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垛石村
- 地點:青島市即墨區鰲山衛街道
- 耕地面積:360畝
- 總人口:510(2008年)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人民生活,村莊建設,黨政建設,
歷史沿革
據傳,明永樂時(1403-1424年),孫姓由雲南遷至鰲山衛,其中一支又遷來此處定居。因村西小山頂上岩石堆積呈垛狀,故取村名為垛石。
1945年,村民何永岐參加八路軍。
同年9月,成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村級政權,孫保義任村長。
1949年,該村解放並成立農會,於習瑞任會長。
同年,村民孫克球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1950年,土改工作隊駐村領導土地改革,把地主、富農的土地分給貧苦農民耕種。
同年,成立識字班。
1951年,孫克敏、朱丕岐、朱丕榮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朱丕岐榮立三等功兩次。同年,開展全國性的“講衛生、除四害”運動。
1952年,成立互助組。
1953年,朱克江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5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成立新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新民社。
1958年9月,並於姚家莊,成立生產大隊,姚清法任大隊長。
同年,把民眾家的糧食集中起來,成立公共食堂,社員集中到食堂就餐。
同年,全村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都投入到大煉鋼鐵運動中,以社員家中的鐵鍋、鐵農具為原料,結果,鋼鐵煉成廢渣,損失慘重。 1960年,公共食堂停辦。
同年12月,該村單列為行政村,成立生產大隊,孫克清任大隊長。
同年,全公社出工,在該村修大型水庫一座。
1961年,該村在祠堂建起村級國小,教室3間,教師1人。
1963年,生產隊成立粉坊2個。
1964年,成立合作醫療站,孫克彥任衛生員。
同年,參加全國性的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同年,安裝有線廣播,社員在家中能收聽到新聞和文藝節目。
同年,村集體投資2000元,生產隊出工,建起村級國小,有教室7間,教師3人。
1965年,回響國家號召,村民開始實行計畫生育。同年,村集體成立粉坊1個,3個生產隊各成立粉坊1個。
1966年,成立紅衛兵組織,開展破“四舊”立“四新”運動,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8年4月,成立革命委員會,朱丕榮任主任。
同年,村集體建蘋果園13畝。 1970年,全村青壯年掃除文盲。同年,成立供銷社代銷店,周崇岱任代銷員。
1978年7月,撤銷革命委員會組織,恢復生產大隊管委會,周義學任大隊長。
1981年11月,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將集體的土地全部承包給村民耕種。
1982年,將集體的13畝蘋果園承包給村民管理。
同年,全村建櫻桃園80畝。
1984年5月,撤銷生產大隊管委會,成立村民委員會,劉元喜任村委會主任。同年,村集體和村民共同籌資12萬元,建配電室、安裝50千伏變壓器,村民用上了照明電。
1985年,村集體投資11萬元,修村內橋兩座。
同年8月,遭受9號颱風侵襲,村莊和路邊的樹木幾乎全部毀掉,房屋被淹20 余處,田間的高桿農作物全部倒伏。
1986年,村國小合併於高袁莊國小。
1988年,村民自願結合,籌資鋪設自來水管道,從山上引泉水自流到各戶,村民用上了山泉自來水。同年,村民自發興起海產品加工業,參與戶數達60%。
1989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兒童入學率達100%。
同年,全村安裝上有線電視。
1990年,村集體投資8萬元,修進村橋1座。
1992年,投資27萬元,建起村集體企業垛石磚廠。
1996年,投資37萬元,建起村集體企業振興磚廠。
1997年,即墨市農村工作隊駐村,指導村莊建設工作。
同年,投資5萬元,建村委辦公室8間。
同年,建起村幼稚園,孫彩秀任教師。
同年,村集體投資12萬元,增設50千伏變壓器1個,進行電網改造。
1998年,村集體投資7萬元,墊黃沙整修路面7500平方米,砌排水溝400米。
1999年4月,該村第六屆村民委員會第一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朱廣欽當選村委會主任。
同年,村集體投資32萬元,修馬家溝水庫1座。同年,村集體投資30萬元,建茶園
40畝。
2000年,村幼稚園合併於高袁莊幼稚園。
2003年,實行大病醫療統籌。
2005年,村集體投資3萬元,安裝路燈20盞,亮化了全村街道。
2006年,該村制定村莊建設規劃,劃出居民住宅樓區,村民當年建樓房12處。
2007年,成立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站。
2008年,該村爭取外資120萬元,硬化進村路和三條主街道,漿砌排水溝600米。
同年,該村爭取外資100萬元,於少狐澗栽銀杏樹、櫻花樹2000棵,綠化山地35畝。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農村改革開放前,該村村民均以務農為生,主要種植地瓜、花生、玉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 1949年,全村糧食畝產量90公斤,人均占有糧食100公斤。人民公社化後,生產大隊組織民眾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本建設。 1960年,全公社各生產大隊出勞力,為該村修大型水庫1 座,使全村大部分農田得到了灌溉,糧食產量不斷提高。 1981年,糧食畝產達到400 公斤,人均占有糧食190公斤。
