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跨河形態與設計(第2版)》是2014年6月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楊春俠。
基本介紹
- 書名:城市跨河形態與設計(第2版)
- 作者:楊春俠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
- 頁數:260 頁
- 定價:49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41-4990-1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近年來,我國許多濱河城市跨越河流到對岸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跨河發展城市。本書研究“城市跨河形態與設計”正契合這一時代發展背景,希望通過研究以河為中心的城市跨河形態結構的演進規律,探討充分發揮水體資源優勢的途徑,探索最佳化城市跨河形態的設計對策,為我國許多已經或即將跨河發展的城市建設提供指導。
本書可供從事城市建設、城市規劃管理的工作人員使用,亦可供從事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建築設計、科研和有關高等院校的師生閱讀和參考。
目錄
總序
再版前言
0 導論 /1
0.1 研究背景 /1
0.2 研究意義 /5
0.3 概念界定 /6
0.3.1 跨河城市 /6
0.3.2 城市形態 /8
0.4 研究方法和總體框架 /8
1 城市跨河形態的生成機制和演進特徵 /11
1.1 城市跨河形態的生成機制 /11
1.1.1 經濟發展動力 /11
1.1.2 自然地理條件 /15
1.1.3 科學技術支持 /20
1.1.4 社會文化因素 /21
1.2 城市跨河形態的演進特徵 /24
1.2.1 階段特徵 /24
1.2.2 模式特徵 /38
本章小結 /48
2 跨河城市與河流的關係及其變遷 /49
2.1 河流在跨河城市中的主導作用 /49
2.1.1 河流與城市興衰 /49
2.1.2 河流與城市安全 /50
2.1.3 河流與城市布局 /50
2.1.4 河流與城市交通 /52
2.1.5 河流與城市景觀 /53
2.1.6 河流與城市生態 /54
2.1.7 河流與城市文化 /56
2.2 河流屬性對跨河城市的影響 /57
2.2.1 水體特性 /57
2.2.2 河流寬度 /60
2.2.3 河流形態 /63
2.2.4 航運條件 /68
2.3 跨河城市與河流的關係變遷 /69
2.3.1 社會進步促進河流角色轉換 /70
2.3.2 城市建設引發城河生態變遷 /71
2.3.3 理念轉變決定人河關係演進 /73
本章小結 /76
3 我國城市跨河發展現狀 /77
3.1 進入大規模跨河發展時期 /77
3.1.1 城市用地拓展產生巨大動力 /77
3.1.2 跨河交通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82
3.1.3 航運開發利於突破大河障礙 /85
3.2 城市跨河形態面臨的問題 /86
3.2.1 城河關係脫節 /87
3.2.2 兩岸缺乏關聯 /88
3.2.3 河流特色減弱 /89
3.2.4 專業設計獨立 /91
3.2.5 生態建設薄弱 /92
本章小結 /93
4 城市總體形態與河流的互動對策 /94
4.1 強化以河主導的城市肌理 /94
4.1.1 確保河流的肌理特色 /95
4.1.2 協調城河的肌理關係 /97
4.1.3 建立順應河流的沿岸肌理 /102
4.2 促進近河城市中心的發展 /105
4.2.1 建設利於跨河發展的近河中心 /105
4.2.2 保障近河中心作用的充分發揮 /108
4.3 建構河為骨架的開放空間 /112
4.3.1 確立水域開放空間的主導地位 /112
4.3.2 架構聯結城河的開放空間網路 /116
4.4 組織憑河而成的空間視景 /122
4.4.1 構築豐富有序的對岸景 /123
4.4.2 創造兩岸和諧的縱觀景 /128
本章小結 /136
5 跨河地區形態與河流的整合對策 /138
5.1 建立面向河流的跨河地區形態 /138
5.1.1 區段形態 /138
5.1.2 要素形態 /145
5.2 促成水體與城區的交融 /158
5.2.1 水位漲落與城市活動相結合 /158
5.2.2 水質改善與兩岸開發相協調 /161
5.2.3 水體恢復與地區環境相和諧 /163
5.3 完善河岸與水陸的銜接 /166
5.3.1 協調防洪與親水的矛盾 /166
5.3.2 減小堤壩與景觀的衝突 /172
5.3.3 促進河岸與生態的融合 /175
5.4 推進橋樑與兩岸形態的融合 /179
5.4.1 挖掘多重特性 /180
5.4.2 創造豐富形態 /182
5.4.3 複合多樣功能 /188
5.4.4 滿足人車需求 /192
5.4.5 與環境相協調 /194
5.5 重視島嶼對環境的貢獻 /197
5.5.1 重視特有屬性 /199
5.5.2 提高公共性 /200
5.5.3 促進生態化 /202
5.5.4 平衡開發量 /203
5.5.5 適當建設人工島 /205
本章小結 /206
6 綜合策略與實施建議 /208
6.1 城市以河取向 /208
6.2 兩岸聯合設計 /211
6.3 提升河流特色 /214
6.4 要素綜合組織 /217
6.5 建立生態與行為複合中心 /221
參考文獻 /225
圖片來源 /236
表格來源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