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坦風雨橋

坪坦風雨橋

位置:通道縣百里侗文化長廊,坪坦河上,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省西南端,與貴州、廣西接壤。9橋均始建於清代,均為木結構橋。在建橋過程中,不用釘鉚,只採用木榫卯,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濕藤綁紮法。評審專家評價其建造技術“是我國古老造橋術的尾閭,是國內橋樑建造史中最後的、罕見的一批活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坪坦風雨橋
  • 地理位置:湖南省通道縣
  • 始建時期:清代
  • 屬性:木結構橋
簡介,廻龍橋,中步二橋,普濟橋,文星橋,永定橋,廻福橋,普修橋,永定橋,中步頭橋,觀月橋,

簡介

分布:坪坦河風雨橋群分布在百里侗文化長廊腹地黃土鄉、坪坦鄉、隴城鎮境內的坪坦河面上。
橋名: 共有普修橋、回龍橋、普濟橋、永定橋、永福橋、回福橋、觀月橋、文星橋、中步頭橋。
2006年5月【2006】19號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坪坦河由南而北流經23個侗寨,全程27公里,自古為侗民族聚居地。在8.2公里長的河段上,先後有9座造型各異,形態萬千的風雨橋橫臥其上,侗民將它們取名為永福橋、回福橋、永定橋、文星橋、普濟橋、迥龍橋、中步頭橋、中步二橋、觀月橋,寄託著對幸福安康的祈禱以及對生活的膜拜與欣慰之情。
坪坦河上的9座風雨橋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經兩百多年的風雨後成為國寶。
福橋
令人稱奇的是,風雨橋不管其外形有多么講究,規模有大有小,但又均與村寨整體融為一體,而絲毫不存在突兀。它還與寨子裡的鼓樓、祠廟等標誌性建築物互為映襯,產生和諧之美。
風雨橋首先是橋,具交通疏導之功能。然而,它又不僅僅是橋,還承擔著其他多種功能,在侗鄉及侗民族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通道縣文化局局長段吉林介紹,風雨橋在當地還有如下多種功用:
它是宗教祭祀的場所,橋上往往設有文昌、關聖、土地的神龕,逢年過節,村人都要前來拜祭,祈求平安。何況,侗民族信奉“萬物有靈”,橋本身也是祭祀敬奉的對象。
它是風水節點,負有“護寨”“鎮宅”的功能,建橋之初必要全村人商議共識,必要經風水師勘定,必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請動諸神攘力助陣。
它是公共外交場所,村人在此互通有無,交換資訊,討論集體事務,迎送親友,接待外村來訪等。近年舉行慶祝活動時,往往全村各戶都端來“拿手菜”,在此拼成長條桌一起共享美酒佳肴,謂之“合攏宴”。
它是休憩交友的場所,可遮雨避風,橋上設有長凳,常年有人義務供應涼水,村人在勞作之餘在此歇息,疲憊路人在此整休飲水,年青男女在此對唱情歌,互表衷腸。
為何歷二百多年風雨橋還完好如初?談到維修及保護問題,當地侗民極為自豪:風雨橋是侗寨的“神”,在侗民生活中占有的特殊地位,不管老幼,人人都是它自覺的守衛者。有資料顯示,自清代至今,其間也進行過多次維修,村人根據自己的力量大小或捐資或出力——在他們眼裡,這是一種積德積福行為,為此,相關貢獻一律勒石為據,傳之後世。這種管理和保護橋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也才保有這批“建築活化石”。
風雨橋也是侗鄉的主要標誌之一,它又稱花橋,一般為杉木組合托架簡梁式木橋,橋台上為長廊,長廊中繪有彩畫,有對聯、匾額和題詞等,橋墩上建亭閣,整座橋亭閣、長廊聯為一體。
