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勒·奧利維耶

埃米勒·奧利維耶

法國政治家、作家,法蘭西學院院士。早年為律師,1848年革命爆發後任臨時政府駐馬賽特派員,不久任省長,後選入議會,反對拿破崙三世的專制,在將第二帝國從專制帝國改為自由帝國當眾發揮了重要作用,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奧利維埃因對戰爭負有一定責任被迫辭職。後僑居義大利。1873年回國,此後從事著述。

基本介紹

  • 本名:埃米勒·奧利維耶
  • 出生地:1805年7月2日
  • 去世時間:1913年8月20日
  • 英文名:Emile Ollivier
簡介,生平,

簡介

埃米勒·奧利維耶Emile Ollivier(1805年7月2日---1913年8月20日)法國政治家,演說家,曾任拿破崙三世的法務部長,力求使法蘭西第二帝國由專制帝國過渡到開明帝國,他還是1870年向普魯士宣戰的法國總理

生平

馬賽人,曾學習法律,早年曾參加社會主義運動浪漫主義運動,1848年革命爆發時任羅納河口生總特派員,1949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任法國總統,他即被免職,操律師業,1857年當選為立法大會議員,參加共和主義少數派;這個少數派號稱五人幫,激烈的反對拿破崙的專制主義。他認為革命促進社會進步,但也妨礙社會進步,因此應通過說服的方法去推行改革。1860年皇帝做出開明讓步,奧利維耶遂於共和派決裂,成為拿破崙的擁護者。
埃米勒·奧利維耶畫像埃米勒·奧利維耶畫像
1863年他再次被選入議會,主張實行自由主義改革。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後,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成立,法國的外部環境空前惡化,他組織第三黨,要求皇帝賦予完全自由,否則將不會與政府合作。1870年1月2日,拿破崙三世任命他為法務部長(第二帝國首個責任內閣),他草擬的憲法在全民公決中獲得70%的支持;該憲法將元老院降為普通上院,擴大立法團權利,大臣對議會與皇帝負責。他成了許多委員會,準備在勞工、教育、法律等方面貫徹改革。一時間他似乎通過不流血,無暴力的手段把專制帝國改造成君主立憲政體。但他上台6個月後,普法戰爭的爆發毀滅了他的工作,他不希望戰爭,但未能控制住失態的發展,當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公布埃姆斯電報時,他認為這是對法國不可容忍的侮辱,在得到議會支持的情況下遂於6月19日對普魯士宣戰,他揚言說:“我們法國軍隊是歐洲第一流的軍隊,訓練有素,具有極強的戰鬥力。說句老實話,我是以輕鬆的心情來宣布對德作戰的。”但前線法軍的慘敗,使他於同年8月9日辭職,由八里橋伯爵夏爾·庫贊·蒙托邦接任。
最後43年,廣泛涉獵,多方面發揮才能,65歲時寫成《自由帝國》,即是第二帝國的歷史,又是個人回憶錄。1870年起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13年8月20日在聖熱爾韋萊班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