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技術

城市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技術

《城市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技術》是2018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旭、葉蔚、徐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技術 
  • 作者:張旭、葉蔚、徐琳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頁數:258 頁
  • 定價:13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6088339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城市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技術的主旨是保障城市地下空間的安全、健康、舒適和節能環保。全書的主要特色是圍繞地下商場、捷運車站、地下車庫、地下綜合體聯絡通道、地下科學實驗室、地下公路隧道等典型城市地下空間,系統闡述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①主要污染物來源及其擴散特性;②運營通風設計方法與適用的環境控制技術;③火災等事故條件下的煙氣擴散規律及防排煙控制技術。全書結合作者多年來的研究,內容反映了當前在城市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技術方面的一部分新成果與新趨勢,有助於讀者加深對地下空間環境控制技術新進展的了解與認識,並推動相關研究的深化和新成果的套用轉化。
《城市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技術》可供從事城市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的設計、運行與管理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決策、制定行業規範等技術人員參考與套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及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等相關專業作教學使用。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1 緒論
1.1 城市地下空間的類型與特點
1.1.1 地下人防工程
1.1.2 地下商場
1.1.3 地下車庫及其交通聯絡通道
1.1.4 捷運車站
1.1.5 公路隧道
1.1.6 地下科學實驗室
1.2 城市地下空間的發展
1.2.1 城市地下空間的現狀
1.2.2 城市地下空間的展望
1.3 城市地下空間的環境特點與主要污染物
1.3.1 城市地下空間的環境特點
1.3.2 城市地下空間的典型污染源和污染物
1.4 城市地下空間的環境控制技術
1.4.1 地下空間環境控制技術現狀
1.4.2 相關標準和規範
參考文獻
2 地下商場的通風與環境控制
2.1 地下商場的熱濕負荷
2.1.1 地下商場的冷熱負荷特性
2.1.2 地下商場的濕負荷特性
2.2 地下商場的污染物特徵
2.2.1 常見污染物水平
2.2.2 地下商場的空氣品質要求
2.3 地下商場的運營通風、空調設計理論
2.3.1 地下商場的最小新風量及通風量計算方法
2.3.2 地下商場的空調冷熱負荷計算方法
2.3.3 地下商場的空調濕負荷計算方法
2.3.4 地下商場污染物的淨化方法
2.4 地下商場的防排煙設計與人員逃生
2.4.1 地下商場的火災誘因及重點防控對象
2.4.2 地下商場消防與防排煙設計
2.4.3 地下商場的人員逃生與疏散
參考文獻
3 地下車庫、地下聯絡通道、地下人防工程及地下實驗室的通風與環境控制
3.1 典型污染物及其放散特徵
3.1.1 地下車庫、地下聯絡通道污染物放散特徵
3.1.2 機動車尾氣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3.1.3 地下人防工程污染物放散特徵
3.2 地下車庫的通風
3.2.1 地下車庫CO濃度標準
3.2.2 地下車庫CO濃度水平調研
3.2.3 地下車庫的運營通風量計算
3.2.4 自然通風可行性與設計方法
3.2.5 無風管誘導通風系統的設計方法
3.2.6 地下車庫的防排煙設計方法
3.3 城市地下交通聯絡通道的通風
3.3.1 城市地下交通聯絡通道的特殊性
3.3.2 城市地下交通聯絡通道的運營通風
3.3.3 城市地下交通聯絡通道的防排煙設計
3.4 地下人防工程的通風
3.4.1 地下人防工程的戰時通風與平戰轉化
3.4.2 地下人防工程的平時保護性通風措施
3.5 地下實驗室的通風與環境控制
3.5.1 地下實驗室通風系統設計
3.5.2 地下實驗室通風系統主要設備
參考文獻
4 捷運車站的通風與環境控制
4.1 捷運車站的熱濕負荷
4.1.1 捷運車站的熱負荷特性
4.1.2 捷運車站的濕負荷特性
4.2 捷運車站的污染物特徵
4.2.1 捷運車站及車廂的空氣品質要求
4.2.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水平
4.3 捷運車站的運營通風、空調設計
4.3.1 捷運車站通風空調設計中的開式系統與閉式系統
4.3.2 採用禁止門系統的車站通風空調設計
4.3.3 捷運車站區間活塞風及自然通風的利用
4.4 捷運車站的防排煙設計與人員逃生
4.4.1 捷運車站的煙氣傳播規律與防排煙設計
4.4.2 捷運車站的人員疏散與逃生
4.4.3 捷運車站區間隧道的煙氣傳播規律與防排煙設計
參考文獻
5 城市公路隧道的污染物濃度分布規律與限值
5.1 公路隧道的污染物與設計限值
5.1.1 CO設計濃度的發展歷史
5.1.2 煙塵的設計濃度
5.1.3 NOx的設計濃度
5.2 公路隧道通風方式及其主要特點
5.2.1 公路隧道主要的通風方式
5.2.2 縱向通風的主要特點
5.2.3 半橫向和全橫向通風的主要特點
5.3 公路隧道污染物濃度分布規律及計算
5.3.1 縱向通風的污染物濃度分布規律的計算
5.3.2 半橫向通風的污染物濃度分布規律的計算
5.3.3 全橫向通風的污染物濃度分布規律的計算
5.3.4 溫升對污染物濃度分布規律的影響
5.4 公路隧道內CO濃度限值的討論
5.4.1 CO濃度與CFK方程
5.4.2 改進的CFK方程與參數取值
5.4.3 隧道CO設計濃度的討論
參考文獻
6 城市公路隧道的通風技術發展
6.1 公路隧道需風量的計算方法
6.1.1 稀釋CO的需風量
6.1.2 稀釋煙塵的需風量
6.1.3 換氣次數的需風量
6.2 公路隧道主要阻力和動力的計算
6.2.1 公路隧道自然通風力和交通通風力
6.2.2 公路隧道通風阻力的計算
6.3 縱向通風的設計與計算
6.3.1 全射流縱向通風
6.3.2 集中送入式縱向通風
6.3.3 通風井排出式縱向通風
6.3.4 通風井送排式縱向通風
6.3.5 吸塵式縱向通風
6.4 半橫向和全橫向通風的設計計算
6.4.1 半橫向通風
6.4.2 全橫向通風
6.5 現代隧道通風技術的發展
6.5.1 公鐵共建隧道的壓力波
6.5.2 迴旋通風隧道的可行性
6.5.3 隧道溫升與噴霧降溫技術的套用
6.5.4 隧道多匝道的氣流分布特性
參考文獻
7 城市公路隧道火災煙氣擴散及通風控制理論
7.1 公路隧道火災事故調研
7.1.1 公路隧道火災事故原因分析
7.1.2 隧道火災燃燒控制機理分析
7.2 公路隧道火災場景設計
7.2.1 熱釋放速率
7.2.2 火災煙氣生成量
7.2.3 公路隧道火災場景設定
7.3 公路隧道內風流壓力平衡及縱向風速計算
7.3.1 煙阻塞效應的提出
7.3.2 公路隧道內縱向風速變化規律
7.4 排風口煙阻塞效應分析
7.4.1 臨界熱煙氣層厚度
7.4.2 公路隧道用大尺度排風口的煙氣擴散特性
7.5 火焰、浮羽流煙氣熱參數理論預測
7.5.1 火焰結構分區
7.5.2 浮羽流起點燃燒熱參數的確定
7.5.3 縱向風流作用下羽流偏轉流動模型
7.6 自然通風排煙隧道的限制
7.7 縱向通風隧道火災煙氣控制
7.7.1 臨界風速的合理確定
7.7.2 不同國家規範對隧道設計風速的要求
7.7.3 分段縱向排煙隧道煙氣控制與縱向風速的關係
7.8 集中排煙隧道火災煙氣擴散規律及控制
7.8.1 隧道內煙氣擴散規律分析
7.8.2 耦合煙氣控制參數尋優分析
參考文獻
8 城市地下空間運營節能措施
8.1 地源熱泵與地下空間的通風與空調系統
8.1.1 地下空間土壤源熱泵系統的利弊
8.1.2 地下空間土壤源熱泵系統的研究進展
8.1.3 地下空間土壤源熱泵技術的套用
8.2 地下空間通風空調系統的節能措施
8.2.1 通風系統的變頻調節與智慧型控制
8.2.2 複合通風在地下空間的發展
8.2.3 需求控制通風(DCV)在地下空間的發展
8.3 地下空間通風空調系統的改進措施
8.3.1 地下車庫
8.3.2 捷運
8.3.2 地下商場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有罩設備和用具顯熱散熱冷負荷係數
附錄B 無罩設備和用具顯熱散熱冷負荷係數
附錄C 照明設備散熱的冷負荷係數
附錄D 人體顯熱散熱的冷負荷係數
附錄E 不同條件下成年男子散熱、散濕量
索引

