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歷史建築保護現狀

城市歷史建築保護現狀

短短30年,全國已消失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遭到近乎毀滅性拆除,取而代之是大批喪失個性的高樓大廈。作為城市歷史的“活化石”,古建築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傳承價值。“個性”消失的背後意味著文化歷史傳承的斷檔。城鎮化城市化進程中,包括古建築在內的一些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建築如何保護和延續,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城市開發與文物保護及文化傳承的矛盾,是城市發展中面臨的緊迫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歷史建築保護現狀 
  • 現狀原因:城市歷史建築正在遭遇毀滅性拆除
  • 採訪專家馮冬青、王小舟
綜述,拆與建的循環,開發與保護,當務之急,

綜述

上海,荒廢了近8年之久的張愛玲母校——百年名校聖瑪利亞女校舊址駛進施工隊伍,原址將建三棟摩天大樓。學校7幢歷史建築中,只有作為重點保護對象的鐘樓一幢房子還存在並做保護。
短短30年,全國已消失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遭到近乎毀滅性拆除,取而代之是大批喪失個性的高樓大廈。作為城市歷史的“活化石”,古建築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傳承價值。“個性”消失的背後意味著文化歷史傳承的斷檔。城鎮化城市化進程中,包括古建築在內的一些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建築如何保護和延續,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城市開發與文物保護及文化傳承的矛盾,是城市發展中面臨的緊迫命題。
不久前,廣州金陵台、妙高台未能在“緩拆令”下倖免,一夜之間兩處民國建築面目全非;西安玄奘法師埋骨寺廟面臨拆除危機,引起軒然大波,民眾疾呼“大師兄快來救救師父”;河南被譽為“文曲星座”的清代書院也遭強拆。 數據顯示,短短30年間,全國已消失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業內人士認為,城市歷史建築正在遭遇毀滅性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缺少個性的高樓。而這些背後是城市歷史“活化石”的消亡和文化歷史傳承記憶的消失。如何將搶救性保護與科學的城市規劃相結合,從根本上解決歷史建築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已成城市化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拆與建的循環

中國傳統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以自身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底蘊,在世界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歷史建築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研究歷史的實物例證,不僅為旅遊業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也是現代建築設計和藝術創作的重要借鑑。 業內人士表示,歷史建築在保存過程中,由於人為造成的損失不計其數。歷史建築同其他歷史文物一樣,不可能再生產,也不可能再建造,一經破壞便無法挽回。
資深古建築研究專家馮冬青對中國工人日報記者表示,現在歷史建築受到的最大威脅來自房地產開發商。一些開發商為了爭取利潤最大化,遇到老建築往往會“先下手為強”,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拆除,許多老建築常常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廢墟。
為了彌補,“邊拆邊建”已成“風潮”。一些地方民眾往往在歷史建築遭到拆除後才了解其文化價值。而以“維修”和“保護”為名的推倒和拆除背後,是不斷重建和仿古。很多學者質疑,不惜投入巨資仿製知名古建築,再造鳳凰、重塑汴京的意義何在? “重建的歷史建築就好比列印的名畫,技術再好也不能傳遞出原作品的文化意蘊。特定年代和歷史背景衍生出特定文化,而歷史建築更是研究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文化風俗特色的重要實物例證,其價值用金錢無法衡量。”馮冬青說,如果只是依靠現代技術手段複製,那些古代歷史文化記憶就無法接續,這樣的“假古董”,不要也罷。 還有專家指出,一直以來,國內很多地方對待歷史建築修繕的態度是“修舊如新”,而非“修舊如舊”,每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繕而是整體重建,因而造成對古建築的再次破壞。
比如“四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雖最早建於公元716年,唐代韻味如今早已蕩然無存。不少歷史建築不論其始建朝代,最後往往都變成明清建築式樣,“千樓一面”的感覺令很多業內人士扼腕。

開發與保護

調查發現,GDP主導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片面的政績觀是歷史建築保護不力的核心原因。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讓歷史建築保護舉步維艱。歷史建築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旅遊行業上,但那些年久失修的老建築對開發商來說沒有開發利用價值,因此很容易被“拆遷”。一些地方官員片面的政績觀也讓許多古建築遭遇滅頂之災。有學者指出,地方官員任期很短,要在短短4年內做出一番業績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於是一些人開始通過房地產開發等方式快速積累政績。即使一些官員有保護的想法,也難以保證在其卸任後獲得可持續傳承和保護。 而這也直接導致很多地方城市規劃出現巨觀戰略偏差。調查發現,行政主導前提下,一些地方忽視了最重要的可持續發展原則,片面注重經濟效益,沒有為城市中的文化遺蹟和歷史建築等預留出空間。甚至一些地方歷史建築在前期規劃中就被“規劃掉”了,專業人士的調研和建議,很難進入當地決策層的“規劃”。
事實上,法律對達到文物級別老建築有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以及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都受國家保護。然而不少地方落實並不到位。
關於歷史文化建築的修繕和保護,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小舟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資金短缺。歷史文化建築的修繕造價要比翻新或仿建高出許多,這筆資金單靠政府遠遠不夠。其次是整體環境保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讓歷史建築成為孤立的個體,缺少環境也無法凸顯其價值。此外,歷史建築本身的建築格局和現狀也堪憂。很多歷史建築保存到今天已成“危房”,一些供水、燃氣等管道沒有辦法鋪設,居民生活環境非常惡劣等等問題都需要考慮到。

當務之急

轉變觀念與加強監管並重:
轉變地方發展觀念是當務之急。這成為業內人士共識。 王小舟表示,最重要的是轉變地方政府和官員的政績觀;同時向民眾普及相關的保護觀念,在全社會形成保護歷史建築的氛圍;還應注重通過政策設計和科學規劃引導開發商將保護工作融入開發建設工程中;並從對歷史建築保護中,挖掘和開發其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王小舟認為,與一些已開發國家將歷史建築當作財產保護相比,我國不少地方還處在公眾、開發商、政府三方博弈狀態中,“保護歷史建築”成為全社會共識尚需時日。城市規劃先行也很重要。專家認為,應在前期對整個區域內歷史建築進行充分調查和統計,給歷史建築留下一席之地。馮冬青說,“城鎮化固然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更應注重保留傳統建築特色。” 明確部門職責和加大監管力度也是業內人士的呼籲。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杜繼鋒律師認為,儘管在2008年我國已施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但目前看來保護作用微乎其微,即便在“緩拆令”下也有開發商強拆歷史建築事件發生,因此,不僅相關政策法規需進一步完善充實,主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和輿論監督力度也應加大。
創新型的開發和保護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只要有好的創意,歷史建築也能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在保留其特性基礎上增添一些新的元素進行創新性開發,不失為歷史建築保護的好辦法。在杜繼鋒看來,上海“新天地”開發和保護的案例值得推崇。當地在開發過程中對石庫門老居民建築實施“整舊如舊”,建設成為城市新景觀,讓古建築與新建築融合為一體,創造出新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