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物品供給中的政府與第三部門合作關係:以上海市社區矯正為例

城市公共物品供給中的政府與第三部門合作關係:以上海市社區矯正為例

《城市公共物品供給中的政府與第三部門合作關係:以上海市社區矯正為例》是2010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孫輝編寫。

基本介紹

  • 書名:城市公共物品供給中的政府與第三部門合作關係:以上海市社區矯正為例
  • 頁數:  307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叢書名: 城市公共服務與合作治理叢書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60841960, 7560841961
條形碼: 9787560841960
尺寸: 19.8 x 14 x 1.4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孫輝,博士。現就職於政府部門。教育背景:安徽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華東師範大學法學碩士,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有城市公共事務治理,政府與第三部門夥伴關係、制度分析與公共政策、法經濟學與犯罪預防等。近年來,先後主持和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多項獲省市級優秀成果獎。在相關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

內容簡介

《城市公共物品供給中的政府與第三部門合作關係:以上海市社區矯正為例》全面系統地分析公共物品政府提供、市場提供以及政府和市場合作提供的理論及模式,在此基礎上重點研究了政府與第三部門結成夥伴關係,提供公共性程度比較高的公共物品的制度安排,為解決城市公共事務治理中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提供了第三條道路。同時以上海市社區矯正工作為切入點,分析了這種制度安排在實踐中的操作路徑、“實然”與“應然”之間的差距及這種差距產生的原因,最後提出了縮小這種差距的系統的對策設計。作者以系統縝密的理論分析和豐富翔實的實證案例,為我們展示了城市公共事務治理中的嶄新的圖譜。《城市公共物品供給中的政府與第三部門合作關係:以上海市社區矯正為例》適用於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和城市管理人員閱讀,也適用於公共經濟學、公共管理學、法經濟學相關專業的學生作參考。

目錄

總序
第1章 引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從一個案例說開去
1.1.2 罪犯矯正政府壟斷經營的不適應
1.1.3 持續增長的犯罪率對監獄矯正模式提出了挑戰
1.1.4 社區矯正的實踐探索
1.1.5 第三部門的迅猛發展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社區矯正
1.2.2 第三部門
1.3 研究方法、架構及主要創新點
1.3.1 研究方法、技術路線
1.3.2 本書架構
1.3.3 主要創新點
第2章 社區矯正第三部門參與的有關文獻研究
2.1 公共物品理論及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研究綜述
2.1.1 公共物品理論研究述評
2.1.2 公共物品供給的模式研究
2.2 社區矯正理論研究綜述
2.2.1 國內學者關於社區矯正研究的綜述
2.2.2 國外學者關於社區矯正研究的綜述
2.3 第三部門理論研究綜述
2.3.1 國內學者關於第三部門理論研究綜述
2.3.2 國外學者關於第三部門理論研究綜述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第三部門參與社區矯正的理論和邏輯分析
3.1 公共物品供給模式的範式遷移
3.1.1 政府主導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式
3.1.2 市場主導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式
3.1.3 政府與市場公私合作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式
3.1.4 政府與第三部門夥伴關係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式
3.2 公共物品提供與生產區分理論
3.3 志願失靈理論
3.4 犯罪經濟學理論與人們對預防犯罪認識的深化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上海市監獄矯正:政府一元主體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式
4.1 上海市傳統監獄矯正模式的形成友特點
4.1.1 上海市傳統監獄矯正模式的形成
4.1.2 上海市傳統監獄矯正模式的特點
4.2 上海市監獄矯正存在的問題與弊端
4.2.1 罪犯矯正政府安排和政府生產的合一性
4.2.2 工作主體方面的單一性
4.2.3 目標指向方面的一元控制性
4.3 上海市監獄矯正刑罰執行的低效率
4.3.1 刑罰執行中的效率
4.3.2 公共財政投入產出的低效
4.3.3 監獄矯正對象“再社會化”的困難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上海市社區矯正:政府與第三部門合作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式
5.1 行刑理論和實踐的演變與社區矯正的提出
5.1.1 行刑制度演變的五個階段
5.1.2 社區矯正的理論基礎
5.1.3 社會結構從一元到三元的轉型
5.2 上海市社區矯正工作的探索與發展
5.2.1 上海社區矯正的歷史
5.2.2 上海正式啟動社區矯正工作的探索
5.3 上海市社區矯正與監獄矯正模式的比較
5.3.1 罪犯矯正政府安排和政府生產的適度分離
5.3.2 工作主體和經費投入主體一元向多元的轉變
5.3.3 公共財政投入/產出效率的提高
5.3.4 刑罰執行效果得到有效的改進
5.4 上海市社區矯正的制度設計分析
5.4.1 重建了有關各方的互信
5.4.2 實現了罪犯矯正經費投入的平衡
5.4.3 發展了公共物品供給模式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上海社區矯正存在的問題:實然與應然的背離
6.1 志願失靈問題
6.1.1 需要層次理論
6.1.2 司法社工有效激勵不足
6.1.3 司法社工專業性不足
6.1.4 社會扶助力量不足
6.2 上海市社區矯正中的競爭不足問題
6.2.1 有關立法阻礙第三部門競爭機制的建立
6.2.2 競爭不足影響社區矯正工作效率和政府部門的選擇
6.3 社工組織獨立性缺失的問題
6.3.1 組織的承諾及使命感的模糊
6.3.2 財政來源的單一性
6.3.3 良好的公眾基礎的相對缺失
6.3.4 能力的不足
6.4 社團管理行政化問題
6.4.1 政府與第三部門關係的四種基本模式
6.4.2 現實中的“合作的賣者”
6.4.3 社工組織管理行政化分析
6.5 夥伴關係中政府的“缺位”和“不到位”
6.6 效益評估標準和評估機制的缺失
6.7 本章小結
附錄一
附錄二
第7章 改進上海市社區矯正工作成效的舉措研究:未來對策指向
7.1 改善社區矯正的法律環境
7.1.1 中國有關第三部門立法的基本狀況
7.1.2 制約中國第三部門發展的法律瓶頸
7.1.3 改善社區矯正法律環境的對策與建議
7.2 釐清政府與第三部門之間的關係
7.2.1 明確政府與社工組織之間的職能關係
7.2.2 界定政府與社工組織之間的責任邊界
7.3 建立第三部門參與社區矯正的競爭機制
7.3.1 社工組織也需要競爭
7.3.2 修改限制第三部門競爭的法律條款
7.3.3 培養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第三部門競爭主體
7.3.4 暢通司法社工組織的進口和出口
7.4 增強公眾的參與意識
7.4.1 社區矯正工作需要多元化的參與主體
7.4.2 轉變保守的重刑觀念
7.4.3 發展社區矯正志願者隊伍
7.5 建立社工組織的有效激勵
7.5.1 激勵機制與第三部門的激勵所在
7.5.2 增強社工的內外激強度
7.6 擴大社區矯正對象的適用範圍
7.7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束語
8.1 研究的主要成果
8.2 研究的實踐價值和理論意義
8.2.1 研究的實踐價值
8.2.2 研究的理論意義
8.3 進一步研究的展望
8.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