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城市構型形成與發展(第二版)》是英國特里·法雷爾編寫的有關城市規劃的專著,於2016年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倫敦城市構型形成與發展(第二版)
- 作者:[英]特里•法雷爾
- 譯者:楊至德,楊軍,魏彤春
- ISBN:978-7-5680-1214-0
- 類別:城市規劃
- 定價:188.00元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2
- 裝幀:精美
- 開本:1/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簡評,前言,目錄,精彩文摘,
內容簡介
英國著名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特里·法雷爾爵士以全新的視角,闡述了倫敦城市構型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揭示了單體構築物對倫敦城市的影響。書中利用大量設計草圖、地圖、歷史照片和繪畫,拼貼出倫敦的構型和歷史,為讀者觀察和預測倫敦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改版及進一步完善,更便於讀者閱讀與理解。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改版及進一步完善,更便於讀者閱讀與理解。
作者簡介
特里·法雷爾爵士,世界一流建築設計師和城市規劃師。他曾在多個城市生活或工作,其中就有許多城市的形態和結構出自他那極富想像力的設計,或者從他那裡獲得靈感。然而,與他關係最密切的則非倫敦莫屬了。在四十年的從業生涯中,他改變了倫敦的天際線。查靈十字路車站和軍情6處總部大樓的建設,使泰晤士河兩岸得以激活,在倫敦城市規劃長期從業經歷中,通過對一些專門項目或公眾參與和辯論的倡導,對這座大都市形態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他是泰晤士河口項目政府督導員和由市長創建的外倫敦委員會建築規劃組負責人。此外,許多行政區和公共協商機構,如英國遺產委員會等,都與他有密切的合作。
簡評
☆英國著名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特里·法雷爾,根據其數十年的設計實踐經歷,運用弗洛伊德和福爾摩斯的推理分析法,對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國際大都市倫敦的城市構型,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梳理和研究,闡述了其發生髮展的歷史脈絡,包括城市道路、地下鐵道、城市建築、城市立體空間、重要自然景觀(特別是泰晤士河),等等,涉及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一提到跟倫敦相關的項目,最令人敬重的莫過於特里·法雷爾了。”——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
☆“這是近十年來,關於倫敦最重要、最激動人心的著作。通過對過去和未來發展情況進行透視分析,對這座城市的實體構成要素進行了詳細描述。”——丹·克魯克山(Dan Cruickshank)
☆“特里·法雷爾的確洞悉倫敦這座城市的結構,這在當今建築設計師和城市規劃師中很少見。從路緣石、交通島、牆面和樹木,到整座城市的整體視覺感受,他的眼睛沒有漏過任何東西。”——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
☆“特里·法雷爾將歷史視野、地理觀察和基礎設施分析,綜合起來進行剖析考察,堪稱一流。這是一位真正的城市規劃師的思想升華。對於那些從事於倫敦建成環境改造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最基本的讀物。對一般讀者來說,它也是一本妙趣橫生、載有眾多圖畫和故事的好書。”——保羅·芬奇(Paul Finch),英國建築和建築環境委員會主席
☆“這是近十年來,關於倫敦最重要、最激動人心的著作。通過對過去和未來發展情況進行透視分析,對這座城市的實體構成要素進行了詳細描述。”——丹·克魯克山(Dan Cruickshank)
☆“特里·法雷爾的確洞悉倫敦這座城市的結構,這在當今建築設計師和城市規劃師中很少見。從路緣石、交通島、牆面和樹木,到整座城市的整體視覺感受,他的眼睛沒有漏過任何東西。”——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