侗鄉的風雨橋不僅可使人過橋、休息、避風雨,還可使人欣賞到侗家藝術。著名的風雨橋有:貴州省的地坪風雨橋;湖南省通道縣的坪坦回龍橋和黃土橋,其中回龍橋是湖南侗族地區現存的最長的風雨橋,橋長58.5米;廣西三江縣的程陽橋(正式名為永濟橋)、琶團橋。程陽橋與河北趙州安濟橋、江蘇蘇州寶帶橋、四川灌縣珠蒲橋齊名,號稱我國古代四座名橋。琶團橋是一座有立體功能、人畜分道的木橋,設計獨特。
通道侗族自治縣南部侗族古村落群,有著“百里侗文化長廊”之稱,坪坦河流經的地帶是侗文化長廊的核心區域,這是一條文化的母親河,從源頭至匯入渠江約30公里,卻流經23個侗寨,河上橫臥著17座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風雨橋,因而又有著“福橋之鄉”的美譽。當地政府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觀月橋、中步頭橋、中步二橋、永福橋、回福橋、永定橋、文星橋、普濟橋、回龍橋等9座橋“打包”申報,得到了國家的肯定,都成了“國寶”。 侗族所居住的地域,古稱溪峒之地,山環水繞,溝壑溪流遍布於道途、田疇、山野之間。為了交通上的需要,人們就會在必要的地方架橋,在溪流密布的侗鄉,一個寨子往往需要建多座橋,才能夠滿足人們交通的需要。風雨橋在實用之外,還有著豐富的文化隱喻。“福橋”概念其實是風雨橋的深層次內涵。風雨橋多建在寨邊的溪河之上,一般都為杉木組合托架簡梁式木橋,橋上建有長廊和亭閣。這種橋結構科學,構思獨特,造型優美,建築堅固,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風雨橋除了供人們躲避風雨、歇息乘涼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內容。侗族建村寨極講究風水地勢,既要依山又必傍水,但為了不讓風水福氣隨水流去,每寨都要在寨邊的溪河上建一座橋來“堵風水、攔村寨”,侗家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村寨平安,又能讓財富積聚,所以橋上大都設有神龕,讓神靈鎮橋護寨。風雨橋的選址兼顧實用功能需求與精神文化需求,與侗寨標誌性建築鼓樓、吊腳樓民居遙相呼應,有機地融為一個和諧的整體,突出了人居環境之美、風水之美。
這9座橋均始建於清代,均為木結構橋。在建橋過程中,讓侗族工匠值得驕傲的是,他們修橋居然沒有圖紙,造型、構件、尺寸全在設計者的頭腦之中。修建前,設計者將廊柱、梁枋等構件的尺寸,標註在一根長桿上,榫印的尺寸標在許多塊指頭寬、尺余長的竹片上,這種長竹竿叫“香桿”,竹片叫“線”。施工時,由掌墨師傅(相當於“總工程師”的角色)在材料上根據標註的尺寸下墨,其他木匠按墨施工。更令人驚嘆的是,修橋不用一釘一鉚,全部*榫卯相合。有的相合處甚至是使用古老的“濕藤綁紮法”,居然也能經歷風雨、長久無損。
近年來,國內外的許多建築學家專程來到這裡研究侗族建築。他們驚嘆之餘,認為這些修橋方法非常符合現代力學原理,並將侗族福橋認定為“榫卯抵承樑柱體系之大觀”。
通道侗族自治縣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縣文物保護單位9處,不可移動文物916處,可移動文物2160多件(套)。這裡古樸的侗族古村落群的建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著四方來客。
風雨橋是由橋墩、橋身、橋廊和橋亭等組合而成的。橋墩承重;橋身跨河;橋廊,上鋪有木板,兩邊設有長凳,供人們休息,齊腰處開欄桿,可觀賞兩岸風光;橋亭則根據橋的長短而設,一般有3亭,長的有5亭。它是橋,橫跨河流,聯結兩岸;它又不僅僅是橋,造型如長龍,是一方風水要素,象徵著保護一方平安的力量,也寄託著人們帶來福氣的企盼;它是廊,既能給人避風擋雨、遮陰躲陽,又能給人啟蒙教育和美的薰陶,因為橋廊內繪的壁畫是那么豐富多彩;它是塔,橋面長廊上座座寶塔,飛檐翹角,彩繪雕塑,真像一座民間藝術陳列館。
回龍橋的橋廊回龍橋的橋廊

