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行政村

城子行政村

據《東明縣地名志》記載,城子村清末屬東明縣第六鄉;1933年屬新六區;1944年屬第二區;1956年屬東明集鄉;1958年至今屬東明集人民公社(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城子行政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電話區號:0530
  • 郵政區碼:274509
  • 地理位置:縣城南16公里,鎮政府駐地0.5公里處
  • 人口:1359人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機場:濟南機場
  • 火車站:東明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R
地理位置,歷史記載,光榮事跡,教育情況,經濟情況,

地理位置

城子行政村為一個自然村。東與東明集相連,西與袁長營、郝士廉村接壤,南與段磨營村相望,北與柳元屯、賀莊毗鄰。長(興)金(鄉)公路從村南穿過,東連262省道,西接106國道,交通便利。南有東魚河,北有五乾渠,水利條件良好。全村共有290戶,其中哈尼族、阿昌族各1人。耕地面積3730畝,土壤屬壤質潮土,土質肥沃,適宜小麥、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長。

歷史記載

據《東明縣地名志》記載,元末明初,由楊氏建村,因村落離原東明縣城(今東明集)較近,故名楊城子。後楊氏外遷,村名演變為城子村。城子村現有:盧、王、周、張、劉、趙、段、金、陳、邵、韓、袁、李、帥、唐、艾等16個姓氏。其中盧姓,清朝乾隆年間由本縣盧寨遷來,現有184戶862人;王姓和韓姓,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現有57戶281人和3戶11人。其餘姓氏:民國時期遷來的有:陳、帥、張、劉4姓;建國初期遷來的有段、袁2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遷來的有(張)、(劉)、趙、金、李、唐6姓;1996年遷來的有艾姓;周姓遷入時間不詳。原有朱、林2姓消失。
該村原居民1956年有盧、徐、安等3戶遷黑龍江樺川縣;1957年王江柱、盧德林、陳堂貴等7戶遷新疆農七師;1957年王金林、劉高升2戶遷湖北;1958年盧建新等3戶遷西藏。1984年,盧銀鈴、王桐錘等4戶經大隊同意,搬遷至村西1公里處建立新村,現有31戶,138人,仍屬城子村。

光榮事跡

城子人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39年,村民盧鎖,盧書明滿懷抗日救國壯志投身革命,參加八路軍,編入晉魯豫支隊,後隨部隊南下編入新四軍。1945年,成立村農會,周安任會長,相繼成立模範班(班長王麻六),兒童團(團長盧子義),婦救會(主任張愛蘭)。發動民眾鬥地主,分浮財。
1948年,村民林樹堂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兒童團團長盧子義參加解放軍,歷任連副指導員,營副指導員和獨立營副政委,先後參加了豫東戰役、開封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解放貴州戰役,榮獲濟南、淮海、渡江戰役及解放勝利紀念章。周留榜和周銀山參加革命後,先後於1945年5月和1946年犧牲在蔡胡同和陸圈鎮劉堂,建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建國前,城子人遭受到日寇和國民黨軍隊的蹂躪,受盡了苦難。1940年,村民盧丙蘭、盧石圈和周保山因反抗日偽統治,被日偽軍抓送到關東挖煤,受苦數月,逃回家鄉。
1946年,國軍68軍劉汝明部盤踞在當地,強迫村民和周邊村莊大批民眾修建城子村圍村土寨,寨牆底寬7米,上寬2米,高4米,周圍挖寨溝,寬6米,深2米,東門直通東明集,與駐紮在東明集的國民黨軍隊遙相呼應,負隅頑抗。1948年8月某夜,寨牆被八路軍攻開,俘敵一個連。寨牆部分遣跡尚存。

教育情況

城子人歷來崇尚文化,重視教育。明代,曾有嘉慶戊子科武舉人盧化鯤和6名生員。清光緒年間,生員盧存誠在村里首辦私塾,招收本村和周邊村農家子弟,免收束修,教授“四書”、“五經”,以治學嚴謹,飲譽鄉里。此後,生員盧硯田,宿儒盧煊良、盧高山繼辦私塾,直至解放。1949年村里辦起公立國小,有教師1人,學生70多人,兩個複試班。1951年,在天主教堂舊址建國小,校舍10間,教師2名,學生80多名。1977年重新建校,占地5畝,校舍30間。2000年,村里投資18萬元,建教學樓一棟,教室18間。
2005年全縣教育機構調整時,合併到東明集完小。城子國小建校幾十年來,先後培養出大學生86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研究生2人,湧現出副縣級以上幹部8人,科級幹部1人,獲得副高級以上職稱的10人,“全國民政工作模範幹部”1人,省勞模1人,地區級科技先進工作者1人。盧改河,博士,副廳級幹部,現任九龍衛視總裁;金國貞,高級工程師,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盧銀然,空軍上校,高級工程師,副師級、空軍技術拔尖人才;盧永新,拉薩市城關區副區長(正縣級),“全國民政工作模範幹部”、東明縣政協黨組成員盧慶林(副縣級)等,是其佼佼者的代表。
歲月滄桑,城子村民間文藝活動經久不衰。早在1930年,村里就有大平調玩會班,唱戲不化妝,有樂器伴奏,擺一張桌子,又敲、又拉、又唱,十分熱鬧,民眾叫“坐板凳頭”戲。1953年,陳留常組建了大平調劇團,也叫“窩班”,原玩會班一些人,又招收一批愛好者,購置了戲裝和道具,排演歷史劇和現代劇,在本村和當地演出,紅極一時。“二紅臉”王玉金1955年被蘭考縣選走,唱響蘭考。
“三弦手”盧雨貴選進縣文藝宣傳隊當了領導。2002年,李美玲、邵海蓮等10餘名婦女自發組織起全鎮第一個老年秧歌隊,鎮政府資助兩千元購置了服裝和樂器。縣文化館李紅老師多次親臨指導,編排出10多個秧歌舞,多次參加市、縣演出活動,曾獲“2005年全縣元宵節大型民間文藝調演二等獲”,“市第六屆大型廣場文藝演出二等獎”和縣婦聯頒發的“幗國文明隊”獎旗。秧歌隊發展到24人,樂隊6人。

