占大宗。此外還有貝殼、鱉甲、蚌殼等。城背溪遺址器物中有用作原始紡織的紡輪和用作漁獵的石質網墜等,還有大量的動物遺骸,說明當時人們的手工業、禽畜養殖業和漁獵經濟都已經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
城背溪文化不僅具有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文化體系較原始的特點,而且體現出我國新石器時代較早階段的文化特徵,是湖北地區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種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