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赫曼,出生於1920年,是一名導演、編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里克赫曼
- 外文名:Eric.herman
- 別名:艾里克·羅麥爾 / 埃里克·羅默 / 伊力·盧馬
- 國籍:法國
- 出生日期:1920
- 逝世日期:2010
- 職業:導演 / 編劇 / 演員 / 剪輯 / 製片
簡介:,生平:,獲獎作品:,相關影評:,名人評論:,
簡介:
埃里克·侯麥Eric Rohmer性別: 男 出生地: 法國星座: 牡羊座 生卒日期: 1920-04-04 至 2010-01-11 職業: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剪輯 / 製片 更多外文名:Jean-Marie Maurice Schérer (本名) 更多中文名: 艾里克·羅麥爾 / 埃里克·羅默 / 伊力·盧馬
生平:
法國導演,是法國新浪潮中最細緻入微也是水平最穩的影人。原是一位文學教授和電影評論家,曾主持《電影筆記》的編輯工作長達七年。電影作品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對白多,如同室內劇,鏡頭簡潔,諷刺但不刻薄。題材來源於當代社會的感情糾葛和心理涌動,沒有大起大落的戲劇性。 1950年開始拍攝短片。1963年參加影片《巴黎見聞》的拍攝,導演了該片的第4個插曲《星形廣場》(1965)。從1962年起不斷拍片,其中包括三組系列:第一系列是《六個道德故事》(1962-1972),第二個系列是《喜劇與諺語》(1981-1987),第三組是《春夏秋冬的故事》(1989-1998)。
埃里克·侯麥(Eric Rohmer)生於法國南錫,是60年代法國新浪潮運動中與戈達爾、特呂福等比肩的重要人物,他導演的作品超過四十部,2001年,威尼斯電影節組委會宣布今年的金獅終身成就獎將會頒給81歲的法國導演埃里克·侯麥。侯麥原是一位文學教授和電影評論家。1950年開始拍攝短片。1963年參加影片《六位導演眼中的巴黎》的拍攝,導演了該片的第4個插曲《星形廣場》(1965)。1959年,拍了第一部長片《獅子星座》,獲得成功。此後,從1962年起不斷拍片,迄80年代拍了14部長片,其中包括兩組系列。第一系列是《六部道德故事》(1962-1972)即《蒙索的女麵包師》、《蘇珊娜的故事》、《收集男人的女人》、《慕德家一夜》、《克拉之膝》、《午後之愛》。
侯麥繼六、七十代的《六部道德故事》開始,到八十年代的《喜劇與格言》系列,再到九十年代的《四季故事》,一直孜孜不倦地闡述著他所感興趣的命題,不厭其煩地糾纏於讓人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侯麥的電影講究對白,看似普通,但其實是非常簡練與生動的,觀者看片時仿如身臨其境,體會劇中人物的心路,等影片結束,你已好像認識主人公很久了,重看時恍如老友重逢。侯麥的電影與其他大師最不同之處在於他幾乎永遠在描寫普通青年人的心理狀態,而這些看似平常的情節就是影片的全部,我們想要看個故事,但其實其中並沒有什麼故事,像我們每天的生活,娓娓道來的是我們的生活點滴,平淡中卻意味深長。
侯麥在年邁階段,對電影的追求一如既往,2007年他還推出了自己的導演新作《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他自己說:“我對電影的熱愛絲毫沒有改變,也一直用我自己的方式拍片:用不多的錢拍攝一些不賣座的電影。我喜歡拍電影,甚至當我身處攝影棚中,也竭盡全力在作品中展現自然的美。對我而言,詩意的電影風格十分重要。我始終堅持著從業之初發表的文章中闡述的電影理念。”
獲獎作品:
2007
威尼斯電影節 Golden Lion(提名)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2007)
2004
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提名)三重間諜(2004)
2001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 最佳導演(提名)英國貴婦與法國公爵(2001)
威尼斯電影節 Career Golden Lion
2000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外語片(提名)秋天的故事(1998)
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USA 最佳外語片秋天的故事(1998)
1998
威尼斯電影節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秋天的故事(1998)
威尼斯電影節 Sergio Trasatti Award - Special Mention秋天的故事(1998)
威尼斯電影節 Golden Lion(提名)秋天的故事(1998)
1993
Montréal World Film Festival Out-of-Competition大樹、市長和文化館(1993)