廻龍橋

9座橋中,最長是廻龍橋,位於懷化紙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平日村,橋體呈弧形橫亘於坪坦河上。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原名龍皇橋。1931年復修,更名廻龍橋,取“迂迥龍脈,環抱村莊”之意。橋體採用伸臂梁木架和疊梁木架式,始系伸臂懸樑式和迭梁式木構穿斗式廊橋,科學地解決了橋體的淨跨和分力荷載;橋全長63.01米,面寬3.86米,為四柱三間排架,共設22廊間。原橋墩為木墩,採用侗族地區“木樁圍欄固基法”修建而成。1964年進行維修改木樁圍欄墩為清砌船形分水金剛牆石礅,兩礅三孔。1974年維修時,改木墩為石墩。橋背北面裝修有齊檐柏枋板壁,以擋寒風侵襲。橋西南側裝修有齊胸欄板,並留出空間,以便人們欣賞風光。在橋廊兩邊設定板凳,供路人納涼歇息。在橋東西兩端中部分別從廊里伸出3座3層密檐6角攢尖葫蘆頂亭閣。中閣略高,其間設有關聖神位,外部面南用杉板封實,書寫正楷“廻龍橋”3字。橋西段用伸臂式木拱架承重橋體,橋拱淨跨19.4米,拱架兩端以30度斜升3排杉圓枕木,逐層伸臂,齊橋面鋪木板,形成上平下拱狀。東段為懸臂枕梁式,兩孔三墩,中墩以不規則長杉圓木作枕,成梯級迭坐,等分順梁懸伸墩處,架木承重橋面。兩種結構,不同造型,集中體現了侗族工匠別出心裁的橋樑建築工藝水平,為進一步研究侗民族地區的橋樑建造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
坪坦回龍橋坪坦回龍橋
該橋分別於1959年、1983年、1996年公布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處。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四側外延6米處。

中步二橋

9座橋中最短的是中步二橋,位於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隴城鎮中步村,始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後毀於大水,1921年民眾捐資出力又修復,這座橋為迭梁式木構架廊橋,全長僅14.20米,寬5.35米,共有5個廊間。該橋為迭梁穿斗式木構架廊橋。橋辟有人行道和牲畜行道,是湖南唯一一座人畜分道的侗鄉風雨橋,人行道寬4.01米,畜行道寬1.34米。人們趕牛進出山寨,到了橋頭,牛都會自己走它的畜道,不用半聲吆喝。
中步二橋中步二橋
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處。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南、北、東各6米處。

普濟橋

普濟橋始建於清乾隆25年(1761年),為單孔伸臂梁式廊橋,位於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坪坦村,系伸臂懸樑穿斗式木構架廊橋。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橋全長31.4米,寬3.8米,單孔拱券,淨跨19.8米。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復修,民國三年(1914)維修。2002年5月被公布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處。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南、北、西各6米處,東1米處。
普濟橋普濟橋
橋的兩岸各一個半空心石墩,伸臂梁插在石墩內,以大卵石彈壓,然而疊梁再壓卵石,直至兩岸伸臂合攏。用這種工藝修建木橋極為罕見,被橋樑專家譽為“橋樑化石”。當地老人告訴我們:當年坪坦古寨是湘桂邊界古商道上物資集散碼頭,山外的“洋貨”經船過洞庭、入沅水運到這裡以後,只能改為力夫肩挑運往桂北。水運繁忙,侗族工匠選擇這種設計修橋,為的是不影響船隻通航。

文星橋

始建於清乾隆53年(1789年),系單孔迭梁木構架廊橋,在橋身建造方面採用侗族吊腳樓工藝中的“挑梁代柱外展法”,橋兩頭的路基一改通常的條石砌牆,而用巨大的河卵石壘成,在沒有水泥結固的年代,這些圓溜溜的大卵石砌成的石牆百年不塌,簡直是個奇蹟。 位於鍋沖鄉占字村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兵書閣及文星橋,由於年久失修,屋面蓋瓦破損下滑,漏雨嚴重,閣樓內木構件受雨水侵襲而霉爛、槽朽,造成梁架歪閃、拉結枋鬆動,嚴重危機了文物單位的安全,尤其是去年的冰凍災害更使其殘破不堪。為此,縣文物管理所與當地政府多次到實地進行查看並向省局進行了匯報,實施對兵書閣、文星橋及附屬文物南嶽廟的屋面進行了檢修並更換了部分損壞、槽朽了的木構件,以確保文物單位做到不漏不跨,使省保兵書閣及文星橋生存現狀大有改觀,當地苗族同胞拍手稱快。
文星橋文星橋
位於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陽爛村,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為單孔迭梁穿斗式木構架廊橋,全長22.4米,寬3.5米。橋身採用侗族地區“挑梁代柱外展法”建造。該橋清光緒二十年(1894)復修,民國五年(1916)復修,民國三十五年(1946)維修,1961年大修。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處。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四側外延6米處。
2010年8月1日至8月25日,通道文物管理所與鍋沖鄉黨委、政府一起出資對省保文物單位兵書閣及文星橋進行了一次搶救、保養性維修。