☆“特里·法雷爾將歷史視野、地理觀察和基礎設施分析,綜合起來進行剖析考察,堪稱一流。這是一位真正的城市規劃師的思想升華。對於那些從事於倫敦建成環境改造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最基本的讀物。對一般讀者來說,它也是一本妙趣橫生、載有眾多圖畫和故事的好書。”——保羅·芬奇(Paul Finch),英國建築和建築環境委員會主席
前言
就在本書的寫作即將完成之際,我的桌面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有關倫敦的書籍,有舊的,也有新的;有大部頭的,也有封裝精美、小巧玲瓏的;有些非常專業,有些則比較淺泛。多少世紀以來,對作者和讀者來說,這座大都市都是無盡的資源寶庫,散發著迷人的氣息。希瑟·克里頓(Heather Creaton)在《截至1939 年倫敦歷史出版物名錄》(Bibliography of Printed Works on London History to 1939)中就列舉了22 000 本專注於這一主題的單獨出版物,而且僅僅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歷史學家、傳記作者、編年史作者及探險家,已經對這座城市進行了無數次的研究和探索。現在,輪到心理地理學家了,他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還要寫一本有關倫敦的書?儘管已有大量的文獻資料,但是幾乎沒有一份資料能夠揭示出現在的倫敦是如何一點一點地拼合起來的。對這座城市和它的結構進行闡釋,既要深入它那冰封的過去,也要剖析它那同樣光輝的現在。
在這裡,作為一名數十年來生活在倫敦的城市規劃師和建築設計師,我將根據自己經常與這座城市的形態、結構和歷史打交道的經驗,試圖為這座城市理出一個層次,既包括自然結構,也包括人工結構。這樣的話,就像看重鐵路基礎設施、運河和道路一樣,對於泰晤士河和那些自然景觀也給予同樣的重視。本書的目的在於為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野。本書是敘事解釋性的,而非學術性的嚴格呆板,主要基於我個人的非正式的觀察了解。它揭示了倫敦的發展模式、過去和現在的形態,儘管它們深埋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之下,掩藏於交通指示燈和縱橫交錯的交叉路口之中。這些形態告訴我們,一個城市是如何正常運轉又是如何失效的。當然,這很難辨別和綜合,特別是對於倫敦這樣的大都市,從羅馬人建城以來,已經演變發展2000 多年了。書中從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中抽出來的零星半點的東西,常常是比較片面的,並不是要進行綜合的詳細研究,提出新的觀點。它們作為支持材料,被用於“診斷”過程之中,部分是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式的,部分是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式的。對城市格局的形成及其形成背景進行追溯,並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拼接縫合在一起,目的是為了探明事情是怎樣發展的,它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同時,也強調了不同地段之間的衝突和連續性。就像弗洛伊德一樣,為了準確地了解“病榻上的病人”,我不得不將那些模糊不清的、互相矛盾的、埋藏在心底的東西,一點一點地縫合在一起。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出眾之處的話,那就是它可以使人們更好、更準確地認識到倫敦是一座什麼樣的都市,或者說倫敦的城市狀況是什麼樣子的。在本書中,倫敦不是一座靜止的、建築隨時間演替的混合體,而是深入其結構之下,探索其形成的原動力,在這種原動力的推動下,城市的增長有時是有序的、有機的,有時又是無序的、無機的。必須清晰地看到場地之間及各種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重要性,弄清楚各個特定地段是如何連線在一起的。我非常希望,通過一定的深挖和揭露,能夠向讀者提供一個新視野和一種新感受,讓他們從平淡乏味中解脫出來。這就像有一位讀者天天乘車去尤斯頓車站(Euston Station),忽然有一天出現在瑪麗勒本 — 尤斯頓路(Marylebone-Euston Roads)上,找到了一種新鮮的感覺:在充滿噪聲和污染的瀝青路面上除了長長的堵塞車輛之外,看到了世界上第一條邊道—從帕丁頓(Paddington)到伊斯靈頓(Islington)的“新大道”,建於1756 年,目的是為牛津街(Oxford Street)上的畜禽道路找一條替代道路)——並認識到了它的突出地位:在倫敦基礎設施建設中,作為一條中央幹線,所有重要鐵路線都圍繞著它布設安排(見“鐵路”部分),而攝政運河就在其後面(見“運河”部分)。它不僅僅是一個大型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條社會歷史分界線,將南端的18 世紀瑪麗勒本的大型富人地產與北邊的20 世紀薩默鎮(Somers Town)的社會性住房分隔開來。
