坻

坻是一個漢字,有兩個基本讀音,即dǐ和chí,分別有各自的釋義和用法。讀chí時指水中的小洲或高地,讀dǐ時指山坡、坻頹、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坻
  • 拼音:chí dǐ 
  • 注音:ㄔˊ ㄉㄧ
  • 規範漢字編號:3846
  • 簡體部首:土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筆順:橫豎橫撇折橫折捺
  • UniCode:U+577B
  • 四角號碼:42140
  • 倉頡:GHPM
  • GBK編碼:DBE6
字源字形,基本解釋,漢語字典,古籍解釋,音韻參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坻 字形演變坻 字形演變

基本解釋

dǐ ㄉㄧˇ
◎ 高坡地:坂坻
詳細字義
chí
〈名〉
(1)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islet;small body of land in the water]
坻,小渚也。——《說文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爾雅
為坻,為嶼,為嵁,為岩。——《小石潭記
得坻則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宛在水中坻。——《·秦風·蒹葭
(2) 另見 dǐ
基本詞義
〈名〉
(1) 山坡 [hillside]
坻,坂也。——《埤蒼
(2) 又如:坻頹(山崩;山崩之聲)
(3) ——地名用字。天津市有寶坻區 [Di,place name]
(4) 另見 chí
zhǐ
坻伏,潛藏不出。

漢語字典

[①][chí]
亦作“1”。亦作“1”。亦作“2”。
(1)水中小洲或高地。
(2)涯岸。
(3)山名。
(4)泛指山。
(5)見“坻崿”。
[②][dǐ]
(1)見“坻2隤”。
(2)地名用字。天津市有寶坻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𨻰尼切《正韻》𨻰知切,𠀤音墀。《爾雅·釋水》小渚曰沚,小沚曰坻。《詩·秦風》宛在水中坻。
又水中高地也。《詩·小雅》曾孫之庾,如坻如京。《左傳·昭十二年》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壷。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
又《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紙。止也。《左傳·昭二十九年》蔡墨論養龍官曰: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冺棄之,物乃坻伏。
又場也。《揚子·方言》梁宋之閒,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
又《廣韻》《正韻》都禮切《集韻》典禮切,𠀤音此。隴阪。秦人謂坂曰坻。《張衡·西京賦》坂坻嶻𡾹而成巘。 或作𡊆𡊇。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定母,diei
[廣 韻]:直尼切,上平6脂,chí,止開三平脂B澄
[平水韻]:上平四支·上聲四紙·上聲八薺
[國 語]:chí,dǐ
[粵 語]:ci4dai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