永定橋

位於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高團村,始建於清嘉慶十年(1805),全長26.4米,寬3.55米,單孔淨跨15.3米,11廊間,迭梁穿斗式木構架廊橋。該橋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復修,民國二十五年(1936)復修,1968年維修。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處。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四側外延6米處。

廻福橋

位於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高升村村郊150米處,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為三墩兩孔,18廊間,迭梁穿斗式木構架廊橋,全長42.5米,寬3.86米。該橋清同治九年(1870)復修,民國三十五年(1946)復修,1984年大修。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外。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四側外延6米處。
高步回福橋高步回福橋
裝飾精巧、彩繪精美是廻福橋另一個特色。地處坪坦鄉高升村邊的廻福橋橋的中部設神龕,供奉關帝。杉木板壁上出自民間畫師之手的關帝,騎戰馬,持大刀,雙目炯炯,威風凜凜。其它廊間的彩繪,內容多為花草蟲魚,還有民間傳說、神話、民族英雄故事等。

普修橋

普修橋坐落於縣治西南10公里的黃土鄉坪坦河上。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後毀於洪水,清嘉慶八年(1813)重修,1984年復修。橋全長57.7米,寬4.2米,等分成21廊間。橋廊兩側設定通長直欞窗,四柱三間排架。橋身為重檐長廊,分設三座橋亭,橋兩端各設一座橋門。橋門為重檐歇山頂,屋脊和檐角泥塑龍、鳳、雞等動物。兩邊橋亭為三重檐,方形平面歇山頂式。中間橋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層為方形平面,上四層為八角攢尖葫蘆頂,頂尖泥塑青鳥一隻,能轉動,迎風鳴響。橋亭檐角飾獅、鳳、卷草等,起翹高挑,雕塑精緻,曲線優美。橋廊脊泥塑兩組雙龍戲寶,寶珠用小塊玻璃境片組合鑲嵌而成,裝上風葉,風起葉動,聲光交映,美不可言。橋亭、頭門封檐板上彩繪各式各樣花草,橋廊柱、枋塗刷了油漆,五彩繽紛,艷麗多姿。
普修橋普修橋
三座橋亭內設神龕,中亭關聖殿,兩端亭分設始祖祠和文昌宮。彩旗匾額掛滿橋廊,顯得珠光寶氣,氛圍熱烈。採用三孔四墩支承橋體,橋墩上架設兩層等分枕木懸臂起挑承重橋面大梁。橋墩用青石質料砌成。南端橋頭,因受地勢影響,建有一座石砌三孔引橋。凡到侗鄉的南賈北客,無不為普修橋的工藝嘆為觀止,留連忘返。1988年,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行文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公布法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永定橋

位於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高團村村口。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6),為迭梁穿斗式木構架廊橋,全長19.32米,寬3.8米,11廊間,單孔淨跨16.2米。該橋清嘉慶十年(1805)復修,相繼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清同治三年(1864)、清光緒二十年(1894)進行了維修,民國二十五年(1936)大修。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外。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四側外延6米處。
高團永福橋高團永福橋

中步頭橋

位於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隴城鎮中步村村東210米處,始建於清鹹豐二年(1853)。橋長28米,寬3.52米。橋建四柱三間穿斗木構架遮雨長廊,10廊間,披掛廊檐,兩層雙坡小青瓦屋面。清光緒二十年(1894)復修,民國十二年(1923)大修。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處。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東、西、南各6米處,北1.5米處。

觀月橋

位於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隴城鎮路塘村村口,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為一墩兩孔,迭梁穿斗式木構架廊橋。橋長24.1米,寬5.38米。民國十年(1921)重修,1985年大修。2006年5月與坪坦風雨橋捆綁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橋體四側外延3米處。建設控制地帶:橋體保護範圍四側外延6米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