在這裡,作為一名數十年來生活在倫敦的城市規劃師和建築設計師,我將根據自己經常與這座城市的形態、結構和歷史打交道的經驗,試圖為這座城市理出一個層次,既包括自然結構,也包括人工結構。這樣的話,就像看重鐵路基礎設施、運河和道路一樣,對於泰晤士河和那些自然景觀也給予同樣的重視。本書的目的在於為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野。本書是敘事解釋性的,而非學術性的嚴格呆板,主要基於我個人的非正式的觀察了解。它揭示了倫敦的發展模式、過去和現在的形態,儘管它們深埋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之下,掩藏於交通指示燈和縱橫交錯的交叉路口之中。這些形態告訴我們,一個城市是如何正常運轉又是如何失效的。當然,這很難辨別和綜合,特別是對於倫敦這樣的大都市,從羅馬人建城以來,已經演變發展2000 多年了。書中從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中抽出來的零星半點的東西,常常是比較片面的,並不是要進行綜合的詳細研究,提出新的觀點。它們作為支持材料,被用於“診斷”過程之中,部分是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式的,部分是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式的。對城市格局的形成及其形成背景進行追溯,並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拼接縫合在一起,目的是為了探明事情是怎樣發展的,它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同時,也強調了不同地段之間的衝突和連續性。就像弗洛伊德一樣,為了準確地了解“病榻上的病人”,我不得不將那些模糊不清的、互相矛盾的、埋藏在心底的東西,一點一點地縫合在一起。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出眾之處的話,那就是它可以使人們更好、更準確地認識到倫敦是一座什麼樣的都市,或者說倫敦的城市狀況是什麼樣子的。在本書中,倫敦不是一座靜止的、建築隨時間演替的混合體,而是深入其結構之下,探索其形成的原動力,在這種原動力的推動下,城市的增長有時是有序的、有機的,有時又是無序的、無機的。必須清晰地看到場地之間及各種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重要性,弄清楚各個特定地段是如何連線在一起的。我非常希望,通過一定的深挖和揭露,能夠向讀者提供一個新視野和一種新感受,讓他們從平淡乏味中解脫出來。這就像有一位讀者天天乘車去尤斯頓車站(Euston Station),忽然有一天出現在瑪麗勒本 — 尤斯頓路(Marylebone-Euston Roads)上,找到了一種新鮮的感覺:在充滿噪聲和污染的瀝青路面上除了長長的堵塞車輛之外,看到了世界上第一條邊道—從帕丁頓(Paddington)到伊斯靈頓(Islington)的“新大道”,建於1756 年,目的是為牛津街(Oxford Street)上的畜禽道路找一條替代道路)——並認識到了它的突出地位:在倫敦基礎設施建設中,作為一條中央幹線,所有重要鐵路線都圍繞著它布設安排(見“鐵路”部分),而攝政運河就在其後面(見“運河”部分)。它不僅僅是一個大型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條社會歷史分界線,將南端的18 世紀瑪麗勒本的大型富人地產與北邊的20 世紀薩默鎮(Somers Town)的社會性住房分隔開來。
目錄
致謝
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泰晤士河——流動的歷史 / 1
上泰晤士河——鄉村地帶 / 2
城區泰晤士河 / 16
老港區泰晤士河 / 38
泰晤士河入海口——倫敦的發動機 / 56
泰晤士河支流 / 80
第二章 倫敦的基礎設施——大都市的創建/ 91
運河/ 92
鐵路/ 107
捷運/ 128
