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地生境隔離效應評價及最佳化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荀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綠地生境隔離效應評價及最佳化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荀斌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化率日益提高,對理解城市化帶來的環境影響和加強區域環境質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在“3S”與數學建模技術的支持下,採用生態學、地理學、圖形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理論與方法,以城市綠地生境及依存的動物複合種群為研究對象,建立城市綠地生境隔離效應評價模型與參數採集方法,模擬和評價新增城市用地的規模、形態和位置等因素累積導致的綠地生境系統的功能隔離,對過去和未來城市擴展造成的生境隔離效應的時空動態進行定量化、可視化表達,為隔離效應嚴重的生態脆弱區尋求最佳化途徑。本研究為科學認識城市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效應,合理規劃和最佳化城市土地利用,科學保護和管理城市生態資源,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持。
結題摘要
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化率日益提高,對理解城市化帶來的環境影響和加強區域環境質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在“3S”與數學建模技術的支持下,採用生態學、地理學、圖形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理論與方法,以城市綠地生境及依存的動物複合種群為研究對象,建立綠地生境網路系統,構建基於生境質量和空間結構的多尺度綠地網路連線度評價體系,通過動物複合種群對生境系統結構變化的功能回響,評價和模擬歷史和未來城市土地利用變化對綠地生境系統結構和功能連線度的影響,並通過綜合考慮對生態保護區產生隔離效應的城市用地的規模、形態和位置等因素,構建城市隔離效應指數,研究不同擴展模式的新增城市用地對重要生態區的隔離影響。最後,識別維繫綠地生境系統連線度的關鍵點、敏感區和脆弱區並進行可視化表達,進行城市綠地生境網路綜合最佳化並提出生態風險防範的相關措施。 研究結果表明,1980-2005年,深圳綠地生境面積減少近50%,質量持續下降,NPP總量減少了64.41%,生境破碎化程度增加。綠地生境網路結構和功能連線度持續下降。對維繫生境網路連線度和穩定性起關鍵作用的斑塊和功能連線路徑不斷受到城市土地利用變化的影響。城市擴展對重要生態區(KEAs)的隔離效應不斷增強,城市隔離指數(UII)增加了近200倍,隔離影響範圍持續擴大,由經濟特區向特區外擴展。在生境損失情景中,當移除斑塊的面積超過2 km2時,整個生境系統結構和功能連線度急劇下降。隨景觀基質滲透性的降低,物種遷移運動的阻力增大,生境網路的結構和功能連線度不斷降低。當核心生境緩衝寬度為1200 m時,整個生境系統的連線度和可利用性提高最快。 本研究為科學認識城市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效應,合理規劃和最佳化城市土地利用,科學保護和管理城市生態資源,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