作者簡介

張旭,博士,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暖通空調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上海製冷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暖通空調》雜誌理事會副主任,《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目前,已發表科研論文400餘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100餘篇,主編《熱泵技術》、《能源環境技術》等專著。
自1982年以來,一直從事暖通空調和建築節能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2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國際合作科研項目、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項目和重大市政工程中相關關鍵技術的研究。研究方向為複雜通風系統及其相關基礎理論,暖通空調基礎理論研究(熱舒適、室內空氣品質),空調熱濕交換過程及其套用,新型暖通空調製冷系統(多在線上性能,地源熱泵,新型末端),能源與環境綜合評價方法(生命周期評價)及大氣污染控制,低成本村鎮能源系統評價與構建模式等。部分研究成果曾獲“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重大科技進步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等。另外,與地下空間通風與環境控制有關的部分研究成果即“城市長大隧道環控與防災及節能綜合技術研究與套用”獲2008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超大特長盾構法隧道設計關鍵技術”獲2012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葉蔚,博士,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暖通空調研究所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長大空間複雜通風理論、室內空氣品質等相關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項子課題2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第10批)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一等)項目(第57批)1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以通訊作者身份發表的論文被SCI,EI,CSCD收錄的有20餘篇。入選同濟大學青年優秀人才培養行動計畫,曾獲“同濟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及3次國內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
徐琳,博士,山東建築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築節能、隧道通風及防火。先後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1項。研究成果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在隧道通風及防火領域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完成多項隧道、捷運、城市地下聯絡通道工程項目的通風設計、性能化消防等論證工作。擁有豐富的工程項目設計、諮詢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