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

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

在幾何學中,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是一個二十世紀初期發現的不等式。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說明了:對於任何三角形ABC和其內部的一點O,點O到三角形三條邊的距離之和總是小於或等於點O到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的距離之和的一半。

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可以認為是幾何學中的歐拉定理的一個推廣。歐拉定理聲稱三角形外接圓的半徑總是大於等於內切圓半徑的兩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
  • 外文名:Erdős–Mordell inequality
  • 學科:數學
歷史,證明一,證明二,

歷史

該不等式最早由埃爾德什在1935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提出,作為第3740號問題。兩年之後,由路易斯·莫德爾和D.F.巴羅證明。1957年,卡扎里諾夫提出了一個更簡捷的證明。之後不斷有更簡潔、更基本的證明出現。1958年班考夫(Bankoff)給出了運用正交投影和相似三角形的證明,1997年和2004年出現了使用面積不等式的證明,1993年和2001年發現了根據托勒密定理的證明。

證明一

如圖1,O為三角形ABC中的一個點。O到三角形三邊的垂線分別交三條邊於D、E、F。設線段OA、OB、OC的長度分別是x、y、z,線段OD、OE、OF的長度分別是p、q、r,那么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為:
一個初等的證明方式是使用三角函式以及均值不等式
首先,由於OF垂直於AF,OE垂直於AE,A、F、O、E四點共圓且OA為直徑,因此線段(角A為頂點A對應的內角)。
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
圖1
過點F、E作關於BC的垂線交BC於X、Y。過O作BC的平行線分別交FX、EY於U、V。由於OF垂直於AF,OE垂直於AE,
。於是:
另一方面,注意到在直角梯形中
中,斜腰EF的長度大於等於直角腰UV。因此:
類似地,還有:
三式相加,得到:
根據均值不等式,
,等等,於是最終得到:
這就是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
從證明中可以看到,等號取得的充要條件是
,也就是說不等式中的等號成立若且唯若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證明二

這種方法能得到比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的結論更強的不等式。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僅僅是給出了點O到三角形3個頂點的距離OA、OB、OC與到3條邊的距離OD、OE、OF之間的關係,但以下不等式可以給出OA、OB、OC與OX、OY、OZ(其中OX、OY、OZ是3個小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之間的關係。
圖2,由於OD≤OX,OE≤OY,OF≤OZ,如果能夠證明:OA+OB+OC≥2(OX+OY+OZ),就能直接得到我們想要的結論。
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
圖2
為了標記方便,設OA=a,OB=b,OC=c,OX=x,OY=y,OZ=z,∠BOC=2α,∠COA=2β,∠AOB=2γ。
在△BOC中,OX是角平分線。由角平分線長公式以及均值不等式
同理有
要證明
,只需要
作為參變數,將上式整理得
這是一個開口向上的拋物線,要使得該式子成立,只需要判別式非正,即:
稍加整理,得
注意到
於是只要證明
該不等式明顯成立,因此原不等式成立。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第一次我們用到了均值不等式,此時等號成立的條件為a=b=c,即O到三個頂點距離相等(即O是外心)。第二次我們用到了平方非負的性質,此時等號成立的條件是
。由於α、β、γ的位置是平等的,所以結合兩個取等條件,可以得到
,若且唯若O是外心且∠AOB=∠BOC=∠COA。又因為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弦相等,因此可以得到此時△ABC是等邊三角形,並且OA=OB=OC,三線重合,此時的OX、OY、OZ恰好與OD、OE、OF重合。即埃爾德什-莫德爾不等式取等條件是△ABC為等邊三角形且O是等邊三角形的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