1992
柏林國際電影節 Competition冬天的故事(1992)
柏林國際電影節 Competition冬天的故事(1992)
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提名)冬天的故事(1992)
1990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 Luchino Visconti Award1988
凱撒獎 Best Writing - Original or Adaptation (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 ou adaptation)(提名)女友的男友(1987)
1986
威尼斯電影節 FIPRESCI Prize綠光(1986)
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影片綠光(1986)
威尼斯電影節 Golden Lion綠光(1986)
1985
凱撒獎 最佳導演(提名)圓月映花都(1984)
凱撒獎 Best Film (Meilleur film)(提名)圓月映花都(1984)
凱撒獎 Best Writing - Original (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提名)圓月映花都(1984)
French Syndicate of Cinema Critics 最佳影片圓月映花都(1984)
相關影評:
【紀念我摯愛的導演侯麥先生】“1月11日,深夜寫論文,忽然在BBS看到LadyinSatin的短訊:侯麥去世了!一霎間不敢相信,頓了兩秒鐘又心下坦然,只是想起下午重看《犧牲》的時候跟同看的兄弟老孫說,老塔固然是至高的電影之神,小的時候膜拜他是因為他展示了電影藝術可能的疆界,但是最近這個年紀覺得老塔關心的問題還是太大,比起來,我還是喜歡侯麥片子裡的人間煙火。然後又想起昨天拆封的一本枕邊書,正是侯麥的第一本小說《伊莉莎白的小屋》;片箱裡還有五張侯麥的電影未來得及觀摩,想到這裡不禁一陣傷慟,本來一直期待侯麥像奧利維拉那樣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每年一部新片,未曾想到侯麥的電影生命在《阿斯特麗和塞拉多》上畫上了一個句號。”
“只是暗暗發誓,但願有朝一日能做一個如侯麥一般有修養、有品位、有追求的人,無論是做影評,做學術還是做導演。”
《埃里克·侯麥》——“作為法國新浪潮的旗幟人物之一,埃里克·侯麥是難以形容的。他的畫面不具有顛覆性的衝擊力,題材也不具備奪人眼球的政治敏感性,劇情更算不上充滿懸念引人入勝,他的作品緩慢、優雅、細膩,但絕不是那種一味追求唯美的形式化影片,他用人物連綿不斷的語言與思辨,勾畫出電影中少有的文學性。他讓很多似乎並不適合拍成電影的劇本,成功地搬上了銀幕。當大多數導演都在追求創新變化時,尤其是《電影手冊》中一些青年人激進地批評他的電影保守時,他卻始終堅持自己的電影理念,對抗潮流。可以用其作品《午後之愛》中的一段台詞,來解釋他對於電影與時代潮流,或者說理想之於現實的衝擊:“我愛大海,不是為了將自己吞沒,將自己融化,而是在它的表面航行,循著海面的節奏,靜靜地破浪而行,以便找回我自己的節奏。”對於曾經在教育電視台擔任工作的侯麥來說,首先是名作家,其次才是電影人,但並非就可以認為電影只是他傳達小說意願的一種手段,他總是說劇本的內容,用電影拍出來,又是另一個故事,另一種味道,攝像機有它自己的語言和講述方式。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許多新浪潮導演都拍攝出了自己的代表作,侯麥也繼1959年的長篇處女作《獅子星座》之後,在1962年到1972年拍攝出了奠定他影壇地位的“道德故事”系列。很少有導演像侯麥這樣喜歡拍攝系列,而且系列中的每部作品都是在圍繞著同一個主題,樂此不疲。“道德故事”系列的主題是建構在這樣的一個構想上的:“一個男子想和某個女子結交的同時,他受到了另一個女子的挑逗。”其中心人物可以是各種不同性格和狀態的,比如《蘇珊的生涯》中靦腆青澀的貝爾朗特,《女收藏家》中熱情自由的阿德里安,又或者是《幕德家的一夜》中恪守清規戒律的工程師。侯麥藉此儘量從有限的主題中發展出更多的可能。一些不喜歡他的評論者認為,他沒有創造出什麼全新的東西,對此,侯麥自覺自己更像是音樂家,把有限的一些音符,重新組合,譜出動聽旋律。而系列中的各個影片,就像是同一主題下的變奏曲。對於為何他如此喜歡總是探討一個主題,侯麥的解釋是,這種方式比較容易傳達出他的“意念”,不去關心觀眾喜歡的題材,而是勸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同一種題材拍六次,但願六次以後,觀眾就領會其意。”
名人評論:
法國總統薩科齊說:“埃里克·侯麥是一名偉大的導演,在未來的幾年仍然會教導和激勵我們。他的作品經典而又浪漫,睿智而不傳統,光明而又嚴肅,富有情感和道德,他創造了‘侯麥’風格,這將永遠被銘記。”
法國文化部長則稱:“侯麥的作品很個人化,也很有原創性。他的影片對鐵桿影迷和普通觀眾都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