第二、三產業
農村改革開放前,該村只在1965年成立過4個粉坊。 1970年,成立供銷社代銷店。村民靠掙工分吃飯,沒有其他經濟收入。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除進行農業生產外,還積極發展第二、三產業。 1988年,村民自發興起海產品加工業,參與戶數逐漸達到全村戶數的60%。 1992年和1996年,該村分別建起了集體企業垛石磚廠和振興磚廠。個體工商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和上班一族也迅速興起,隨著第二、三產業的壯大,該村經濟得到了飛躍發展。 200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72萬元。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0 萬元。 2008年,全村從事二、三產業人數270人,占全村勞力的90%。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
新中國成立前,該村的文化教育落後,適齡兒童不能按時入學,青壯年文盲占全村總人數的90%以上。1950年,該村成立掃盲班,學齡兒童也逐漸走進了學校。 1964年,村集體投資2000元,生產隊出工建起了村級國小。 1970年,全村青壯年掃除文盲。 1986年,該村國小合併於高袁莊,學校的教育設施更加完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該村還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成立了“青年之家”、“婦女之家”、 “人口學校”、“黨員活動室”、“老年活動室” 等,村民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至2008年,全村共有30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醫療衛生
新中國成立前,由於該村的醫療條件和民眾的衛生意識差,各種傳染性疾病不斷蔓延,村民有病無處治。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每年按時免費為村民接種各種預防疫苗,並大力宣傳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常識。1951年,開展全國性的“講衛生、除四害”運動。 1964年,該村成立合作醫療站。2003年,實行大病醫療統籌。2007 年,成立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站,村民的醫療保健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人民生活
1949年,村民人均占有糧食100公斤,人均經濟收入不足20元,過著衣不遮體,食不飽肚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64年,村民安裝上有線廣播,在家中可以收聽新聞和文藝節目。 1980年後,村民的住房從以前的土牆草披結構改為磚混結構,住房面積也從1949年的人均 8平方米增至人均30餘平方米。 1984年,村民用上了照明電,結束了用煤油燈照明的歷史。1988年,村民用上了自來水。2003 年,村民人均經濟純收入3200元。 2008年,人均經濟純收入7200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各種家用電器、汽車、機車等代步工具和通訊工具紛紛走進村民家庭。
村莊建設
新中國成立前,村民的住房破舊不堪,村莊進村路和街道坑窪不平。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農村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村容村貌不斷發生變化。1985年,村集體投資11萬元,修村內橋兩座,1990年,村集體投資8萬元,修進村橋1座。 1998年,村集體投資7萬元,墊黃沙整修路面750平方米,砌排水溝400米。2005年,村集體投資3萬元,亮化了全村街道。 2006年,該村制定出村莊建設規劃,劃出居民住宅樓區,當年建樓房12處。2008年,該村爭取外資120萬元,硬化了進村路和三條主街道,砌排水溝600米。同年,該村爭取外資100萬元,於少狐澗栽銀杏樹、櫻花樹2000棵,綠化美化山地35 畝,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黨政建設
該村1953年11月成立黨支部,周義岐任書記。1960年12月,該村單列為行政村,並成立黨支部,朱丕榮任書記。此後,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每個時期,該村黨支部都是全村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在組織和領導民眾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2008年,該支部共有黨員21人。
該村1945年9月成立村級政權,孫保義任村長。1958年9月,該村並於姚家莊。1960年12月,該村由姚家莊劃出,單列為行政村,並成立生產大隊,孫保池任大隊長。1968年4月,成立革命委員會,朱丕榮任主任。1978年7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恢復生產大隊管委會,周義學任大隊長。1984年5月,撤銷生產大隊管委會,成立村民委員會,劉元喜任村委會主任。1999年4月,該村第六屆村民委員會第一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朱廣欽當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