第三章 倫敦的道路和人行道——日益加劇的矛盾與衝突/ 141
內城道路/ 142
外圍道路/ 164
行人、腳踏車和公共汽車/ 179
第四章 土地利用/ 209
景觀、公園和花園/ 210
結論:倫敦的城市培育/ 230
附錄:參考文獻及資料/ 251
特里·法雷爾總體規劃和場所營造項目/ 254
譯跋/ 256
精彩文摘
布倫特河和李河,作為倫敦的鎮尺,構成倫敦市內及其周圍水系的基本骨架。它們都是開敞的河流,以便通航,最終成了倫敦的工業區。這兩條河及以它們為基礎所建造的水路網路,將在運河一節中進一步討論。東邊,攝政運河在萊姆豪斯盆地(Limehouse Basin)終結。為使運河與李河相接,繞過圍繞狗島的泰晤士河,建造了許多隧道,如萊姆豪斯隧道等。隨著泰晤士河口開發計畫的實施,經過19 世紀和20 世紀的工業大發展之後,這兩條河流又一次成為關注的中心。工業城鎮和村莊,如羅澤海斯(Rotherhithe)、泡普勒、德特福德、查爾頓(Charlton)、加寧、普拉姆斯戴德(Plumstead)、達根漢姆(Dagenham)、格林希澤(Greenhithe)、格雷夫森德和蒂爾伯里,在這裡興起,為在這裡工作的人提供住所,但與蘭開夏郡沿岸磨坊和工廠的開發情況有所不同。這些地區現在仍繼續為倫敦提供勞力來源。
在倫敦的這一段,令人激動的就是泰晤士河口計畫,在這一計畫的推動下,它成了不列顛島上最大的城市更新復興項目的中心。這種復興更新不局限於南部的港口區和斯特拉福德的新火車站地區(海峽隧道鐵路在這裡停靠,然後最終抵達倫敦),也包括2012 年奧運會場館。英國內河航運公司正在對航運系統進行重新規劃安排,計畫在三磨坊島(Three Mills Island)新建一道閘門—普雷斯科特閘門(Prescott Lock,不是以前首相的名字命名),以期在低潮時把水留住,這樣船隻就可一直向上,直到越過2012 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場館所在地。普雷斯科特閘門,將使弓背河(Bow Back River)得以通航,這一水系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大部分被放棄了。但是,現在,將要被整合進奧林匹克公園之中。這一地區的水上交通將得以恢復,包括休閒娛樂型船隻和工業用船隻,以及為新開發居住區循環發展服務的垃圾運輸船。
再向北,在哈克尼,與李河相關聯的溝渠、閘門、經過改造的天然水道、人工運河,以及人工湖和池塘,都與各種工業活動具有密切的聯繫。這使整個李河河谷地區,成了一處以水為基礎的景觀,並且將來有一天,預想中的新城,就會有一個很流行的名字—水城,並在這裡出現。西面,布倫特福德河的情況與李河差不多,同樣也是河道網路、人造港口和運河體系。與倫敦相連的第一條運河就在這裡,大運河(第一段1794 年建成啟用)流向布倫特河,將它與伯明罕和北面相連,成為重要工業基地。從這裡可以通往大西路(The Great West Road),通往裡丁(Reading)、布里斯托和威爾斯等倫敦城外的地區。
在倫敦的這一段,令人激動的就是泰晤士河口計畫,在這一計畫的推動下,它成了不列顛島上最大的城市更新復興項目的中心。這種復興更新不局限於南部的港口區和斯特拉福德的新火車站地區(海峽隧道鐵路在這裡停靠,然後最終抵達倫敦),也包括2012 年奧運會場館。英國內河航運公司正在對航運系統進行重新規劃安排,計畫在三磨坊島(Three Mills Island)新建一道閘門—普雷斯科特閘門(Prescott Lock,不是以前首相的名字命名),以期在低潮時把水留住,這樣船隻就可一直向上,直到越過2012 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場館所在地。普雷斯科特閘門,將使弓背河(Bow Back River)得以通航,這一水系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大部分被放棄了。但是,現在,將要被整合進奧林匹克公園之中。這一地區的水上交通將得以恢復,包括休閒娛樂型船隻和工業用船隻,以及為新開發居住區循環發展服務的垃圾運輸船。
再向北,在哈克尼,與李河相關聯的溝渠、閘門、經過改造的天然水道、人工運河,以及人工湖和池塘,都與各種工業活動具有密切的聯繫。這使整個李河河谷地區,成了一處以水為基礎的景觀,並且將來有一天,預想中的新城,就會有一個很流行的名字—水城,並在這裡出現。西面,布倫特福德河的情況與李河差不多,同樣也是河道網路、人造港口和運河體系。與倫敦相連的第一條運河就在這裡,大運河(第一段1794 年建成啟用)流向布倫特河,將它與伯明罕和北面相連,成為重要工業基地。從這裡可以通往大西路(The Great West Road),通往裡丁(Reading)、布里斯托和威爾斯等倫敦城外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