經濟情況

建國前,該村土地瘠薄,十年九災,好年景,小麥畝產不過百斤,遇到災年,收成更差,甚至顆粒無收。為了養家餬口,不少人乾起推車販運的苦力活,一人推一車,一車裝三、四百斤,從彰德府(今安陽)、清豐、南樂等地,運糧、運棗到歸德府(商丘),往返幾百里,起早打晚一天走八、九十里,又苦又累,不少人因勞累落下病根。建國初期,農業生產發展緩慢,村民生活依然比較困難。
城子人堅強勤奮,吃苦耐勞,全國農業學大寨運動開展以來,城子村的農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6年秋冬,村黨支部請來專家,將全村2000多畝土地劃為大方,路、溝、橋、林統一規劃,並組織全村180名精壯勞力,每天出動60多輛架子車,苦幹80多天,平整土地2千畝,修路2千米,挖排水溝4千多米,搬運土方2萬多方;1977年冬又大幹近三個月,拉淤蓋沙200多畝,搬運土方1萬多方,沙地變成了良田。
1978年冬,投資4萬元打機井14眼,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的目標,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1979年糧食總產達到76萬斤,比1976年翻了三番,工分值由每工6分錢增加到1元零2分,集體飼養的大牲畜由34頭髮展到108頭,集體還養羊3000多隻,每人分小麥176斤,向國家交售餘糧40萬斤,歸還貸款4萬8千元,歷史上第一次解決了村民生活溫飽問題。地委書記周振興、省委書記白如冰三次來該村視察指導,《大眾日報》專題刊登了城子村糧食產量翻三番的經驗,村支部書記盧慶林還被請到省、地幹部會議上介紹經驗。
城子村是縣農業局選定的良種繁育基地。當時城子村有兩大優勢,一是與周邊外界隔離好,地理環境適合繁育良種;二是土地成方,地面平整,水利條件好。1977年開始繁良玉米“鄭丹2號”38畝,畝產達到500多斤,獲得成功。1978和1979年繁育“丹育13”每年面積都在800畝左右,收穫良種39萬斤。農業局按1:2兌換給普通玉米,另補0.17元全部回收,農民嘗到了繁育良種的甜頭。1981年開始繁育小麥良種,直到2003年的13年間,先後繁育了“泰山1號”、“濟麥20”、“54368”、“魯麥15”、“1288”、“矮早”、“黑麥”等10多個品種,年平均繁育面積保持在800畝左右,繁育農戶占全村農戶的80%,縣農業局以高於市價0.10元的價格回收70多萬斤,大大增加了農業經濟收入。
城子村林業生產發達,是全鎮植樹造林的一面旗幟。建國初期,全村人均土地8畝還多,村北有寬達1.5公里的老河道,民眾稱“官地”。村民在廣闊的老河道栽植杞柳、簿地杖(灌木)、刺槐、柳棵等樹種,建造成片林600畝,防風林帶6公里,累計植樹20萬株,沙丘河灘變成了綠洲。
1956年被縣裡評為造林模範村,盧書明被評為省勞動模範,並出席了河南省第三次農業勞模代表大會。1963年,政府號召大搞植樹造林,實行集體、個人三、七分成的政策,激勵了農民造林的積極性,當年片林面積達到600多畝,栽植楊、柳、刺槐3萬多棵。1965年大隊辦了林場,培育果樹120畝,苗圃40畝,繁育各種樹苗1.5萬株。1977年推廣桐糧間作,面積達2000畝、栽桐樹6000多棵。1978年,栽植成片楊樹林500多畝,村頭、路邊、院旁、溝側栽楊樹3萬多棵。桐樹、楊樹陸續成材,隨時更新,林業生產成為城子村民的一項可觀收入。
1992年,地區投資近百萬元在城子村北修建了“城子節制閘”,全村3千多畝耕地用上了黃河水,多年的引黃灌溉,原來的沙土地變成了肥沃的壤質土。改革開放以來,推廣了科學種田,調整了種植結構,農業生產連年豐收。200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4000千元。昔日的土坯房、茅草屋變成了磚混結構的新瓦房,不少人家蓋了樓房。機車、電動車、電視機、電話各種家用電器基本普及,城子村成為全鎮第一批進入小康的村莊之一。今天的城子村,村民生活富裕,村風文明和諧,百業興旺,到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